摘要: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工程实体从无到有的过程,加强施工管理就工程实体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由于施工阶段涉及的工序、施工技术、设备以及材料等方面,必须加强施工全方面管理。结合多年工作经历,笔者对施工全方面管理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施工;全方面管理;工程质量
在任何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从无到有的过程,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全方面管理,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质量能够达标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减少工程实体存在安全和质量隐患的重要保障。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的需求明显提高,基于这种背景,建筑企业必须意识到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全方面管理的重要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全方面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全方面管理是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中,也是确保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施工全方面管理主要针对施工阶段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结束这一过程中的质量、人员安全、工期计划、实际进度以及工程造价等的管理与控制。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管理力度难,极易造成工程实体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这就对监管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具有较高的要求。
二、加强施工全方面管理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是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施工全过程包含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期等阶段,也是工程从无到有的过程。现阶段,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和安全就成为建筑行业中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在施工全过程中,只有有效的管理、加强对各个环节质量的监督,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所以加强施工全方面管理是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有利于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施工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工程造价问题,建筑材料、设备、人员以及工期等是影响工程造价关键因素。只有提高管理水平,严格监管材料、设备的合理使用,减少人为因素对工期的影响,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三)是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建筑行业中,每年都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是较大型的事故,对人员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而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本在于管理疏忽、管理不当。在施工阶段中,施工人员众多,而且普遍素质水平不高,在工作中缺少安全意识。所以加强施工的全方面管理是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四)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安全和质量是人们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建筑企业能否赢得市场,获取人们忠诚度的关键因素。每年因为建筑物存在质量隐患造成的事故数不胜数,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想象。而这些质量隐患主要是由于施工阶段中,材料、设备、人员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所以加强对施工全方面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信誉,对企业规模扩大、向新高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分析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也是产生问题最多的环节,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笔者对施工全过程中常见的几点问题分析如下:
(一)施工现场规划混乱
在项目施工前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是施工阶段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由于工期紧张或者施工单位自身原因,没有合理规划就盲目施工,或者在规划时没有对施工现场深入调查,盲目规划。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施工不能按照计划进行,甚至会延误工期,如果规划不当,还会给施工现场埋下安全隐患。
(二)材料供应不及时
建筑材料是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施工初期很可能因为材料供应不及时延误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些建筑项目中材料供应不及时、不到位是经常存在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不到位,无法采购材料。另外,相关人员没有及时上交提料计划,导致材料采购不及时,施工不能顺利进行。比如,在基坑施工后,由于缺少基础模板导致支模工作延误,带来一系列后续问题。
(三)施工人员技术和能力方面的问题
针对一些工期非常紧张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为了追赶进度,在施工前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在缺少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的情况下就投入到工作中,难免会在施工环节中因为操作不熟练,影响工程质量,导致返工的问题发生,并且会带来安全隐患。比如,外架工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以及岗位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四)管理人员缺少责任心
管理人员是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核心人物,有效的实施监管职能,可以为工程质量、落实工期计划以及人员安全等提供保障。在一些建设项目中,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够,导致工作中自由散漫、不谋其职、不作为的问题时有发生。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指导,经常因质量问题不得不返工处理,甚至还会造成质量事故发生。比如,在支模板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及时通知设计变更问题,导致支模过程中错误百出,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再发现问题,可能会造成质量事故发生。
四、解决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措施
在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都是人为因素或者可以避免因素导致的,只要加强管理,严格监管,就可以减少质量和安全隐患存在的几率。笔者对施工全方面管理优化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
在施工前期,管理人员要负起责任,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图纸会审,如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需及时处理,不能延误工期;其次,制定材料计划表并交付材料员,再根据材料表采购所需材料,并保质材料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最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等,并以书面形式保存。管理人员还应该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合理布置现场,确保每一道工序达到施工标准。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安全是施工阶段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应监督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针对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做好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应给予严厉惩罚,如情形严重应做辞退处理。此外,必须确保特殊岗位的作业人才具备资格证书,这也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其职能的发挥以及施工全过程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应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尤其是职责道德素养,只有拥有责任意识的管理人员才能以身作则,带动施工队伍做好每一个环节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会对施工队伍的工作状态产生一定影响,在施工阶段中因为人员数量大,工作懒散,效率不高的问题时有发生。所以管理人员在施工阶段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因为工序较多,为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将责任划分,针对重点环节或者极易存在问题的环节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一旦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不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也可以保证工序交换过程中不会留有质量隐患,促进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综上所述,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开展的核心工作,必须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施工阶段涉及的工序、人员、材料等较多,需要从全过程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工作的质量。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坚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以身作则,为施工人员营造一个安全、轻松、高效的工作环境。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加强施工全方面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企业能够稳定发展、占领市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章鑫.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
[2]冯志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
[3]石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40).
论文作者:黄纪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阶段论文; 质量论文; 环节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工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