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快快 朱汉飞
杭州绿城乐居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裂缝的形成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对出现的裂缝原因进行很好的分析,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更好的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房屋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通病,由于引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完全消除混凝土裂缝是不可能的。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尽量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问题。在技术和管理的范围内,尽量做到规范,以此来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类型
混凝土裂缝是房屋建筑混凝土构件常见的问题,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要全面控制混凝土裂缝,就必须对混凝土裂缝的种类进行合理划分。根据产生部位,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内部裂缝、外部裂缝和贯通性裂缝。根据裂缝的稳定程度,可以划分为稳定混凝土裂缝和不稳定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的处理效果,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可治愈混凝土裂缝和不可治愈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的表面形状,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横向混凝土裂缝、纵向混凝土裂缝、网状混凝土裂缝、龟裂状混凝土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时间,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划分为前期混凝土裂缝、凝固初期混凝土裂缝、养护期混凝土裂缝。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地基不稳定沉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同一个建筑地基中,其实际地质条件是有较大差异性的,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一点往往会被大家忽视,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地基形式并没有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变更,而是整齐划一的使用同一地基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地基在受到建筑物上方的荷载作用后会发生不稳定沉降。与此同时,如果不良地基没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处理掉,建筑结构地基会受到不稳定的局部承载力影响,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形变等质量问题。此外,有塔楼的建筑物也应该格外留心裙楼和塔楼衔接的位置,这也是混凝土裂缝高发的重点位置。所以,要重点关注混凝土裂缝高发的位置,保证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2、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有问题。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是其中表现之一,同时,拌和料的实际性能与施工设计要求的性能不相符也是混凝土质量不过关的重要表现。此外,不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都是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过关的重要表现。混凝土质量存在缺陷必然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温度应力
热胀冷缩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建筑材料也不例外。在温度的作用下,建筑材料就会热膨胀形变,由于其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所以,材料内部就会形成相应的内应力,内应力会与材料的咬合力相互作用,一旦内应力比咬合力大,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相应的,咬合力越小的部位产生的裂缝也就越大。此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材料搅拌所产生的水化热、外界的温度变化、不均匀的材料分布,再加上边界的约束力,在这些力的相互作用下,混凝土材料会相互拉压产生裂缝,严重的甚至会破坏建筑的整体结构。
4、施工方法不当
混凝土之所以产生裂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工方法不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方法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屡见不鲜。之所以会有如此高频率的裂缝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有四点:
(1)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本应该进行分层浇筑的部分没有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对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也达不到规定的密实度,这就为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
(2)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不符合要求,一般都太高,这样就会发生离析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3)存在模板的支撑作用不牢固的现象,形变已经在混凝土硬化时发生,这样就会形成混凝土裂缝。
(4)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不连续性,使停顿时间远远大于初凝时间,从而产生裂缝。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
1、控制材料质量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而成,如果其中一种材料存在质量缺陷则势必会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及性能产生极大影响,例如,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的质量决定了混凝土释放的热量,所以施工单位在水泥选择过程中要满足相关质量标准,通过选择高品质混凝土来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概率。再者,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硬度、直径、含泥量、含碱量以及含氯量等方面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原材料质量缺陷问题和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成型后产生裂缝等质量通病。
2、控制混凝土配比
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骨料的级配、参量比例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确保水泥的质量要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浇筑施工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因素来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及性能要求可以采用添加少量外加剂,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抗碳化、水化热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结构强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可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在成型后不会产生裂缝等质量通病。混凝土配比确定后技术人员要及时掌握其和易性,通过对混凝土配制中多种材料质量及配比的控制来确保其整体质量。
3、把握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
在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不大于28 ℃,可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因为外界的温度而产生温度偏差,要控制好温度就需要对温度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实施具体的测量计算。倘若有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等问题,务必需要先降低水温,然后减少石头的温度。另外,对温度的测量点的设置,务必要选择具有代表特点的测量点,能够反映出每一部分温度的变化。装置中的结构,能在基板和选取的测量点所在的局部区域设置浇筑混凝土,对温度的测量经常选取在混凝土结构的中心部分和边缘等的位置。
4、控制养护工序
混凝土养护工序是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一个关系到其整体质量的环节,混凝土养护步骤、养护时间控制也是当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一个控制重点及难点,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养护工序来对混凝土的降温速度、湿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通过养护可以具备良好的抗裂性能,使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成型后可以具备一定的自约束力,降低内外部温差过大影响下混凝土机构产生的裂缝问题。混凝土养护工序中的温度控制关系到其结构的塑性收缩,所以施工人员要及时掌握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的数值来对其进行调整,确保其内外的温差不会过大而导致其产生裂缝问题,本文认为一般需要将其温度控制在25℃最为适宜,同时也要求施工人员要对养护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控制在14d以上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产生质量问题,避免混凝土结构因养护工序不合理而在使用阶段产生裂缝问题。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吴刚.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4(02)
[2] 高鹏宇.谈谈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裂缝问题[J].科技信息.2009(10)
[3] 王芳.浅淡建筑混凝土裂缝的防冶[J].科技资讯.2009(19)
[4] 莫海波,廖献勉.浅析民用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其控制[J].科技资讯.2011(29)
论文作者:金快快,朱汉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温度论文; 就会论文; 地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