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论文_赖愈鹏

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论文_赖愈鹏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和建筑业转型升级战略的逐步落实,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开始得到极大发展,钢结构住宅取代了一部分传统现浇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的工作先于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工作是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展开的,建筑结构形式的变化,对室内设计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浅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探讨建筑结构的变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室内设计;工业化住宅装修

1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约仅占粗钢产量的5%~6%1,而钢材产能过剩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化解钢材产能过剩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包含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在内的23省已出台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的补助政策,推动传统建筑公司与钢结构企业向装配式建筑企业转型。但是,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起步晚,仍存在着设计水平较低、施工技术不足、施工人员不够专业的问题。此外,政府通过与相关行业协会合作,推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人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装饰装修工程概述

2.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结构系统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三种:(1)适用于低层住宅的单向钢框架结构体系;(2)适用于多层住宅的异型柱钢框架结构体系;(3)适用于高层住宅的成套结构体系。其中,适用于低层住宅的单向钢框架结构体系,主要采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组成,它通过在现场对钢梁、钢柱进行栓接,减少焊接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建筑装配程度,减少了施工污染,是目前低层住宅较多使用的一种结构体系。适用于多层住宅的异型钢柱结构体系,主要是以十字型、T型、L型截面的钢柱,代替了单向钢框架结构体系中的箱型、H型钢柱,提高了钢结构的结构强度。此外,这种异型钢柱结构还有利于减少室内空间柱脚的凸出问题,增加室内面积。适用于高层住宅的成套结构体系主要有三种:钢框架-支撑体系,钢管剪力墙体系及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结构系统还在完善与出新,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2.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墙面系统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墙面系统以保温、隔热一体化的集成墙板为主,根据施工部位,可分为外墙墙板与内墙墙板。外墙墙板由:内保温层、结构板层、外保温层、呼吸纸层、通气层及外墙装饰板等部分构成,外墙墙板直接装在建筑的轻钢结构上,起到保温、隔热、装饰等功能。内墙墙板主要由硅酸钙板及装饰面层组成,安装在住宅内部空间的轻钢龙骨上。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墙面系统采用SI结构与填充分离体系,通过将建筑结构的支撑体(Skeleton)与填充体(Infill)相分离的做法,使建筑变得更为坚固、耐用。此外,还实现了室内隔墙、装修部品的场外加工与场内组装,使得住宅的装饰装修工程也可以用装配式的方式进行。此外,由于分离了建筑的支撑结构与填充结构,使得采用SI分离体系的住宅更便于后期改造,通过合理的后期改造,使住宅的生命周期得到延长。这种墙面系统的缺点是与墙面抹灰的做法相比,集成墙板更厚,减少了住宅的使用面积。因此,“更薄”成为了当前集成墙板发展的一个方向。

2.3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楼地面系统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楼地面系统主要由:装配可拆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竹胶板底模)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两种楼板组成。其中,装配可拆式钢筋桁架楼承板主要由:钢筋桁架、塑料扣件、竹胶板(镀锌板)组成,具有安装简单、更换方便、自重轻等优点,多用于低层住宅。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有着施工速度快、楼板负载强的特征,多用于中、高层住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顶面系统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顶面系统采用顶面保温、隔热一体化的集成屋面板,它主要由:结构板层、外保温层、呼吸纸层、防水层、顺水条、屋面瓦等部分组成,这种集成屋面板的优点是安装速度快、防水效果好[1]。此外,该种屋面板包含了防水层,有利于住宅后期的维修与改造,与采用传统顶面做法的住宅相比,使用该种屋面板的住宅不必重做防水层,只需将漏水部位的屋面板更换即可。

3室内设计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变化

3.1室内设计师应该更早地参与设计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更着重于“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系统集成设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对象是完整的建筑产品,设计方法是系统、集成化方法。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建筑形式、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的一体化,实现各专业紧密协同,从整个建筑系统考虑优化设计方案。这种将完整的建筑产品作为设计对象的设计方法,可以避免产生建筑主体结构与机电设备、内装系统不配套、协同度差的设计通病[2]。同时,为保证建筑部件的结构强度,防止二次加工破坏预制部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部件通常情况下禁止现场开槽,这就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机电设计应在保证绿色节能、使用安全、维修方便、布置美观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化设计、系列化设计,在工厂加工建筑构件时,预留机电安装孔洞,系统制造。在传统的建筑住宅设计流程中,室内设计师通常在住宅毛坯阶段介入,在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分项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和室内装饰装修等工作,不同项目之间难以协同,导致返工率高、材料、人工资源的浪费,影响最终装饰效果。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室内设计师应该更早参与设计,与建筑师、结构设计师、机电设计师相合作,以保证建筑的系统集成设计。

3.2室内设计应该更注重装配式装修

装配式装修将大部分工作由现场施工转移到工厂预加工,这就减少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他因素对装修质量的影响,整体而言提高了装修施工的质量。另外,通过标准化生产装修用材,可以摊低生产成本,节约工程费用[3]。其次,装配式装修施工周期更短,受外界因素干扰更小。以卫生间举例,传统装修中卫生间防水通常采用湿法作业,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水泥砂浆难以干透,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增高。而整体卫浴应用了模压成型的底盘,现场无需二次作业即可实现防水功能[4]。此外,整体卫浴安装方便,仅需在现场连接水管即可实现给排水功能。它的安装时间通常为6小时,较于传统模式,工作强度和技术难度均大幅降低,且极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最后,装配式住宅的机电、水暖等设备与建筑进行统一设计,采用工厂加工、预留孔洞的形式,与传统装修模式相比,大大降低了隐蔽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

结束语

随着精装房概念的普及,住宅建筑将以更整体的商品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室内设计应该积极的向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方向靠拢,推动住宅商品化。此外,结合已经进入设计领域的VR、AR技术,有可能实现住宅“先进房、后买房、再入住”的销售方式转变。虚拟现实技术与BIM系统可以让购房者参与到自己家的设计,更及时的与室内设计师交流,以使住宅商品化、工业化的同时,还能满足业主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晓琳,胡冗冗,刘加平.装配式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J].住宅科技,2018,38(09):28-32.

[2]庞耀国.装配式建筑的精装修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5):42-45.

[3]胡泳珊.关于保温材料保温能力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节能性的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48-49.

[4]刘雅培.装配式建筑住宅对室内软装设计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7(21):177-179.

论文作者:赖愈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论文_赖愈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