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内外竞争压力剧增的新形势下,加强质量管理同时,构建安全、环境、健康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适应现代设备管理需求,全员参与、步步深入。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TnPM(全员规范化生产维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对于企业体制改革、设备管理、装置运转周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效果不佳,就会造成企业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不佳等不良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推行TnPM体系,提升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推行TnPM体系;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1、前言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其中,日常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保证装置安全、长周期运行的基础。不断提升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全员、全过程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持续改进,追求更好,是日常设备管理的精髓和基本要求。
2、概述TnPM管理的重要性
2.1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中,通过采取规范的设备管理措施,对企业中的各种设备给与规范化的管理,通过可视化、技术化、现代化的应用手段,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应用能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改善企业设备的运营作用,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员工生产理念的整体创新
采取以“八定”(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表格、定记录、定流程)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点检制度,加强设备计划性预防性检修力度,从而有效的改善员工在生产中的理念,形成自主维修、全面进步的良好优势,让员工在设备管理中对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3、TnPM管理体系4个要素在设备现场精细化管理中的体现
3.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可以获得以下效益:降低设备的故障次数和维修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明确操作程序,提高劳动者的效率,增加生产力。
3.2以全系统的预防性维修体系为载体
预防性维修即在零件和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提前进行维修或维护,保护和增强设备的可靠性。理想的预防性维修可以有效地避免设备出现故障;预防性维修较故障后修复的维修模式更可以优化资产,降低非计划的停机时间,减小故障影响范围;预防性维修可使设备利用率最大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停产损失。在TnPM管理体系中,预防性维修体系设计有SOON流程,意为“策略-现场信息-组织-规范”流程。
3.2.1策略
根据不同设备类型及设备的不同役龄,选择不同的维修策略。预防性维修有上述优点,但也会带来额外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成本额和预防性维护频率成正比。因此,应当比较预防性维护成本和故障后修复成本,判断特定的设备是采取预防性维护还是故障后维护。
3.2.2现场信息
通过现场的信息收集,包括依赖人类五感的点巡检、依靠仪器仪表的状态检测,以此对设备状况和故障倾向进行管理,为预防性维修提供依据。
3.2.3组织
维修活动的组织,包括维修组织结构设计、维修资源的配置等。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遵循设备发生故障的规律,增强维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维修的效率。建立设备点检、检修等管理制度,明确从发现潜在故障至进行维修保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3.2.4规范
即维修行为的规范和维修质量的评价。建立设备维修作业规范、设备点检作业规范等;针对重要设备制定相关作业指导书;维修过程中认真填写作业记录;维修完毕后由维修、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签字确认;最后由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试运行以检验维修质量。形成事事讲究、规范一切、一切规范的管理体系。预防性维修体系如图1所示。
3.3以员工的行为全规范化为过程
(1)员工的行为全规范化,即要求员工有制度就按制度办;制度不完善先按制度办,然后再修改制度;没有制度也要先办,再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制定制度;制定制度也有相关制度和程序。促使员工从规范做起,逐渐由制度化到习惯化,再转变为性格化,形成团队的品格、形象和文化。
(2)在设备现场操作和管理中,要提高评价标准,制定和完善考核条例,从源头规范标准,以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事故危险源)为中心,以可视化管理为基础,大力整治跑、冒、滴、漏现象,对过程实施加以严格控制,并建立检查、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PDCA循环,达到现场持续改进的目的。具体过程:(1)提高评价标准,制定和完善考核条例。(2)以可视化管理为基础,消除“六源”,对过程实施严格控制。可视化管理是指“5S”活动结束后,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能够感知现场的正常与异常状态的方法。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公布,让员工明确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采用视觉化、透明化、界限化的形式,标识清晰,界定正常与异常的定量界限,使之一目了然,然后通过行动达到目标。(3)建立检查、评估和激励机制,形成PDCA循环。通过管理部门的检查和评估,通过自查自改等自律手段,将问题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避免遗漏,并形成PDCA循环。(4)现场持续改进。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一方面将其中凝聚的智慧和经验形成教材留存下来,另一方面提出现实中的公关课题,发动员工开动脑筋,加以解决,并最终形成经验和规范。
(3)TnPM的全员规范化是与员工的培训和成长同步进行的。员工能力成长决定企业的发展,也决定着TnPM的稳定持续发展。
图1
3.4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
TnPM体系的推行涉及到全公司所有部门,从公司领导到基层员工,从设备管理部门到生产车间,从电仪到检维修,从物装公司到培训中心,无不参与,各个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
3.5完善绩效考核评估
推行TnPM管理不是走过场,为确保各种所制定的作业规范的执行,公司制定了五阶考核评估体系,即针对每一级目标的实现制定严格具体的考核办法,一级比一级标准更高。根据年度TnPM推进计划、月度活动,不定期检查各部门TnPM活动开展情况,每季度的考评结果纳入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并每半年评选出"优秀单位"奖和"进步最快单位"奖,对落实TnPM管理不力的单位给予处罚。总结评比,奖励先进,把经济指标的提高作为检验TnPM的最终效果,是公司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最终目的。
4、总结
TnPM管理是一种现代的设备管理技术,在企业生产中,采取各种有效管理的模式,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细化,提升员工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乐.全员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2).
[2]刘静宇,麦郁穗.构建石化企业TnPM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平台[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9(01).
[3]陈俊芳.推行TNPM体系提升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J].河北化工,2010(09).
论文作者:林绍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设备论文; 预防性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员工论文; 故障论文; 制度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