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养_数学论文

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养_数学论文

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全组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素养论文,课堂论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活动背景

2011年是盐城市教育局倡导“有效教学”的第四年,也是全面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一年.为了竭力提高有效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质量,盐城市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制定的教研课题是“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全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围绕这一课题,七年级备课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录像对比评课活动.

活动方式:

(1)授课.根据主题,确定田禹老师、陆丽萍老师自主备课,开设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可能性”第一课时“同课异构”对比课,并进行录像分析.

(2)说课.授课教师田禹老师、陆丽萍老师结合录像视频说明设计思路.

(3)组内点评.

①组内听课教师结合视频围绕指定的活动内容进行详细点评.

②对照高效课堂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研讨,对板块教学形成大概的思路与模式.对教学板块中的注意点形成框架式的要求.

(4)请特级教师或专家点评.

二、活动过程

1.说课

主持人(韩俊元):本学期,七年级教研组确定的教研课题是“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全组教师的专业素养”,今天,备课组继续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可能性”的“同课异构”的评课活动.

首先非常感谢田禹老师和陆丽萍老师,她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为我们呈上了具有各自个性特色的两节“可能性”的研讨课.她们执教的这两节课,给大家不少启发.为了更好地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听、评课活动.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

首先,请两位执教老师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和讲课后的感悟、反思(说课过程略).

2.组内点评

主持人:田禹老师、陆丽萍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授课认识和反思,下面请各位老师围绕我们既定的三大主题,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听课体会与感受,首先请教材分析组.

教材分析组(“教材分析组”发言的代表是张卫明老师)

张卫明:各位老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立足教材、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力求高效.”

(1)教学目标的设定

两位老师所执教的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意在“感受”二字,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以及试验游戏,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的差异,感受从猜想——实验(验证)、从实验——结果(估计)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随机观念,充分展示了能力目标的可行与必要,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用.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教者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这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摸球试验活动中,陆老师用了约10分钟,田老师用了约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发展了随机观念.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古典概型与数目有关,几何概型与面积有关.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陆老师设置了三个活动,层层推进;田老师设置了两个活动,各有侧重.

(3)教学流程

①情境创设

两位老师都能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是他们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两位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找朋友”这样的情境引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设置合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田老师“找朋友”游戏中配有视频,更能唤起学生的童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但是活动过于仓促.

②问题设置

陆老师分别设置了“摸球实验”“掷骰子”和“转转盘”的问题,而田老师主要设置了“摸球实验”和“转转盘”的问题,应该说,两位老师题例的设计直观,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问题直观,容易引起想象,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从问题设计来看,陆老师设计的摸球实验设问合理巧妙,如:你认为摸到黄色球和白色球的可能性相同吗?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是这样的吗?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呢?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更大呢?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两节课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的机会,营造出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氛围.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田老师更富有激情,特别是转转盘游戏,送学生端午节粽子,体现了数学的人文价值.但是该活动奖励面太大,不具有挑战性,不太切合生活实际,可以稍作修改,比如转到黄色的设置为感谢你的参与等.同时也可让学生讨论老师今天让每个学生转一次,大概要带多少个粽子作为奖品比较合理?

两位老师在讲解转盘游戏之后可以直接过渡到字母转盘问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联系,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

③教学内容与节奏的安排

两位教师重视渗透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通过频率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通过样本的有关数据对总体的可能性作出估计,教学内容丰富,节奏把握恰当,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随机观念.陆老师在节奏把握上相对成熟一些.

④教学环节紧扣,教学板块衔接自然.

两位老师设计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创设情境,分析问题,激发思维;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发散思维.各个环节紧扣,教学板块衔接自然,学生在“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在结束语的处理上,两位老师利用人性的积极、消极态度,以小球个数或以转盘扇形做结尾都与本节课内容环环相扣,画龙点睛,提升了高度,但对于一节轻松愉快的活动课似乎过于沉重,不妨以开心的故事开头,与之相呼应的寓言故事改编结尾,也许更回味无穷!

主持人:教材分析组谈了自己的看法,下面请“教师组织教学组发言”.

教师组织教学组(“教师组织教学组”共有两个小组,此处只呈现第一小组的评课内容.该小组发言的代表是陈晓红老师)

陈晓红:今天我评课的题目是:“客观评议、探索新法、优劣无别、旨在提高.”

(1)教学基本功,包括三个方面

①语言

田老师与陆老师的普通话都很标准、音质都很优美,轻重音节的把握也很好,在用词的组织上也很规范.但在语言的表达上陆老师没有能很好地注意口语与书面语言的区别,语言很规范,但略有生硬;刚开始时可能是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后面可能是因为不是自己所带班级,但主要原因本组认为还是对教学内容不是很熟悉.句子都是两个词一断,出现了句子不连续的情况,并且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次出现了类似的情况.(40秒到1分05秒,7分58秒到8分20秒,16:23~17:10,21:25~21:50)(数字指录像视频时间)两位老师的语言很严谨但还不是很通俗.

②板书

陆老师的板书从整体上来看很完整,结构也很合理,布局有预设.但对田老师的板书,本组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您板书中的第二点:猜想——试验——分析——探索,说的是这节课的每个活动的大致流程,其中探索与试验分开单列,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个流程能不能进行适当的修正,使之成为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或一般性流程?这样是不是对学生更有帮助?(田禹:实验是探索规律的一种活动方式,实验过程是一种普通活动方式,而探索规律是对收集的数据做进一步分析,更理性,层次更高).

③肢体语言的协调与教学情感表达

在这一点上两位老师做得都不错,但各人特色不一样,田老师主要通过表情、眼神与动作来表达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情感(35秒到45秒,19:40~20:05,30:00~30:03等等).陆老师主要通过语音、语速与表情来表达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情感,以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13:20~13:27,13:20~13:30等等).

(2)课堂教学驾驭能力

①教学节奏的调控与教学时间的分配

两位老师的教学节奏的把握还是比较好的,相比之下陆老师的教学节奏总体上略有一点慢,但各人的教学风格与教学习惯都不一样,快慢无好坏之分.快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和容量,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学得更扎实.快慢的把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陆老师在掷骰子的教学环节奏稍有过快,学生还没有完全做好,下一次实验就开始了,三次实验的时间分别为70秒、45秒、25秒.

②生成的处理

本节课的生成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本节课的活动占用了比较多的教学时间,学生思考的量不是很大,生成不多,两位老师在生成的处理上也做得不是很理想,例如田老师:在学生统计出现错误时,一是没有及时发现,二是发现了以后没有面向全体纠正,学生的错误总是有原因的,错误总是有理由的,我们应当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陆老师:对于学生回答出更高层次的答案时,只用一句“这位同学已经进入了进一步的学习”这样的处理方式有点笼统(25:00~25:10).

③学生积极性的调控

在这一环节两位老师做得都比较好,一是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特点,所以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高,二是两位老师的亲和力都比较强.其中田老师发粽子的环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把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3)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①从师生活动的设计与学生活动的组织这个方面来看,两个老师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各不相同,田老师目标不是很明确,只是想要学生思考,希望学生能会思考,但思考的方向不是很明确;陆老师希望学生能得到教材中想要的结论,并能应用这个结论,但为什么?讲得不是很明确.

②学生活动的引导与问题的提出与处理,在学生活动的引导上,本组还是认为田老师的引导比较得体,从教学板块的衔接上来分析,田老师从古典概型到几何概型的过渡很自然(18:16~18:33);相比,陆老师在过渡过程中(26:10~26:53)只是向学生介绍游戏的规则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情境,关联度不是很大.

③从教学情境的引入上来讲,两位老师做得各有长处,各有不足,例如田老师在引入课题时让学生参加找朋友的活动,内容与形式都很不错,但这个活动过程中被测试的学生在台上转几圈,因为每个人的短时记忆是不一样的,您又如何认定他们转几圈子之后找同桌是不是个随机事件呢?而且还是等可能性事件?所以对于这样的活动方式本组存在不同的意见.陆老师的引入在人数的确定、活动的安排上还是比较好的.

(4)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流程的整体性较强,各部分结构与比例基本合理,在田老师的课中,两种概型的讲解用时比例大约为7:3,学生活动与老师讲解的比例大约是8:2;陆老师的课中,两种概型的讲解用时比例大约是6:4,学生活动与老师讲解的比例大约是6:4.讲与学生活动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实施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手段与方式的选择都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及教学流程中辅助工具的应用方面,两位老师都能充分应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传统与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体现教学流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用PPT、活动板、球、转盘、骰子等实现双边活动、多边活动的衔接,实现对问题的思考与知识的传承.

(5)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这节课本来是学生活动型的课,应当讲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比较多,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合理、评价要有导向性和启发性,但两位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是很多,原因是活动的内容浅显,活动的目标不是很高,容易达成.但我们老师只是关注到结果的评价,其实更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也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主持人:刚刚第二大组把他们的评课意见和大家做了分享,下面我们有请第三大组,课堂学生活动组.

课堂学生活动组(“课堂学生活动组”共分两个小组,本文只呈现第一小组的评课意见,该小组发言的代表是张晓俊老师)

张晓俊:各位老师好,我评课的题目是:“主动参与、思维活跃、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式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实践中我们同时看到,由于缺乏深刻认识,应用以上学习方式时,许多数学课堂不但没有收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有时甚至弄巧成拙,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其实,判定标准很简单,那就是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从表面上看不管是多热闹的活动,只要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这样的教学活动也不过是摆花架子.因此我们将从学生的活动来对这两节课进行评价和分析.

(1)主动参与,思维活跃

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

通过听课观察不难发现,在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都非常高,我们略去课堂上学生对老师问题的回答,其中陆老师的课堂中,引入环节有6位同学参与了游戏;在摸球试验中有17位学生参与;在掷骰子试验中全班都参与了;在转转盘试验中,也是全班都参与了;在田老师课堂中,引入环节有9位同学参与了游戏;在摸球试验中有23位同学参与;在转转盘的试验中,全班几乎都积极参与了.

仅仅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节课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而提高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2)合作交流,张扬个性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习的过程性,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的组织形式.学会合作与交流,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要求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并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个性飞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自主学习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充分展示思维过程,为学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就能够出现始料不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这两节课中,学生合作交流的次数很多,例如陆老师课堂中的抛掷骰子的试验,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工明确,有记录员、有统计员,其余同学抛掷骰子,每组的同学积极参与,一时只听见掷骰子的声音、报数的声音;学生交流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及可能性的大小;田老师课堂中分三组活动进行数量不等的摸球试验,其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了摸球,并在试验结果出来后对结果进行热烈的交流,使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自主探究,合作提升

数学课堂中的活动不是体系化的书本知识,但每个活动主题都涉及知识性问题.任何主题的活动都应该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数学活动的价值追求之一.例如在陆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就能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灵活地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对其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判断.

(4)不和谐的“音符”

场景1:一个小组在进行课堂汇报,另一小组却仍在忙于完善本组的作品,无暇顾及他组的表现,我们不时隐隐约约地听到抛掷骰子的声音.

场景2:一个小组在进行小组合作抛掷骰子时,有些学生抛掷一次试验后既不记录试验结果,也不关注同组其他成员的活动,而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参与积极性不高,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场景3: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有些学生在慷慨激昂发表见解,而有些学生只愿做一名听众,一言不发.看到这些现象,我们不禁思考:难道小组活动的意义仅仅止于完成本组的任务吗?如何把这些“旁观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对小组活动的评价只能由教师来完成吗?我们是否应该进一步审视一下小组活动的评价方式?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评价,促进小组间的互动,或者开展小组竞赛实现小组活动的“双赢”.在这两节课中,学生活动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小组内的评价,比如陆老师的课中,如能在摸球试验时,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进行摸球试验竞赛,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为本组增添光彩,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小组竞赛更能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教者也能较快地获得所需的数据.

3.专家点评教研活动

主持人:各位老师好,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张顺和校长为我们指点迷津,大家欢迎.

张顺和:各位七年级备课组的老师,我今天所讲的题目是:“聚焦课堂、特色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两位老师为我们呈上了“可能性”的同课异构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陆老师的掷骰子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小组分工明确并能有效合作,充分体现了数学实验的内涵,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解释的过程,领略数学实验的魅力.

田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课本中的两个活动(摸球和转盘)作了恰如其分的延伸,体现了“用教材”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学生情感的培养.当然,两位年青教师还存在诸多不足,各组作了精心的点评,在此不一一列举.

我认为,评课关键应抓住几点: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是否能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学生的活动是否能充分开展;评价是否恰如其分、具有激励作用;备课的预设与课堂中的生成处理的相容性;教师的教学机智;等等.

本次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的整个设计包含了上述各个方面,不仅如此,听课、评课更为翔实,具有鲜明的特色:全组老师分成五组,各组列出听、评课提纲,听课时从教师、教材、学生三个方面作详细记录,并对这两节课做了比较点评,这种带有目的性的听课,既提高了听课的效率,更使评课具有针对性.不仅帮助授课老师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促进了全组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加快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教研共同体”同样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下,靠着这份“坚持”,七年级数学组涌现出一批既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这支队伍是本校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保证.

希望七年级数学组将这种高效的教研特色继续保持下去,不仅仅在实践的层面,更能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提炼、提升,能将这种模式辐射到数学学科组乃至全校各学科组,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使本校的教学和教研的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4.总结发言

主持人:谢谢张校长对我们教研工作的指导,同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教师对我们这次教研工作的大力支持.

最后我综合各组的点评意见,就这两节课谈几点看法:

(1)一致认为取得成功的地方

①教学内容处理方面

(i)目标定位准确.这两节课内容比较浅显,目标容易达成,但教者都没有随意拓展.两位老师所执教的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都突出了意在“感受”二字,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以及实验游戏,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的差异,发展了学生的随机观念,没有发生知识提前学习的现象,即本节课学习下节课内容,七年级学习八年级的内容,而这个问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命题中却常常发生.

(ii)教材运用灵活.本节课教材提供了两类实验,让学生感受两种概型的不同.教者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当的延伸和挖掘.如陆老师还另外设计了“掷骰子”游戏,从问题设计来看,陆老师设计的摸球实验设问合理巧妙:你认为摸到黄色球和白色球的可能性相同吗?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是这样的吗?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呢?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更大呢?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一串设问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为下节课的引进埋下了伏笔.两位教者都能合理渗透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通过频率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通过样本的有关数据对总体的可能性作出估计.

②教学方式方面

(i)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良好.两位老师的普通话都很标准、音质都很优美,轻重音节的把握也很好,在数学语言的组织上也很规范;两位老师的板书整体完整、结构合理、布局有预设、肢体语言协调、教学情感表达得体,如此的自身素质会给学生亲和力,能迅速引领学生进入问题的思考.

(ii)教师因方式的选择而效果明显.两节课都注重“猜想→实验(验证)→结果(估计)”的过程,这种方式已被我们认同和娴熟运用.

③在学生活动方面

(i)学生个体参与度比较高.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的重要标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通过听课观察不难发现,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都非常高,其中田老师发粽子的环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把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ii)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比较广泛.陆老师课堂中的抛掷骰子的试验,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工明确;再如田老师课堂中分三组活动进行数量不等的摸球试验,其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摸球,并在试验结果出来后对结果进行热烈的交流.我们看到:课堂内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出现始料不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需要改进的地方

①其一,教材处理上可不可再灵活一点?

本节课教材选择的两个实验用意非常明显,一个是古典概型,一个是几何概型,虽没有明确,却意在渗透.但两位教者都没有能够有机结合,其实在讲解转盘游戏之后可以直接过渡到字母转盘问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联系,以便增加后期学习的体验,在后续的学习上让学生有“顿悟”.

其二,本节课,田老师在转转盘游戏中,送学生端午节粽子,体现了数学的人文价值.但是该活动奖励面太大,不具有挑战性,不太切合生活实际,可以稍作修改,比如转到黄色时设置为感谢你的参与等.同时也可让学生讨论老师要带多少个粽子作为奖品比较合理.

②组织实验活动能不能再放手一点?

我们看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教者总是不放心,过多地干预,导致部分节奏慢的学生有点跟不上,常常袖手旁观或不知所云,这也是我们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管你有没有认识到,它的确在哪里,不偏不倚”.如陆老师在三次掷骰子的试验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做好,教师仅仅提供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开始了下一次实验;田老师找朋友游戏中虽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但是活动过于仓促,学生没有弄清意思,仅仅博得哈哈一笑.

③对学生的评价是不是再深入一些?

我们注意到目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局限于“好”“不错”等,而更深层次的评价语言和方式却比较“吝啬”.这节课本来是学生活动型的课,应当讲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比较多,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合理、评价要有导向性和启发性,但两位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是很多,原因是活动的内容浅显,活动的目标不是很高,容易达成.而且学生之间发自内心的评价也不是很多,如何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三维立体评价不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有些学生在慷慨激昂发表见解,而有些学生只愿做一名听众,一言不发.看到这些现象,我们不禁思考:难道小组活动的意义仅仅止于完成本组的任务吗?如何把这些“旁观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对小组活动的评价只能由教师来完成吗?我们是否应该进一步审视小组活动的评价方式?在这两节课中,学生活动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小组内的评价.

各位老师,在本次的集体教研活动中,我们以“同课异构”的形式,根据事先设置的评课要求,先进行分组讨论评课,再进行集体合作交流与点评,这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本次活动,的确收获很多,充分显示了集体的智慧和名师的引领.

通过对两节课的对比研讨,请田禹老师根据备课组的综合意见,将教案修改完善后,将本节课再上一次,届时请各位老师光临评判(终极版录像课将上传校园网上).

今天活动至此结束.谢谢大家!

标签:;  ;  ;  ;  ;  ;  ;  ;  ;  ;  

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全体教师专业素养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