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应的课程也成为各大高校车辆工程的必修课程之一。而在本文之中,对于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探究,并对教学改革的形式与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而为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改革与优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推动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教学计划的改革
在新能源汽车的教学体系之中,包括了汽车节能技术、底盘节能技术、车身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期数等等,主要内容在于讲解新能源技术与汽车存在的关系。而从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应该从培养人才的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角度出发,使整个教学计划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很多高校目前已经对新能源汽车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的核心在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分析,并将课程的性质从选修调整为必修,提升了实验课程的占比,并将考核方式进行了实质性的改变,从而提升了新能源汽车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对当前教学内容有着更加直观的认识[1]。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实际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全新的研究资料,而从我国高校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之中应该加入更符合时代发展特色的内容,以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技术出发,添加我国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国内外的最新车型,然后对经典新能源汽车的实例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教学内容能够贴近生活实际,提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三、实践教学改革
从新能源汽车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联系,而我国社会也更加需求综合应用型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从实践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充分激发,进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要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出发,通过对当前实验指导教材和配套实验报告的优化入手,使新能源汽车课程的实验内容能够与专业的发展趋势相符,新能源汽车课程有着较高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要求学生能够在多个学科领域进行知识的融合,因此应该添加他励直流电动机调速特性测试实验等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法、调速原理和调速方法加以明确,并使多种调速模式能够得到对比和论证,从而得到相应的结论,在实验之中,要能够引导学生对试验过程之中产生的飞车现象加以明确,讨论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学生拥有更加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使其能够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之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验体系之中,要能够增加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并在实践应用的角度对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工况之下的工作模式加以分析,对动力路线,能量流向和节能效果加以判断,使学生能够在试验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报告的优化之中,不仅要求学生要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还要使其能够对知识内容加以拓展,明确普锐斯与传统汽油车存在的本质区别,探讨其性能与结构的差异性,最后还要使学生能够表达自身在实验之后的心得与体会。添加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性能仿真的创新型实验,使学生能够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结构体系加以明确,并使学生能够自主设计,通过相应的软件设计相应的汽车动力系统,从而使学生的设计能力、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个方面就是从社会实践方面加以改革,高校要能够通过校企联合的形式,使学校能够与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与实习,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站在新能源汽车的实操岗位上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之中,进而学习到多种当前课本之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加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与认知。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通过合理教学方式的选择,能够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而当前很多高校的新能源汽车课程往往沿袭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作用。这也就要求了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不断研究和探索多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从而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全面优化,使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最终目标。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新能源汽车课程不仅涉及到了传统汽车课程之中的知识点,同时也包括了电化学等其他方面的内容,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将会有更多的知识和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而采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进而使学生有着更强的创新意识。举例而言,在进行燃料电池知识的学习时,我们可以从理论出发,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与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并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质子交换膜电池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对其产生更加理性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然后,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以及互联网检索等多种方式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的启发,同时也会掌握钻研知识和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提升其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使其理论知识体系得到全面完善。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应用情况加以明晰,比如说在讲到纯电动汽车时,我们可以举出比亚迪E6,荣威E50等多种实例,并通过案例之中汽车车型的结构组成,动力特性和主要技术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确案例之中汽车的核心技术,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牢记本堂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抽象化的课程变的具象化,并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3]。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之中,为了确保考核方式能够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应该能够将新能源的汽车课程考核从论文考核模式转变到平时表现、实验以及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其分数占比应该为30%、10%和60%。平时表现的分数应该与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调研报告完成情况等多种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由教师负责给出分数,而实验成绩则应该从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两方面给出考核结果。同时,在期末考试的出题过程之中,命题小组也要能够提升期末考试题目的灵活性与实践性,并提升应用题与开放性题目的试卷比例,从而使学生的真实情况能够得到全面体现,提升新能源汽车课程考核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4]。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包括多个方面,而其核心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符合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通过得当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课程改革合理性与科学性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强.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6):123.
[2]张鹏.关于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151.
[3]李印苗晨刘国志鲁鑫何万里孙贺琦王云平任玉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5,0(5).
[4]修辉平,徐敏.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科技资讯,2017,15(28).
论文作者:赵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新能源论文; 汽车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