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产权制度改革论文

当前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产权制度改革论文

当前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产权制度论文,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企业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难题

1、思想认识上的难题。有些地方政府和镇村集体怕失去领导权力,怕失去对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怕企业转制后决策措施难以贯彻实施。企业厂长(经理)中有的怕企业转制后受到股东的约束和监督,怕转制工作手续繁琐、花费大,还有的对改制认识不够全面,对企业改革是否成功心中无数,担心企业的利益和前途。而对于职工来说,主要担心企业改革流于形式,“换汤不换药”,还担心企业经营者素质不过关,改制后出现“穷庙富方丈”,股本权益和自身待遇得不到保障,等等。

2、改革本身带来的难题。这次改革具有步伐加快、 直逼深层的鲜明特点,直接触及到企业最关键、最敏感的产权关系和资产结构。因此,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比以往任何一次改革更多更大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操作上的问题,涵盖于企业组建、运行、管理、分配的全过程,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问题和矛盾还会不断涌现和发生。

3、历史积累问题和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带来的难题。 这次改革从经济体制的领域延伸出来,涉及到人力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社会经济管理机构改革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同时由于当前正处于买方市场环境,资金状况趋紧,市场竞争激烈,使得这次改革必须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增加了改革实施的难度。

二、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 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出发去认识、理解和宣传产权制度改革,破除不敢突破老框框、老办法,不敢创新开拓,不敢探索新路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以“三个有利于”评判是非、衡量得失的观点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的观点,从而在更多的方面形成共识,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

2、从实际出发选择转制形式。对于规模大、效益高,处于“命脉”地位的重要骨干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打破所有制界限和地域界限,积极吸纳法人、外商和自然人参股,扩大资本总量,发展规模经济,其中有条件的要争取上市上柜交易。对于面广量大的一般规模和水平的企业,因企制宜,可以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加以改造,也可以通过拍卖、兼并、合资嫁接、抵押租赁的形式进行转制,其中产品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要尽可能组建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集体实行参股,甚至控股(这里是指成为企业第一大股东,而非指集体股份占总股本的50%以上)。

3、抓住产权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化。 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企业所有资产进行清查评估,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并对企业实收资本及资本收益进行产权界定,出资者(包括镇村集体)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资产权益,承担有限责任;二是产权结构多元化。在推进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的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法人之间相互持股、参股。同时,一些规模大、效益高的骨干企业可借鉴上海市等地的改革经验,向企业外个人适当出让股权。通过企业股权的出让和流转,使企业股权构成趋于多元化、分散化,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主体多元、财产混合的市场竞争主体;三是产权经营企业化。企业拥有包括集体在内所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政府、集体及其部门不得直接支配企业法人财产和干预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通过间接的调控手段强化对资产运行和生产经营的监督,防止集体资产的失管和流失;四是产权交易市场化。今后要在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在搞好试点、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域性的小型产权交易市场(组织),使得大量存在的“上不了大市”的“股票”最终实现交易,为企业的进一步扩股、融资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妥善处理好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的关系。 一要全面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机构设置、劳动用工和福利保障等方面加快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二是把企业改革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巩固和扩大企业改革成果;三是切实按照《公司法》要求,加强法人治理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促进企业的民主管理。同时强化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职工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切度。

5、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要在财税、金融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特别是一些资不抵债企业,在实施改革时更离不开财税支持,在运用资产调整手段重组债务结构的同时,可以借鉴外地改革实践经验,采取财政一次性补亏、税前利润和返回所得税补亏等做法妥善处理资不抵债问题,提高企业转制积极性。在金融支持上,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应打破所有制界限,对微观主体一视同仁,给予平等的国民待遇;二是同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离。要通过“就地改造”的方式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形成“政府—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级产权关系,政府主要通过外部调控手段对企业进行软约束,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彻底摒弃传统的经济考核指导思想,建立新的经济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开发新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渠道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职工再就业教育培训,完善职工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三是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且具有良好思想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要按照《公司法》要求,改革传统的企业经营者管理办法,由政府研究经营者的任职条件等,并向企业推荐经营者候选人选,由企业职工采取一人一票或一股一票的方式进行投票选举产生。同时要强化对经营者的培训教育,健全经营者的利益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建立起一支适应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者队伍。

三、进一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政策建议

1、关于大而盈企业改革的问题。对于这部分企业的改革, 应注意两点:首先,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并与资产重组结合进行。由于股份合作制比较多地适合于规模较小、劳动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出于对发展规模经济、培育支柱行业的考虑,大而盈企业的改革应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同时积极探索资本经营新路,对外开展联合、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业务,实现资本的迅速扩张;其次,搞好对经营者及企业职工的配股。可参照山东诸城市的做法,在企业净资产中留出不超过30%的部分,按照企业经营者贡献大小、职工工龄长短进行配股,以体现对这部分企业过去经营成绩的奖励,同时提高这部分企业的改革积极性。

2、关于大而难企业改革的问题。大而难企业改革问题, 是这次企业改革所必须面对并必须突破的难题。对于其中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可以考虑将企业的资产与债务相分离,然后将分离出的有效资产,转让给同行业“龙头”企业实行控股经营,组建一个新的企业法人,以此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企业平稳转制。新企业每年的盈利,一部分用于归还原有债务,另一部分作为股份配给企业职工(当然要配购相应的现金股),逐步将企业改组成为镇村集体、控股企业和企业职工共同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对于其中规范较大、但有着微薄盈利的企业,可以尝试两步改革法:第一步,将企业部分股权转让给那些愿意承担风险、懂经营管理的职工(含经营者),其余部分设立职工集体股。待经营状况好转后再改革,这样可以减少企业改革的成本和阻力。大而难企业的改革,同时还要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债权转股权,降低企业负债率。

3、关于人人参股的问题。职工人人参股,做到“劳者有其股”,有利于提高职工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切度,也体现了企业的公有性质。但应坚持“入股自愿”的原则,不必也不能强求整齐划一。在外部客观条件和职工责任、风险意识不到位的情况下,强求人人参股,极有可能最终演变为新的一轮集资摊派,今后红利、股息一旦发生波动,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安定因素。

4、关于经营者持大股的问题。经营者带头持大股, 在改革启动阶段有利于带动一般干部职工入股,同时也有利于日后改制企业的管理与运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防止“赊购”行为的发生。“赊购”,即在企业改革初期,将一定比例的股权“赊”给企业经营者及部分业务骨干,允许以企业改制后的股权收益分期抵付。在推进“经营者持大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做到一次性付清股本金,数额较大的在不超过三年期限内分期付清,未付款部分以银行利息计算交纳集体资产占用费,以确保集体利益不受损失。即使是对于集体资产量化配股部分,干部职工也均要以1:1的比例配购现金股。

5、关于集体资产回收金的管理问题。当前, 有的地方实施企业改革,单纯地出于偿还债务、集资的考虑,将变现的资金用来“救穷救急”;有的在改革之初为鼓励改革,许诺将出售资产的收入回给原有企业使用;有的则将变现资金平衡镇村“财政”、用于非生产性建设和开支。这样势必会造成集体资产的“二次流失”。对于这部分回收资金,要加强管理,不能转化为消费基金,但更重要是要采取多种途径促其不断增值,可以以入股方式投入到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中去,也可以联合其他社会法人、个人共同投资组建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集体以名副其实的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并以股本收益确保回收资金不断增值。

标签:;  ;  ;  

当前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产权制度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