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实践表明,管线布置技术的适用性与工程建筑的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进度、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效果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便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给予管线布置技术的应用高度重视,从而保障建筑机电安装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安装;建筑机电;管线;布置技术
1在建筑机电安装中应用管线布置技术所需坚持的原则探究
1.1坚持管线排列原则
管线排列间距安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管道、电缆桥架以及风管、阀门等各个方面,确保能够给这几个方面带来积极的作用,才能够进行管线施工。与此同时,还需要在管线排列过程中,保证通风管线、保温管路在上、热水管路在右,液体管路、不保温管路在下、冷水管路在左。
1.2坚持管线交叉避让原则
为了能够保证管线布置的整体质量,确保其能够与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要求相符合,那么需要在管线布置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尽量地避免管线出现交叉现象。换言之,需要坚持循环管线交叉避让原则,即:电气管路需要对水管线路进行避让;同时还需要保证水管线路能够避让排风管道;小管径线路需避让大管径线路、无压管道避让低压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等。
1.3坚持定位原则
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中,定位原则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原则所在。定位原则可以被简化为:先对主要管路进行安装,之后对次要线路进行安装,即先主后次原则;对于管径较大的线路,需要先行进行安装,对于管径比较小的线路需要后安装,即先粗后细的原则;另外,对于无压管道需要先进行安装,有压管道要后安装;先安装排风管,后安装水管,最后对电路管道进行安装。与此同时,在管线布置过程中,还需要依据外形尺寸、规范设计要求等各个方面展开定位。
1.4 坚持空间原则
空间原则主要指:在建筑机电设备管线安装期间,需要尽量的节约空间。建筑工程的目的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地表以上的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但建筑空间比较有效,为此,需尽可能地减少管线安装所占用的空间,从而确保能够为人类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分配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工程的进步,目前,建筑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建筑产品逐渐走向智能化、全自动化。然而,这些先进的技术使得建筑机电系统管线布置越来越复杂,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正在逐年升高,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系数。由于我国在建筑领域的起步比较晚,因此建筑安装中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线交叉多、设计方案和后期的扩建难度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归结起来就是各系统人员各自为政,没有大局观念,无法进行空间的统筹分配,以此常常造成返工事故的出现,给施工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各专业协调差
在建筑中,机电安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排水系统、给水系统、采风、内部通讯系统等,以上系统中的设备的管线种类繁多、且结构尺寸不统一,有的管线需要传输一些重要内容,因此需要给与高度重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管线内部的传输介质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对各种管线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放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前大多说的管线综合布置时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致使施工阶段管线发生大面积的拥挤问题,交叉问题最为突出,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所用的费用,且后期的调试及检修工作非常不方便,设置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因此,新时期下,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
3管线综合平衡过程研究
3.1 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实施建筑机电安装工作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建筑整体布局、结构形式、使用功能、设备布置以及管线分布情况,并且对于已经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保证能够选取适用于规格型号的材料以及部件等。同时,针对专业设备、型材规格以及管线支架位置、形式等各个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地掌握,选择恰当的支吊架型式,这也是在实施综合管线平衡技术前的重要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2 重视绘图设计工作的实施
在绘图设计期间,需采用CAD绘图软件平台展开深化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对综合管线平衡图所设计到的所有管线以及设备等展开定位与校核工作,对各个系统的管线土层进行分类。为了能够方便区分,可以填充不同颜色,在区分完毕后,需将其粘贴到同一底图当中。在管线布置过程中,对于那些管线密集、布置工作实施比较复杂的地方,还需要工作人员绘制更为详细的细部平面图或者剖面图,并在绘制之后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从而确保能够避免各个系统之间出现位置交叉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标高冲突问题的出现。
3.3采取科学的施工流程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领域非常有效,但在设计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采用三维技术对管线部分进行设计,可以直观地发现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近年来,3D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加,该技术可以将实际工程中测量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模型中,可以有效的进行模拟,与此同时,可以掌握好设备管线位置标高与重叠面积。所得到的模拟结果可以给施工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经过3D技术和设计图纸的结合能够降低工程出现的问题的概率,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石。其次,无论何种工程,人员始终是工程的关键,因此,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工作,落实参与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员工的责任,不断组织实践操作课程,为设计员熟练应用综合平衡技术提供良好的机会。这样才可以对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3.4建立完善的专业间协调管理机制
机电设备安装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施工活动管理及技术方面的应用都非常多。因此,建立专门的协调部门用以各专业协调、分配如对管线综合布置统一布置、统一分配、施工进度安排等方面,只有进行相互合作,才能确保工程施工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机电管线布置阶段可能与土建、装修部门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客观的要求各专业进行协同配合,需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之上设计出管线的优化布置数序,降低因设计不足导致返工、管线冲突等问题的出现,一旦发现问题应积极与各方面进行沟通,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传统模式中,管线布置施工各自为政,不仅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经常造成管线错综复杂、工程效率偏低等。深入研究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约空间,建立良好的空间分配和资源共享空间,为下一步检修工作做铺垫。
结束语
当前,在“绿色安装”理念的影响之下,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各大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并且在应用中,管线布置技术得到了相应的改进与创新。为此,各大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必须给予管线布置技术的应用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陶景嘉.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15:130.
[2]章荣标.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J].福建质量管理,2015,08:202.
论文作者:张银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管线论文; 机电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管路论文; 原则论文; 管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