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湖南郴州 424200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择期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患者40例、4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7.5%,观察组围术期冰冷感、不安感、噪音感觉等各方面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满意度提高达99.3%。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及各种不适,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舒适护理
全世界每年约有2.5~3亿例次手术被执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扩大。手术是一种高风险诊疗活动,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已成为患者残障、死亡的主要原因,一项调查显示约3%~25%的患者因手术并发症致预后不良,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致残、死亡,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约半数医院不良事件与手术有关[1]。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安全,尽可能提高护理质量非常必要。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护理理念,旨在满足患者心理、躯体、环境舒适需求,控制风险。本文主要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择期手术;②未合并原发性认知、精神、感觉功能障碍;③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配合调查研究;④ASAⅠ、Ⅱ级;⑤年龄18~75岁;⑥初次手术,未参加其它相关研究;⑦非特殊人格,如暴力倾向。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罕见病手术。共纳入患者82例,其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18~74岁,平均(42.5±8.0)岁。致死性疾病65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1例、中学及中专42例、大专及以上29例。麻醉风险等级:Ⅰ 级55例、Ⅱ级27例。预计手术时间30min~2.5h、平均(57±12)min。全麻42例、神经阻滞麻醉30例、其它10例。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患者40例、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麻醉风险等级、文化水平、麻醉方法、手术医师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手术路径,落实术前准备与访视、术中监护管理、苏醒期管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舒适:术前护理,术前一天专职护士进行访视,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认识疾病,讲解成功病历的实例,解除思想负担。注重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答疑解惑,抽出10min帮助解决焦点问题;采用积极性的语言鼓励患者,如“今天您状态很好,有利于手术”,嘱咐休息好,使其拥有平稳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改在麻醉后留置,全身麻醉后留置胃管和尿管更符合患者的舒适要求;有条件者带领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与医师进行交流。术中护理: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热情接待患者,通过抚触等方法帮助患者镇定镇静,落实事前告知制度;规范自身言语行为,围术期除必要的医护交流外,避免随意交谈,随时随地体现专业素质,增强患者安全感;(2)躯体舒适:进行各项操作时,对非全麻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各种操作的必要性,禁止拉扯,减轻患者手术体位的引起不适,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积极预防术中低体温,通过液体预热、减少肢体暴露;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注意尊重患者隐私,遮盖患者和局部保暖,在对敏感部位进行操作时,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维护患者的尊严;对于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意识尚清醒,做好抚慰,告知手术顺利,不要过分紧张;手术结束后,擦拭干净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穿好衣裤,盖好被单。麻醉苏醒时,易出现躁动,应注意安全,床边陪护及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呕吐,清理呕吐物,对于需制动者,适当放松束缚带,避免勒的过紧;(3)环境舒适:播放温馨的轻音乐,控制仪器噪音,减少振动,一切操作轻、稳、准,尽量避免操作造成声响过大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刺激;适宜的声响、光线、温湿度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如手术压疮、心血管不良事件、苏醒质量不佳等。围术期冰冷感、不安全感、术中感觉到噪音,分为非常强、强、一般、弱、非常弱五个等级,分别赋值为4-0分。
1.4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4例次,其中心血管不良事件1例、麻醉不完全1例、苏醒质量不佳1例、麻醉穿刺失败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11例次,其中手术压疮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2例、呼吸系统不良事件2例、苏醒质量不佳3例、麻醉不完全3例。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冰冷感、不安感、噪音感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观察组对比,*P<0.05。
3讨论
围术期患者不适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手术安全、麻醉苏醒与不良反应的担忧所造成的心理不适;②穿刺等护理操作、手术室低温环境、肢体被动感所带来的躯体不适;③陌生的环境、活动范围受限、术中噪音与警报声等带来的环境不适[2]。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在手术室开展舒适护理,注重术前系统性健康教育、术前舒适手术室,术中积极预防低体温、控制噪音、规范操作,减轻患者顾虑,增强患者安全感,减轻患者舒适躯体不适。
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围术期冰冷感、不安感、噪音感觉评分显著下降,获得患者的好评。躯体与心理不适感,不仅影响患者配合能力、依从性,还直接影响系统与器官功能,进而影响手术安全[3]。舒适护理有助于全面减轻患者躯体、心理、环境不适,降低应激水平,保障手术安全,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医师好评。需注意的是,舒适护理涉及的护理内容较多,其中如液体保温、血液加温等护理措施是否适用于所有手术患者仍有待商榷,可实行分步走策略,逐项增加舒适护理内容,注重术前、术中、麻醉时与苏醒时的舒适护理,最终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星.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医师,2010,48(4):65-67.
[2]赵丽娟,李建英.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5):185-186.
[3]唐小丽.手术室护理定位和规范管理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9A):36-37.
论文作者:章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舒适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