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交流合作的现实理路
薛 凌
【摘要】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文化应取长补短,通过网络渠道传播欧美文化中的精华,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包容性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欧美文化 文化差异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欧美文化则更具现代化、开放性特征,由此也引发了欧美文化更“先进”的错误认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化如何面向欧美文化,显然既是关系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也是关系人们信仰和行为养成的现实问题。
青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青年中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理想信念的代代传承,是关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因此,引导当代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发挥青年马克思精神特质对当代青年的引领作用,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
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的差异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在信仰和行为方面体现出的不同特征。受地理、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的差异显著,具体体现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在价值取向和观念方面,中国文化更为注重社会关系,考虑他人的面子和需求,主张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欧美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成就,强调个人主义,具有对外扩张性和掠夺的倾向。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文化注重整体性思维。而欧美文化则习惯于将整体拆分为若干小单元,善于个体性思维。
在性格特点方面,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们通常具有内敛、深沉、温文尔雅的特点,表达方式比较委婉,性格也较为谦逊,欧美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往往是热情洋溢、对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奔放直率的性格特征,通常采用比较直接的表达方式。在生活态度方面,传统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用感情维系社会关系,注重伦理道德和尊老爱幼的礼节。欧美文化则强调实用主义,注重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生活问题的解决也通常会率先使用法律手段。在生活方式方面,受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中国人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相对较少,对于生活条件和质量并不是非常看重。近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而欧美人一直以来都具有较强烈的休闲娱乐观念,注重生活条件和环境等的改善。
在普通弹力绷带小手套制作中,护理人员要以患儿的手部轴径为基础,选择大小与之相匹配的弹力绷带,一般以能够包裹患儿手部一圈后再多5cm为宜,并确保绷带能够自动粘合,随后便可以固定留置针,一定要将留置针的透明管用胶布固定在弹力绷带上[2]。
坚守传统人文素养在网络文化中的主阵地。我们在肯定欧美文化对于当代人们精神世界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网络文化中不良社会思潮对于人们思想的侵蚀。网络文化空间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且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欧美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因为其具有的“传统”特征,容易将其与“现代”进行比较,欧美文化更具“现代”特征,更易被人们接受。为此,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定力,破除文化焦虑,在不断进行文化反省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ERICA的核心评价部分采用三级评估模式,每级评估在输入数据的要求、评估的复杂程度、评价方法及评估结果的保守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各级评估相互独立,评估者可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某级评估。
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合作
正视欧美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国范围内,而是要放眼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能够让人们拓展视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中国文化应取长补短,通过网络渠道传播欧美文化中的精华,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中华文化。欧美文化中蕴含的开放性特征,比较符合当代青年的个性和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对于鼓励青年张扬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具有积极影响。
积极打造基于中西方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然要面临不同文化的博弈,合作共赢是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相互碰撞后的终极目标,即形成二元共存和双向交流的局面。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词,同时也指明了新时代中国人民肩负着中华文化崛起和复兴的伟大任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作为中国文化的坚守者和传播者,在推进中国文化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立足本国实际为前提,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果推向世界。
可以说,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文化国际化传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欧美文化具有的开放性特征,对于广大青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大部分人对欧美文化的认识并不全面,反而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传播者言论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欧美文化。实际上,欧美文化中有许多积极的元素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既要正视欧美文化的先进之处,同时也要能够有力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蚀。
不断提升中国文化面向欧美文化的竞争力。情感与理智始终是影响人们对于文化态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在面对欧美文化时,从理智的层面讲,我们要汲取欧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摒弃本土文化中的糟粕,但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碰撞时,难免也会出现分歧,一时间难以区分孰好孰坏。从情感层面讲,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占主导,因而,我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在面向不同文化差异时通常是扮演中国文化的捍卫者和欧美文化传播者的双重角色。当欧美文化挤压中国文化的空间时,我们要对本土文化进行反思,探究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赋予中国文化新的活力,才能在面对激烈的文化竞争时更有底气和信心。
中国文化面向欧美文化的发展进路
首先,从文化安全视角出发引领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既要树立文化自信,同时也不能忽视欧美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消极影响。为此,转型期我们更要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借助网络渠道宣传中国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内心,加速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步伐,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了解历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对青年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领。
其次,客观理性地传播欧美文化。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广大理论研究者要深入研究欧美文化,从理论层面辩证地分析欧美文化,引导人们从理论视角来看待、剖析欧美文化,辩证地分析其积极元素和消极元素,不仅能够认识到欧美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也能够看到欧美文化中的糟粕。从新媒体的角度讲,对于欧美文化内容要有选择性的宣传,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文化内容要坚决予以抵制,在传播观念和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国情实际,避免对民众产生误导。从受众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于网络空间的信息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够区分真假信息、有害信息等,不做虚假信息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信息的传播者,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
最后,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中国文化要坚持“走出去”的发展路径,运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范围,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体现在多方面,例如,传播内容要有针对性,避免同质化现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可以按照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播。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包容性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软实力,以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文明互鉴。
【参考文献】
①郑祥福:《全球文化霸权和中国文化自强》,《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②李建华、李彦彦:《从文化定力看实现文化自信的路径》,《湖湘论坛》,2018年第5期。
③郝立新、朱紫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境遇与价值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春秋》笔法与《左传》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7YJC740104)阶段性成果】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标签:中国文化论文; 欧美文化论文; 文化差异论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