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对我院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17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在前三种检测方法下计数结果、每种方法单独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联合及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进行比较,并且对白细胞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各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水平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24.17、21.29、7.53,P<0.05、<0.05、<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显著大于各单独检测计数结果(χ2=3.66、25.25.26.73,P=0.034、<0.05、<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大于各单独检测计数结果(χ2=82.74、23.08、44.00,P≤0.05、<0.05、<0.05。研究组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占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能够提高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检测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呼吸道细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135-02
在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并且经济的过快发展使得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增大了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越来越大。目前,PC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CRP(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WBC(whitebloodcell,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在呼吸道感染检测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在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下,单一的检测方法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1]。PCT只有在患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效果比较明显,WBC计数及分类、CRP单独检测时的特异性不够,诊断率比较低[2]。为探讨联合检测PCT、CRP、WBC计数及WBC分类对我院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此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诊的部分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17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3]:存在发热、咳嗽、胸痛、喘息以及肺部湿罗音等症状;体温大于38℃;确诊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和重症肺炎等);不存在非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标准[4]:年龄不小于18周岁;存在意识障碍;存在用药禁忌症。其中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男43例,女25例,年龄18~78岁;采集对照组成员上呼吸道深部痰液做细菌培养,结果为正常菌群生长。研究组患者男123例,女52例,年龄18~95岁,对其上呼吸道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离菌株,共得到51株肺炎克雷伯菌、48株大肠埃希菌、46株铜绿假单胞菌、21株鲍曼不动杆菌、4株阴沟肠杆菌、3株产气肠杆菌以及2株粘质沙雷菌。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细菌鉴定时,采取细菌鉴定仪BD?Phoenix100,原装进口试剂。对研究组、对照组均进行静脉血的抽取与检测,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4ml,均分为两份。一份用普通管装样,不做抗凝处理,用于PCT、CRP的检测;另一份用DTA-K2管(2ml)装样,用于WBC计数的检测。其中PCT 的检测使用PCT赛默飞微点免疫检测仪,进口试剂;CRP的检测采取使用深圳汇松蛋白检测仪QR100;WBC计数采取使用检测仪希斯美康XS-1000i。每位WBC分类方法。采取受试者静脉血2ml,注入美国BD公司生产真空抗凝管EDTA-K2中,轻轻颠倒混匀20次。在室温(一般为25℃)内检测完毕。献血员每批检测前、中、 后用中值全血质控物质控,患者每批检测前、中、后均用 高、中、低值全血质控物进行质控。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照组、研究组PCT、CRP和WBC计数及分类的水平,对其进行比较。同时,对每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进行计算比较;对于联合检测,若所有检测方法中有一项结果显示为阳性则判断为患者阳性[5]。
特异度指被诊断为无病占实际无病的百分比;敏感度指被诊断为患病占实际患病的百分比[6]。
各检测方法阳性标准[7]PCT:大于0.5ng/L为阳性;CRP:大于10mg/L为阳性;WBC计数及分类:大于10.0×109/L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对照组检测结果的比较
研究组各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水平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24.17、21.29、7.53,P均<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对照组检测结果的比较(x-±s)
2.3 患者WBC分类结果的比较
研究组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占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3。
表3 患者WBC分类结果的比较(x-±s)
3.讨论
临床上,细菌感染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采取快速检测方法诊断患者细菌感染对其后期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PCT即血清降钙素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指标,在诊断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无激素活性的一种糖蛋白,PCT属于降钙素的前肽物质,由氨基酸组成(共116个)。此次研究表明,PCT在研究组患者中血清含量水平远大于对照组,并且其特异度也显著大于其他检测方法(P<0.05)。其在健康人群血清中含量很少,不易被检测到;病理状况下,甲状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都会产生PCT,使得患者血清内PCT含量水平剧增,其他局部性的炎症并不会引起PCT发生强烈的反应[8]。说明监测PCT的浓度水平对间接反映患者的用药效果,PCT的含量明显降低,则说明药效良好;但是在敏感度方面来讲,单一的PCT检测仅为45.7%,也就是说单独的PCT 检测不能有效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
作为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组成成分,CRP对于炎症反应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标志物。CRP即C反应蛋白,肝肾细胞受到IL-6的作用下,产生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9]。在应激情况下,人体血清中CRP水平会有明显增高。除细菌感染会使人体内血清CRP血型水平增高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梗死、慢性炎症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及急性创伤等)也会导致血清CRP出现同样的状况。在正常人群中,其血清CRP含量水平很低,但是当有细菌入侵机体时,其导致的炎症会使CRP浓度急速升高[10]。在其浓度峰值时会达到人体基础值的数十倍,甚至会到数百倍,可以利用此特点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进行诊断。但是患者的体内任何组织出现感染或者损伤时,都会使得其体内CRP都会迅速上升,特异性较差,此次研究也表明,单一CRP检测的特异性仅为60.3%。
白细胞计数是一种较为良好的诊断指标,能够对细菌感染作出准确的判断,为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但目前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仪器技术、种类、型号的不同导致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可信度不高[11]。并且白细胞的基础值会因个体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如运动因素、精神因素等)的影响[12]。所以在临床上仅运用WBC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其敏感度不能达到理想标准。
对于WBC分类,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说明在健康人群以及细菌感染患者中间采取此方法进行检测时具有一定疗效的。但是,在对患者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时,需要进行染色分类,但该过程时间较长,会有一定的限制性。炎性标志物的表达与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是判断细菌感染的主要指标。监 测重症患者炎性标志物对及时诊断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WBC计数及分类、CRP、PCT等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标志物。但是单独检测上述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单独PCT敏感度不佳,单独的WBC、单独的 CRP特异度不佳,因此需将个检测方法结合起来,利用各自的优点,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病情诊断。此次研究表明,联合检测在特异度(97.1%)、敏感度(91.4%)方面均明显优于单一检测,提示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以提高准断效果,也可以为用药的合理性提供观察依据。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能够提高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检测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Tang H,Bai Y,Shen W,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ur markers in lung cancer[J].Autoimmunity,2018,51(4):1-8.
[2] Xu X R,Wang X,Zhang H,et al.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Smac,HE4 and CA125 in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ovarian cancer[J].Cancer Biomarkers,2017,21(3-4):1-7.
[3] Liu S,Hou Y,Cui H.Clinical values of the early detection of serum procalcitonin, Creactive protein and white blood cells for neonate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6,32(6):1326-1329.
[4] Gao Y,Zhu Y,Zhang Z,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ancreatic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using combined negative enrichment and immunostaining-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6,35(1):66.
[5] Angeletti S,Ciccozzi M,Fogolari M,et al.Procalcitonin and MR-proAdrenomedullin combined score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systemic and localized bacterial infections[J].Journal of Infection,2016,72(3):395-398.
[6] Li Z S,Yao K,Li Y H,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eopera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levels in penil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J].Bju International,2016,118(2):272-278.
[7] Li Y,Xie L,Xin S,et al.Values of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aving concomitant bacterial infection[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7,33(3):566-569.
[8]姜友珍,李爽,侯德风,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2016,31(6):453-457.
[9] Chen H,Zhang Z Q,Zhao B,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LDH1 combined with DAPI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J].Oncology Letters,2017,14(4):4878-4882.
[10] Yang Y,Xie J,Guo F,et al.Combin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procalcitonin and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score for the diagnosis of sepsis in critical patients[J].Annals of Intensive Care,2016,6(1):1-9.
[11] Gomez E,Heredia M,Jorge P,et al.Use of procalcitonin and white blood cells as combined predictors of infection i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J].Critical Care,2017,212(S1):187-194.
[12] Lippi G,Sanchis-Gomar F.Procalcitoni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Drawbacks and opportuniti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23(47):8283-8290.
论文作者:陈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细菌论文; 白细胞论文; 敏感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呼吸道论文; 蛋白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