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ICU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探析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近期内接诊的76例ICU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B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就组间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护理后,其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组间比对,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ICU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诸多,对其实施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患者;焦虑情绪;护理干预
ICU病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收治的病人多为危重急症患者,这类患者的病情凶险、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因此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常处于高应激状态,这便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的负面心理情绪。焦虑是ICU患者常见的一种负面情绪,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及睡眠质量,这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十分不利[1]。因此,对ICU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是至关重要的,其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此次我院对近期内ICU接诊的38例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ICU病房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接诊的76例住院患者,患者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ICU住院时间超过3天;患者均为成年人且知情同意;患者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入选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27岁到72岁不等,平均年龄(49.5±2.7)岁;患者疾病类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心衰合并心力衰竭16例、严重创伤手术患者19例、心外科手术15例、癌症3例。随机平均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8例,组间在一般资料上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措施:A、B两组患者均接受ICU常规护理措施,内容包括:病情的严密监测、呼吸道护理及管理、病情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环境护理:ICU病室环境特殊,是医院治疗、处理危重疾病的重要场所,因此ICU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ICU病室内的环境、仪器等情况,使患者尽快熟悉陌生的环境,对ICU病室产生感性认知,从而消除或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使其可以较好的配合医疗操作[2]。
1.2.2加强宣教:ICU患者病情较重且病情较为复杂,多数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情况及治疗方案了解不全,因此极易产生诸多的心理负担,部分患者会因多方面原因抗拒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较强宣教,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措施详细介绍,介绍过程中应耐心且语言应通俗易懂,尽可能的消除或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3],使其可以更好的理解疾病及治疗措施。此外,护理人员应将部分正性结果主动告知患者,要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疾病正在好转,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3社会支持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应主要、耐心、和善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加护患间的理解、支持、信任,从而保障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放宽家属探视时间,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在病室内,应鼓励患者间进行交流、鼓励,以消除患者的孤独感、陌生感,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2.3舒适护理:ICU患者病情危重、疼痛感强烈,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予以患者镇痛处理,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必要时可予以镇痛药物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定期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并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规范,避免刺激造成患者不适,甚至加重患者病情。
1.2.4心理护理:ICU患者的侵入性治疗操作较多,因此极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护患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适时的予以疏导。要鼓励患者、支持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5睡眠护理:ICU患者的睡眠质量是评估病情恢复的重要依据,护理人员应加强病区的管理,避免嘈杂。在患者入睡前,可适当的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泡脚、按摩等,帮助患者睡眠,对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可遵照医嘱适当的予以安眠药物治疗[4]。
1.3临床观察: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睡眠质量评价参照睡眠问卷调查(SMH)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组间比对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护理后,其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组间比对,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小结
ICU是医院治疗、抢救危重疾病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接受的患者较为特殊,因此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笔者也就可能引起ICU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总结如下:患者因疾病、身体等因素产生焦虑情绪;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缺乏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而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情绪的产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阻碍疾病的康复,因此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此次我院针对ICU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做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的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焦虑,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示,干预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ICU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詹秀金.折叠式大单在ICU老年患者翻身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l):105-106.
[2]周红.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13-14.
[3]魏血银,姚彩燕,罗卫洪.ICU患者心理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J].护理研究,2010,17(32):124-125.
[4]王翠.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0):236-237..
论文作者:邝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情绪论文; 病情论文; 疾病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