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兰燕

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分组护理,均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0例则增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提示观察组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增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operative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eri. Metho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ping nursing of 80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February 2015 -2017 year, all take 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40 cases of routin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40 cases to increa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5%,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in score, anxiety sco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better results (P < 0.05). Objective: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keywor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erioperative care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形式的变化导致该病症的发病率有显著增加。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症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进步,经皮椎间孔镜术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该种疗法可有效提高临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手术创伤[1],而为进一步提高手术质量以及安全性,在围术期辅以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策略也十分重要。此次研究将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分组护理,探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分组护理,所有病患均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共设2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0例则增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所有病患入院后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结果确诊,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意识清醒,可进行正常交流,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及方法,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为(51.3±4.6)岁。患病时间:6个月-8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2±0.7)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为(51.4±4.7)岁。患病时间:5个月-7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1±0.8)年。对比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结果均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存在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流程,叮嘱患者术前严格禁食、禁水。遵医嘱对患者使用治疗药物,术后要做好病情监护工作以及感染预防工作,同时也要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

观察组:在如上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帮助患者及时消除对手术治疗存在的恐惧、抵触情绪,纠正患者对治疗以及疾病本身存在的错误认知,实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告知患者术中的配合要点以及相关要求,同时叮嘱患者若术中若出现任何异常均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患者自身的舒适性。②术后: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注意观察敷料干燥情况,若出现渗血则要及时止血,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术后4h患者要平卧在硬板床上,指导并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术后6h可协助患者直腿抬高,取仰卧体位,1日2次,左右腿交替进行,各10次,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抬腿次数。在术后第2d,可为患者配戴腰围,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地活动。在术后第4d可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由五点支撑法开始,1周后改为三点支撑法,1日2次。2周后可进行飞燕式锻炼,1日3次,30min次。叮嘱患者术后要坚持使用硬质床,下床走动时要佩戴腰围。同时也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指导,叮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生冷油炸类食物的摄入,以便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1]:采用VAS评分法,将1段尺子均等分为10段,表明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由患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②焦虑评分[2]:采用SAS评分量表,表中共设有20个题目,总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重。

③并发症发生几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组间对比,对计数类资料的对比处理均采用卡方检验,以(%)表示。对计量类资料的对比处理则均实施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结果显示P<0.05,则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与焦虑评分的对比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据报道目前我国腰椎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亿人[2]。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大小便失控以及下肢不完全性瘫痪,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当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该种疗法可显著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降低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认可度较高[3]。但因该种疗法仍属于有创性治疗,故术后仍然存在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十分重要。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之上增加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通过术前、术后实施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术后康复指导、体位干预以及预防感染护理等措施,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明显降低。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患者的疼痛症状也有明显改善,焦虑评分得到明显降低,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与常规手术不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术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透视操作,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防护工作。另外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局部麻醉效果的反馈,以便确定神经根的位置,避免发生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配合要点以及相关要求,以便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增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避免患者遭受额外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资料

[1]杨艳,孙赟,李蕊,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6,31(2):317-319.

[2]毕然.浅析综合干预措施预防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感染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44(15):269-270.

[3]王晖,杨琳,李燕玲.经皮椎间孔镜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围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2(12):201-202.

论文作者:兰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兰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