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及其时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就论文,生态论文,意义论文,理论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绿色运动,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者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以生态学和系统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剖析了全球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在反思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深入研究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成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虽然因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而有所差异,但是作为当代西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生态社会主义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理论倾向,总的来说,这一理论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
1.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和谐统一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生态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自启蒙运动以来为西方社会所普遍认同的技术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应当而且能够征服自然;也不同于在西方绿色运动中提出的生态中心主义——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应当对自然“毕恭毕敬”。生态社会主义既批判技术中心主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对立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即对环境、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又没有像生态中心主义那样,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完全抛弃“人的尺度”,而是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倡导和坚持人类中心主义。英国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大卫·佩帕指出:“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当然不是资本主义技术中心意义上的)和人道主义。”[1]232—233 “人类中心主义并不从事艾克斯利所指控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事情:它没有基于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分离来维护人类的道德优先性。”[1]343 他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只有在与人类的共同存在以及相互转化中才具有意义,自然离开了人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自然是属人的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自然界才能获得社会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方面,社会和自然不是对立的,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又是社会化的自然。另一方面,社会和自然又是互相作用的,自然制约着并改变着社会,反过来社会也在改变着自然;被改变了的自然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进步,如此循环反复,构成了人与自然日益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基于这种认识,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需要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2.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
关于当代世界性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绿色运动理论一般将其归于科学技术、工业化、人的自私品性以及基督教和传统观念等。生态社会主义者透过人与自然的表面冲突,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他们认为,现代环境问题的根源决不仅仅是人的观念落后,或工业主义造成的,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他们看来,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扩张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无限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法国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高兹指出:“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首要关注的并不是如何使劳动变得更加愉快,使生产与自然相平衡以及人的生活相协调,或者确保它的产品仅仅服务于公共所选择的目标,它首要关注的是花最少的成本而生产出最大的交换价值。”[2]5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逻辑,决定它对自然采取敌视的态度,掠夺性的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以保证其利润的实现。同时资本主义倡导以消费为荣,诱导人们为享受消费而拼命工作,使整个社会的消费也日益膨胀。资本主义生产的唯利是图必然引起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并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引起生态危机。美国学者维克托·沃尔斯指出:“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3]396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自然资源有限的矛盾,利用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有限资源实行生态帝国主义的掠夺,并将一些高消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发展中国家当成垃圾场,从而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大卫·佩帕谴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生态殖民主义”行为是生态犯罪,他指出:“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或缺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来维护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1]95 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破坏生态环境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在过去几百年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对大自然的统治与掠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超过了人类以往几千年、上万年对自然的破坏。
3.生态社会主义是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
在生态社会主义的视野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内含的生态矛盾是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不可能为消除生态危机找到根本出路,只有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代之以新型的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拯救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既是对现实资本主义的否定,又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因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生态失衡、人的异化和不自由的问题。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认为,未来新型的社会主义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都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其理想蓝图为:首先,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的社会。它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生态现代化,“以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服从于社会的生态标准,使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历史性的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可以自主地控制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性更全面、更美好。”[4]265 绿色社会应该而且必然是社会主义内涵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次,生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是生态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在经济上,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用“社会生态经济”模式取代现行的“市场经济”模式,建立一种以保护自然和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并为后代人着想为特征的“稳态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仅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是一种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都可以承受的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政治上,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社会正义和基层民主。社会正义,即倡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体系,保证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层民主,即把国家主要权力交给基层组织,实行基层自治和权力分散化,反对权力过分集中。在基层民主中,凡是应该由选举产生的各级代表、领导机构以及工作委员会都应该在各基层单位选举产生,各种重要文件和决议都必须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征求意见。其实质是让公民真正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在文化上,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丰富全面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的生活范式。倡导生态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号召人们的工作应符合生态保护的规范;反对人们无限制地追求高消费,提倡实行劳动闲暇一元论,正确地引导人们在劳动中寻求快乐和满足,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
4.知识分子是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如何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既然资本主义是造成人类环境破坏的总根源,就必须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根本变革,把维护生态平衡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把生态运动与革命联系起来,动员广大群众和各种社会力量,才能最终消除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他们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工人阶级历史地位的观点,认为当代工人阶级已被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一体化”,失去了革命性,因而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具有革命激情、生态意识,热衷于生态运动,关心社会主义前途,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善于实践的成熟的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尽管缺乏“生态意识”,但他们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直接与自然打交道,在生产和生活中受环境污染最为深重,因此存在着巨大的革命潜力,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在社会变革的途径上,生态社会主义既坚持“非暴力”策略,又重视阶级斗争的某些形式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他们认为,“非暴力”只能是一种斗争的策略,而不能作为斗争的原则。如把它变成一种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形态和原则,那只能使人们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遭受大量的不必要的牺牲,因为反动阶级是不会因为你放弃暴力而不使用暴力的。因此,他们一方面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进行罢工等政治斗争,另一方面又主张有限度的议会斗争。英国的大卫·佩帕认为,“在资本家仍然控制国家的情况下,试图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应接管国家,并将其改造成以某种方式为全体服务的机构。”[1]232 因而,他们主张参加资产阶级政府,逐步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
生态社会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展望社会主义前景,虽然其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成熟性,但我们不能不承认,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见解,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意愿,其理论成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1.正确揭示了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西方的许多学者在探讨生态问题时,对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原因,或者避而不谈,或者轻描淡写,或者闪烁其词,或者抽象地把它归之于“人类科技进步”,有的甚至把主要责任推到了第三世界的落后国家身上,而生态社会主义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无限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竭力将“成本外在化”,即由社会来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资本主义在以往300多年的发展中,在使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 对大自然的统治和掠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已经欠下了巨大的生态债务,而且在当代继续制造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以及新的生态问题。在当今全世界释放的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2/3,发达国家占世界25%的人口消耗着占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原料。如果把世界最富有的10%的人口享用的自然财富的程度作为世界人均标准,那么世界马上就会面临生态的崩溃。更令人震惊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内由于人民群众的“生态参与”,而遇到强大的压力,在被迫制定了严厉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之后,竟把一些有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工业和技术甚至垃圾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这种新的“生态犯罪”,是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不忌后果的本性在新形势下的必然反映。生态社会主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以西方生态运动所缺少的觉悟和认识,揭示了生态危机不仅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长期对自然环境破坏的结果,同时也是其进一步恶化的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应该说,生态社会主义者对生态危机的社会与历史的根源剖析的深刻程度比西方一般生态主义者、环保主义者更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2.强化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
生态社会主义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不仅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强化了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见解,在理论上作出了新概括。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对自然的盘剥,而且把科学技术变成了统治人的工具,加剧了对人的奴役。这就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纳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视野,把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的重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生态社会主义还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相比,发生了一个最明显的变化,这就是资本家操纵了消费,使人们产生一种被强加的需要或虚假的需要,诱导人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把占有、享乐和追求无休止的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从而导致消费异化,使人们在无止境的消费追求中失去了自我,成为单向度的人。这不仅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延缓经济危机的需要,而且成为资本家提高利润以及实行社会控制的新手段。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概括,既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又以独特的理论视角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此外,生态社会主义还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了一个物质丰裕、精神贫困和衰退的病态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成为商品的奴隶、劳动的工具和科技的附属品,人的本能、需要和天性受到摧残和压抑,人的发展是片面的。并且指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弊端,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致,这些弊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单独解决其中任何一个弊端都是不可能的。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否定和严厉谴责,从更深的层面上强化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这是其重要的理论贡献。
3.展示了引导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念
生态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弊端,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作了新的探索和展望,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的最大成就是在理论上展示了生态问题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批判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本主义机械社会发展观,提出要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整体把握。作为整体历史进程的社会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生态社会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思想,在经历了70年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0年代社会主义的挫折后,仍然十分关注社会主义与生态问题的关系,进而把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前途结合起来,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内涵的应有之义。并强调,社会主义应该而且必然是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同时又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社会。因而在对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思考中,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目标是不仅要摈弃资本主义所有制,以获得社会的解放,而且要消灭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异化的生活方式,以获得人的解放;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以获得自然的解放,进而建立一个绿色的、公平的社会。生态社会主义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的发展三个方面,以社会的解放、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为目标,试图探索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和谐一致的社会发展观,作为引导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念,为我们从整体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增加了新的内容,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
作为当代西方一股左翼思潮,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其主张不仅蕴涵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
1.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视野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赢得世界性的历史地位,是因为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今天,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多元文明碰撞交融。一方面,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认识日益深化,另一方面,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日益增多,这些都需要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总结和概括人类认识的新成果,根据新的历史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拿出有说服力的、能够给人类带来希望的理论和对策,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迫切要求。而生态社会主义者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他们认为不仅应保留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社会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且还应补充第三个同样重要的范畴——生产条件。他们透过生态环境问题,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和自然的严重损害,并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协调的关系,进而赋予社会主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新的理论内涵,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有助于我们以新的理论视野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告诉我们,面对新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阶级和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普遍关注的人口、生态环境、毒品走私、恐怖暴力等等全球性问题纳入研究视野,探索和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此,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2.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社会稳定,资本家拿出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劳动条件,这在相当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尽管经济危机仍无法避免,但是减弱了危机的冲击波,保证了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转。此外,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及其制定的以刺激需求为目标的财政经济政策也确实使资本主义具备了一定的调节能力,使其能够应付生产过剩的危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抓住当代资本主义的某些变化,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几乎成了一股世界性的思潮。他们或者给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冠以各种名称,如“后工业时代”、“信息、知识价值时代”、“电子信息革命时代”、“生物工程时代”、“经济一体化时代”,或者夸大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使人们相信资本主义正在走出迷津和死谷。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宣传机器大肆渲染社会主义制度已彻底失败,一些资产阶级右翼代表人物也得意洋洋地宣告,社会主义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将永世长存。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生态社会主义者从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和加剧的角度,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已经表明资本主义无法完成它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因此,需要进行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造,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社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生态社会主义所憧憬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生态社会主义看来,西方虽然是冷战的赢家,但西方的胜利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胜利,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社会主义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生态社会主义在承认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同时,仍然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无疑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理论支持。
3.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哲学作为其政治哲学的基础融于其政策选择和价值取向之中,确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构建了一种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他们提出的许多政策主张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开辟了引领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观念的新视角,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的合理性目标,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内涵。受此启迪,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我国社会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其次,生态社会主义谴责资产阶级民主是少数大资本家控制各种权力的虚伪的民主,认为真正的民主是把国家主要权力交给基层组织的基层民主,要求把本来属于人民的权力还给人民。毫无疑问,扩大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参政权和监督权,促进公民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生态社会主义所憧憬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再次,生态社会主义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异化的不平等关系,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并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失业人口剧增、贫富差距过大、贪污腐败蔓延、社会保障欠缺等社会不公的现象已相当严重,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遭到严重的践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依据民主程序制定出合理完备的为整个社会认可的公平正义的规则体系,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完善有效遏止贪污腐败、贫富悬殊等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精神实质、造成社会不公、导致社会畸形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的进一步蔓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获得社会资源、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从而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标签:生态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