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678000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保山市高校在校留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待已经感染艾滋病同学或其他人员的态度,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对外国留学生在艾滋病教育知识积累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缅甸籍留学生参与测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对于艾滋病的认知与态度。结果:经研究与调查问卷汇总,不难看出基本上所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于艾滋病都有一定的了解,有90%的留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着较为深刻理解与认知,知晓其是通过性、血液与母婴传播,但是只有少数留学生对于艾滋病在口腔中的三大表现病状有所认识与了,知晓口腔念珠菌病的留学生数量只占到36.67%,毛状白斑的留学生数量有26.67%,而知晓卡波西肉瘤的学生仅只有13.33%。并且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外国留学生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态度都是比较传统的,甚至会带有一丝歧视与偏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根据调查结果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在认知艾滋病知识的同时,也逐步消除偏见与误会,开始尊重身边的艾滋病患者。结论:找好切入点,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优秀健康教育能够起到其真正的作用与效果,有效提高保山市留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艾滋病认知;健康教育
引言
我国从1985年出现了第一个艾滋病病例,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人民与外界的交流机会更多,人员流动性更大,因此我国艾滋病患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根据2015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统计报告,近万人中可能就有六位艾滋病患者,截止到2015年十月底,全国艾滋病患者总人数已经高达57.5万,有十七万七千多人丧生。现阶段全国以及云南省境内在校大学生患艾滋病概率逐渐升高,现代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保山市隆阳区内目前有保山技师学院、保山学院以及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根据保山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调查以及提供的信息,我们得知保山市的高校大学生中已经出现了艾滋病感染者,而且这些感染的大学中多数都为男性同性恋。由此,高校更应引起重视,全面做好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与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要对留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保护留学生顺利获得学位,这是教师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通过对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49位缅甸籍留学生和保山学院30名越南籍留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1.2方法
自行设计有关艾滋病知识的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第一是为了保障学生隐私;第二是为了让学生在问卷中展示真实自我。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有关知识、艾滋病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艾滋病可能会引发的口腔疾病、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艾滋病安全防护知识以及学生本人社交圈等等。在调查问卷打完上交后 ,还需要以专家讲座的方式对这79名留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针对留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随后再次填写调查问卷,以研究外国留学生在接收完健康教育后转变以及健康教育内容的是否合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等等。
2.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试卷79份,有效回收问卷为79份,随后对79位来自缅甸与越南的留学生进行专家讲座,随后再次发放79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数量为79份。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知识传授的方式,而其他知识来源主要是网络、电视与报纸等等。
2.1相关知识调查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得知有90%的留学生知道艾滋病是通过性、血液与母婴三种途径。在49位缅甸学生,仅有一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太了解,其总体知晓率达到97.95%;在30位越南留学生中,有两位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太了解,其总体知晓率达到93.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置问题如下:1.艾滋病的传染源是患者与HIV抗体阳性者;2.艾滋病病毒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在1-3个月之内不一定能检测出艾滋病抗体;3.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洗漱用品会不会被传染;4.共用清洁器剃须会不会传播艾滋病;5.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6.与艾滋病患者共用一个坐便器会不会被染上艾滋;7.艾滋病病毒会不会附着在纸币与被褥上通过接触传播;8.礼节性亲吻会不会的传播艾滋病。9.在性生活时用安全套能不能有效降低艾滋病传播几率;10.患上其他种类的性病会不会大大提高自身感染艾滋病的几率;11.口腔念珠菌病可不可以由艾滋病引发的;12.毛状白斑可不可以由艾滋病引发的;13.卡波西肉瘤可不可以由艾滋病引发的;14.能不能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15. .能不能和艾滋病病人共用一个卫生间;16. .能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17. .能不能拥抱艾滋病患者;18.学习与了解艾滋病有关知识的途径:A课堂讲授、B网络、C电视、D报刊、E其他同学;19.个人社交圈。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外国留学生对于三种由艾滋病引发的口腔疾病这种专业化程度较高且更深层次的知识非常欠缺,知晓口腔念珠菌病的留学生数量只占到36.67%,毛状白斑的留学生数量有26.67%,而知晓卡波西肉瘤的学生仅只有13.33%,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在艾滋病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只有8位外国留学生所选内容能够显示出其并不歧视艾滋病病人,能够在一定前提条件下与的艾滋病人友好相处,其所占比重仅有26.67%,证明高校外国留学生对于艾滋病病人存在一定偏见。
3.讨论
现阶段,大部分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都是来源于课堂讲授,外国留学生也是如此,我国虽然在这方面比较重视,但还是在讲述的深度与广度上存在问题,不能更好照顾到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保山市来说,其本来就处于我国的边境地带,接壤历史上有名的“金三角”,所以是毒品生产与流入我国境内的主要途径,由于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艾滋病问题的治理上也是花费了很多资源与精力,再加上当地社会环境较为复杂,不要说来到异国他乡的外国留学生,就算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侵蚀而感染艾滋病
3.1发挥同伴教育作用
通过研究我们也不难看出只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能够达到的效果十分有限,想要达到对艾滋病知识的全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思考教育的新模式与新途径,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的地位,以同伴教育这种取长补短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外国留学生到我国学习,其本来就是无依无靠,独自一人漂泊在外,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是异乡人的外国留学生相互之间很容易走到一起,有着根深的同学羁绊与友谊,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也涉及到外国留学生社交圈如何,80%的留学生在填写时都会选择和自己来自同一国家的校外人员、校内人员或是与自己同为留学生身份的同学,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外国留学生的社交圈较小,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头一年,这种抱团现象比较常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问题也有所好转,这种现象是一把“双刃剑”,留学生抱团方便管理的同时,避免与过多社会闲散人员接触,但也不利于学生体验中国文化以及感受身边国内同学的体贴与照顾,容易感到孤单,甚至排斥他人。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同伴教育,发挥同伴的作用,让留学生圈自身具备较高艾滋病预防水平,也要让与其相近的国内同学给与其一定的引导与帮助,从而帮助留学生更好适应异国生活的同时,掌握更多知识,增强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
3.2创新教育模式
现阶段,保山市隆阳区一共有三所大学,而这些大学各自的男女比例却不均衡,而随着大学生思想开化程度的提升以及社交软件的发达,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也很容易走到一起,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其他有关高校和部门一起,组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组,就保山市大学生健康教育进行统一规划与部署,扩大教育教学影响力,通过网络、新媒体、传统媒体等诸多方式在当地高校内形成一种健康风尚,让学生懂艾滋、防艾滋的同时,不歧视艾滋,端正态度,给艾滋病患者应有的尊重,这样既能起到降低当地艾滋病发生率的效果,又能为留学生的在校生活提供良好环境,本校的留学生与外校学生往来时也不用担心,因为大家都具备较高的防艾意识。学校内部应更加重视留学生健康教育问题,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通过讲座等方式让留学生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仅仅要对艾滋病有所了解,而是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对于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是十分有帮助的。
4.结束语
本次调查后通过讲座的形式我们还是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外国留学生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能够及时转变错误思想,讲座后外国留学生对于艾滋病所引发其他病症了解更加深刻,大部分大学生也端正了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相比之下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对于留学生而言还要考虑到语言的特殊性,所以对于相关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了解留学生所需,多与其进行互动沟通,拉近感情,让留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他们的善意以及家的温暖,帮助留学生圆满的完成学业,为保山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振友,黄丽仙,谢润德.广西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2):123—125.
[2]董艳平,张欢.北京某两所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3,22(1):64—68.
论文作者:李开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艾滋病论文; 留学生论文; 保山市论文; 艾滋论文; 保山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外国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