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贫困文化现象不容忽视_贫困地区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贫困文化现象不容忽视_贫困地区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贫困文化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不可忽视论文,贫困论文,现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大国,占全国半数以上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大幅度提高,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战略部署,这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那些自然条件恶劣及一些交通偏僻的贫困落后地区,人们因受到文化素质的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持久不变的、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我们称它为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与时代不相符合,它代表的是一种陈旧的、低层次的、与贫困经济相生相伴的文化,实际上是贫困者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贫困者对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的反映。即贫困者意识到按照社会上所推崇的标准去获得成功已不可能,于是产生一种放弃努力而不追求进取的价值观。贫困文化不是农村的主流文化,它是一种落后的、与时代潮流不合拍的亚文化,但它将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是我们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贫困现象。

一、贫困的顽症:贫困文化

1978年之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得以实施。这一政策惠及亿万农民,使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提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建国以后,由于长期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存在,使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相对比较低,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我国贫困人数是2.5亿,直到2003年还有2900万贫困人口。与城市相比,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即使象江苏省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分别为1.89∶1、1.95∶1、2.05∶1、2.18∶1和2.20∶1。到2004年底,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还有106.5万户、310.1万人。江苏省总劳动力有99.66万人,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仅有924.9元。这种长期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是造成农村贫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村中现实的贫困,不仅仅只表现为一种经济上的贫困,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映在吃穿住行问题方面,而是一种包含着人口的素质、文化教育、行为观念等社会综合现象。正如社会学家所指出的那样:低劣的经济条件只是一种外显性贫困,这种贫困同时还有一种隐性的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贫困文化在那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落后地区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

形成贫困文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恶劣的生存环境。不言而喻,贫困文化的产生不仅有贫困者自身的因素之外,生存环境的恶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九亿农业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生活在经济落后和那些边远的山区地带,这里交通闭塞,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调,信息沟通不畅,缺乏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他们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道德审美观大都沿袭古老的传统习性,处在不变的状态之中。由于这种生存环境上存在的差异,使人们接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先进思想的启迪,为贫困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落后守旧的生产理念。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几千年来的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这种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不仅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同时也给农耕者带来了稳定、自足的生产理念。改革开放后推行的一家一户联产承包的责任制,解决了以前农业生产上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产值低下的局面,为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步入现代化、机械化的生产时代。但目前在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阶段,由于受限于国家财政力量的约束,还拿不出大量资金投入到农业发展中去,这就使得那些在贫困农村中,低下的生产力和低下的劳动力互为条件,使得这部分农民更多或更直接依靠的是体力和经验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很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生产力,满足于自给自足状态,形成了一种安贫、守旧的生产理念。另外,在贫困地区里、为了脱贫致富,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种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妇女和老人,他们更加恪守着传统的生产管理理念,难以提高生产效益,使生产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之中。

3、滞后的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贫困文化的视角来考察中国农村贫困的形成,滞后的文化教育使农民文化素质过低,是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口素质有时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阿历克斯·英克尔斯在其《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书中曾指出:个人的现代性素质并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现代人素质在国民之中的广为散布并不是发展过程中的附带产物,而是国家发展本身的基本因素。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文盲半文盲人数有2亿多,其中农村占多数,尤其是贫困地区更为严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种滞后的文化教育使贫穷地区的农民,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以外,无法进入其它领域的竞争,如大量的农民在城里打工,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迫不得已干一些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只能在低层社会流动,始终是处在低收入的职业岗位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使他们一时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地。

4、现代理念的缺失。贫困者因为长期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里,他们形成一套自身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思想理念的贫困文化。并将这种文化传给下一代,不断沿袭下去,致使贫困本身在这种文化的保护下维持和繁衍。由于在贫困文化的影响下,贫困者对现代社会中的新思想新文化给予排斥。他们不仅是现代理念的缺失,而且固守着自身的传统观念不放。通过对一些贫困地区的调查中发现,农民中普遍存在着进取不足守成有余的意识,观念守旧、墨守成规,稍富既安、满足现状的安贫思想,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婚丧嫁娶中的攀比风气以及懒惰散漫的生活观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由此我们可看出,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囿于经济与物质的目标,而要同时重视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文化与理念的提升要比经济与物质的支持更为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关系着贫困者的自我觉醒和观念的改变。

二、贫困文化的负面影响

贫困文化是世界性的,各个国家都存在着贫困文化现象。中国农村贫困文化不代表农村的主流文化,但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其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贫困地区显得更为突出。

1、贫困文化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文环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新农村的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了有关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文环境的总体要求。相对中国而言,农村贫困文化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封建半封建的自然经济社会中,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安贫守旧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根深蒂固的。那种在贫困文化状态下低水准的物质生活、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的是重农抑商、小富即安、企盼平等、不求进取的处世哲学,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极不适应。这些思想观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人文环境极不相符,如不消除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阻力和影响。

2、贫困文化阻碍教育与文化的发展。贫困既是经济的贫困,更是文化的贫困,低下的经济状况只是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贫困同时还有一种内在的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使它导致对先进科技和文化教育的漠视。另外,由于在贫困经济和贫困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贫困地区的教育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少,缺乏政府的支持。长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重点在农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建设没被列入国家预算。改革开放之前,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费用来源主要是依靠社队提留金的投入,改革开放之后则主要依靠农民的集资款实施基础建设。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不仅使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受到影响,也波及到对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贫困文化影响下,农民缺乏接受教育的动力,感受不到教育给自身带来的利益。其中原因,一是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所学的知识脱离生产实际,孩子上到高中毕业之后,若考不上大学,仍然要回家种地,农民感到上学花了钱,却没有带来实际作用。二是由于学费负担太重,一些贫困家庭拿不出过多的钱供给孩子上学,以至出现上学致贫现象。三是实用观点,尤其是当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农民看到社会上那些发财致富的人,靠的是投机钻营,并非靠真才实学的本领致富,不上学一样能挣钱,所以认为学与不学都无所谓。除了对教育的认识差异之外,贫困地区的家长迫于生计,让子女弃学打工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阻碍教育与文化发展的情况若继续下去,将会影响到新一代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3、贫困文化隔断与现代文明的交流。由于贫困文化是贫困者在特定环境下长期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习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形成贫困者对外界的现代文明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我们虽不能说贫困者对现代文明是完全抵制和反对的,正如他们虽不拥有轿车,但并不反对乘坐轿车能带来舒适和快捷一样。但由于受到贫困文化特征的限制,贫困者脱离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使之缺乏重视信息、崇尚科学、创新意识和不断学习的思想理念,隔断了与现代文明的交流。

三、让贫困者走出贫困文化的困境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局面,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历史地形成的。农村中的贫困文化正是在这种贫困经济环境中积累和沉淀的结果。要让农民走出贫困文化的困境,最重要的问题是让农民富裕起来,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变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让贫困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贫困者走出贫困文化的困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只有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贫困文化的渊源就是经济的贫困。建国以来,农业、农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从一个农业国度走向工业化国家,农业、农民必须为此而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但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同样也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将一定的数量的资金投向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上去。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利益,保护和调动起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其次,要认真做好“放活”工作。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从深层次上解决好体制束缚,为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再次,在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要把着力点放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上,做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业人口仍占有很大的比重。据专家推算,即使到了2020年农村人口降至45%,仍有近7亿人,2030年降至30%时还会有5亿农村人口。目前从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来看,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据有关资料表明,农村每10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有492人,高中和中专起点的有5316人,初中水平的有33266人,在那些贫困地区,受到教育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这个平均数。要使几亿农民富裕起来,首先要帮助他们提升文化素质,因为它将直关系着贫困农民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那样:“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只有农民提高了文化素质,才能眼界开阔,增强致富本领。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新观念、新思想。几千年来农村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不仅经济上发展缓慢,而且给农民在头脑中也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在广大农村,尤其在那些贫困地区,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思想观念还有不少残余。这些贫困地区里重男轻女、早婚早育、赌博、斗殴及封建迷信等现象普遍存在,在生产生活中一些不科学、落后的行为和习俗比比皆是。这与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文环境的要求相差甚远。广大农民是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主体,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贫困地区大力开展观念更新,破除小农思想,铲除封建意识和旧风陋习活动。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要针对贫困地区农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一是要注意形式。切忌空泛的大道理,要运用各种灵活方式,开辟多种途径,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事例进行教育,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达到实际效果。二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规范体系。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要求,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努力建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将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用新道德、新思想来教育农民,让农民认清旧思想、旧传统的危害性,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人处世。三是不断创新和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内容。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深入发展,一些新的文明活动创建形式将不断涌现出来,如开展评比“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女婿”等活动方式。只有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创新,才能使精神文明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四是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保证精神文明活动的正常开展。古人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说明了物质基础对道德建设的决定性作用。同样我们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离不开物质基础,各级政府一定要在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一样,只有投入,才有产出,只有高投入,才能有高回报,而这方面的投入将会换回比经济效益更多的回报。

标签:;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贫困文化现象不容忽视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