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河道堤防工程的开发利用日趋明显。堤防工程是约束洪水、防止洪水泛滥,抵挡风浪和海潮的重要防洪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堤防工程的日常维修和养护管理,同时要求堤防维护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迈进,以确保堤防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堤防工程维修护和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堤防工程;维修养护;运行管理
引言
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应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首先要做好经常性的养护防护工作,防止工程缺陷的发生和发展。其次,工程产生缺陷后,要及时进行养护或修理,做到小坏小修,不等大修,随坏随修,不等岁修,防止缺陷扩大,保持工程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堤防工程及附属设施出现破损、产生缺陷的因素有人为破坏、工程施工影响、风雨侵蚀、河道水流冲刷、风浪淘刷、工程地质和其他自然因素等。
因此,作为河道堤防运行管理单位,要针对河道工程的地形走势、环境条件等,定期进行安全监测和评定工作,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维护和管理,及时、妥善地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同时,结合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确保堤防工程的正常运行安全,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
1. 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和日常管理的目的
堤防工程的维修工作是指对堤防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岁修、大修和抢修,恢复或局部改善原有工程面貌,保持堤防的功能。其中工程岁修是每年(或周期性)进行的,对经常养护所不能解决的工程损坏的修复;大修指在规定期限内对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维护,或者对已带病运行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抢修指在工程发生突然事故危及安全运行时,进行紧急的修复,也就是抗洪抢险工作。
堤防工程的养护管理是为了保证堤防工程的安全,保持工程整体面貌,并对管理范围内的堤防进行全面的、长期的、常态化的维护管理,如对河道堤身进行经常性保养和防护、及时处理表面、局部的缺陷,甚至是重大险情隐患,维持堤身和附属工程设施面貌,保持堤防卫生,维持堤路通畅、以及及时捕捉白蚁、红火、老鼠等害堤动物,确保工程能抵抗大洪水,甚至是超标准洪水。
2. 堤防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手段
2.1 维修养护检测与评定
检测与评定是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方案的前提工作,目的是了解险情,诊断险状,只有全面、仔细,准确检查分析险情,才能有效地、经济地对之进行维护。检测工作应根据不同的目的来制订方案,并指导开展具体的检测工作。结当堤防工程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老化或破损时,要对堤防工程存在的缺陷和破损进行检测和评定,如防护栏开裂,裂缝自上而下由窄变宽或由宽变窄等堤防外观发生异常变化的堤段,并重点对隐蔽部位易出现有险情的堤段进行检测,特别是临水设施,要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测量建筑物位移、沉降的变化,并深入分析基础部分。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可以委托具有相关较为先进专业检测设备的检测机构对基础及其它隐蔽部位进行检测,确保堤防工程基础的安全可靠。
2.2 维修养护方案的选择
如何选择最优的维修养护方案,这是维护管理好堤防工程最根本的工作。在险情产生原因分析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和深入了解,对险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一定要找准和分析透彻险情的根源;险情原因找准后,接下来就是选择维修养护方案,维修养护方案要合理、经济、针对性强,确定好维修养护方案及工程预算的编制,保障维修养护的施工质量,做好维修的鉴定和验收工作。此外,要灵活运用各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维护方法。目前已有很多成熟的维修养护技术和方法,但一定要针对堤防工程具体的实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如堤防结构形式、周边环境等,重点考虑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投资的合理性,确保维修养护措施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堤防工程日常运行管理的对策
堤防工程运行管理是指防止人为破坏和影响安全的各种行为发生,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到位,要求做到“纵到底、横到边”和“严、细、实、恒”。管理是动态的,有效的,无止境的,有效的运行管理不仅能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而且能使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3.1 加大堤防水法宣传和执法力度
河道堤防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具有全年性、持续性、机动性的特点,需要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各级政府要对河道堤防管理这一公益事业加大投资力度,严格执行管理资金使用,保证工程运行管理的经费投入,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堤防管理的执法宣传工作,充分运用报纸、电视、标语、微信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从思想意识上引导群众保护堤防,以提高人们对堤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使群众达成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通过水法规的宣传,使堤防管理走向社会化、规范化、法制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同时,鼓励广大群众举报河道乱搭、乱堆、乱放垃圾,甚至在河道堤坝上取土、乱排生活污水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人为破坏堤防工程设施的行为,如对于人为破坏要依法进行制止,并根据情节轻重程度进行水行政处罚;对于因工程施工造成的堤防破坏,应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有关标准及时恢复堤防工程原貌;对于因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坏,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对症进行处理,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2 提升堤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于河道提防治理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堤防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规定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对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对一般岗位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逐步建立竞争激烈、灵活有效、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从而选择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同时,定期组织参加有关河道堤防管理相关的专题讲座、培训,强化堤防管理人员水利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实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标。
3.3 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
为了避免“重建轻管”的问题,确保堤防更加的稳固以及相关设施的完好,就必须要进行建立有效的联动管理机制和科学的掩护工作。一是要完善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堤防管理责任、量化管理指标,可以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如开展河道保洁工作,确定形象良好服务质量优质的养护公司,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实行一镇街一策、标本兼治,全面推进河道垃圾清理制度。二是要实行“管养分离”管理。合理界定堤防工程管理、运行、观测人员总人数,推动堤防工程管理单位实行“管养分离”,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将水管单位从事工程维修工作的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成立维修养护专业化队伍,形成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养护体系,从而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管理范围,考核目标明确,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正确处理好建设和管理的关系。
4. 结 语
堤防工程建设是防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御洪水灾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握堤防工程的特点,创新工程管理的思路,做好日常的维修养护,及时处理工程安全隐患,提升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抓住水管体制改革的契机,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手段,确保堤防工程运行安全稳定,保护江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民生水利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国建.浅谈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和运行管理[J]. 科技创业家,2014(09);
[2] 任妮.分析水利堤防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4(17);
[3] 刘帅.贾健.堤防工程维修养护质量控制方法浅析[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2);
[4] 郭德良.浅议河道堤防工程的维修与养护 [J]. 农业和技术,2016(16);
论文作者:陈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堤防论文; 工程论文; 河道论文; 工作论文; 险情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方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