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预习论文_ 彭冬发

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预习论文_ 彭冬发

江西省宜黄县桃陂学校 彭冬发

陶行知先生认为,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有效的预习,是高效课堂的良好起点。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有效的预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可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学知识、打基础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预习是学生先于课堂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活动,它并不是提前将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全部交由学生自学解决,而是教师根据文本和学情,对知识点进行选择和分解的学习准备活动。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重点和难点。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够重视,最终使得学生的预习效率低下,这样,就不能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一、强化语文预习的针对性

预习要有针对性,布置学生预习时,必须对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积累,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比如:如果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较薄弱,而要学习的文本生字又较多的话,可以设计掌握生字、新词的预习任务;如果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弱,可以设计针对诵读方面的预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设计预习任务时,可以考虑背景资料的收集范围或者相关材料的拓展程度。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预估学生经过预习或课堂学习后,可能达到的,甚至超越当前“双基”基础的发展可能,这自然也是预习和教学的理想追求。了解了学生潜在的可能,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就不会只关注预习的结果,而会为学生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实现创设条件和提供平台,也就有可能在教学中更为敏锐地发现、捕捉、利用学生的各种可能,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发展。对于学生在预习中已掌握的内容,在教学时可以避免重复,在教学时,可以从设计新的起点,引领学生走向新的未知。再则,在设计预习任务时,要有一定的“坡度”,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达到不同的“坡点”。

文本的特征,是设计预习任务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文本,在设计预习任务时,自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体现预习的针对性。精读课文是必学的篇目,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对于古诗词的预习,中高段的学生除了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感知外,还可以了解作者和进一步了解写作的背景,从而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对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设计寻找同一类的诗词,进行对比学习;教材中的游记类课文预习时,除了要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外,还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如写景的课文,就应围绕写作顺序,不同景点描写的特点以及详略等进行预习;有的课文是一种范例式的文本,学生学习了某篇课文后,可以理解同类的课文。因此,这类课文在预习时,除了掌握文本内容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提示类的、较为开放的,与学习方法有关的预习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型学习内容,如“有趣的汉字”、“经典诗歌”等,以及某些课文后面的课外拓展练习。对这一类课文,预习时可以侧重于对选文知识点的了解和积累。而对于课后的一些拓展性练习,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

二、掌握语文预习的基本策略

首先,教师在设计预习题时,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也要有合理的考量。预习是学习的准备,而预习任务又是预习的“抓手”,是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途径。倘若预习任务的切入点过于庞大,起点过高,更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无从下手。这会造成预习的低效甚至失效。因此在设计预习题时,将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解决的问题,比如针对整体感知方面的预习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为若干个与文本结构相关的问题,预习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预习题的设计要多样化,一要符合文本的特点,二要避免雷同,体现预习的侧重点。预习要注重语文基础的掌握,关注文本中的生字生词,诸如拼音、偏旁、笔顺、释义,以及多音字、易错字的收集等。不同年段的预习题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预习应关注文本内容或细节,理清文本整体脉络,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铺垫。理解细节,是理解整体的准备。经典文本的学习,往往涉及文本的写作背景、文学常识以及与文本相关知识点的课外说明材料,如《少年闰土》、《伯牙绝弦》等。预习时可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物言行举止等等;对于写作方法型文本,如《白杨》、《落花生》、《桃花心木》等,有多篇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预习时,只有先让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生才会关注到作者的表达方法。比如,可以抓住《白杨》一文的结尾设计预习题,父亲望着窗外的小白杨,可能会想些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含义?启迪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作者的写作方法。

预习题的设计在多样化的前提下,还要考虑满足不同发展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先设计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些可选任务。对于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设计个别化的预习题。这样,预习便有了梯度。既有拓展的深度尝试,也有了扎实的双基保障。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完成必选任务的前提下,自行设计相关的预习题。

预习题的量不宜过多,预习任务太少,自然无法实现预习的目标,难以呈现预习的效果。而如预习任务过多,不但学生难以完成,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馈,还会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教师客观地认识到当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预习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预习的高效运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 彭冬发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预习论文_ 彭冬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