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论文_冯锦棠

关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论文_冯锦棠

广州市南沙区庙贝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数学计算,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计算会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报数、买菜、购物等,均会涉及到数学计算的内容。针对于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以此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计算规律,现实行具体报道。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内容占据着较大的比例。然而,因为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无法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于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的规律和明确计算顺序。然后,鼓励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保持细心、耐心,审题过程保持注意力集中,明确数的含义和数据间的关系。其次,明确计算的规律,按照顺序要求进行计算。待计算后实行全面检查,旨在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承担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此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时,教师首先应促使学生树立计算的意识。数学教学,可经定理、定义方式,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计算方面能力的培养,应在熟练掌握数学定理和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两者进行有效计算。数学,即为通过符号组成的系统、抽象学科,整数、分数、小数、转化等,均为小学数学计算中的重点内容。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运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应使其明确数的含义及逻辑关系,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自身数学计算方面能力[1]。因为只有加强计算水平,才可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了解数内在的逻辑关系。与此同时,因为计算能力会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构成直接影响,为此教会学生正确的数学计算技巧非常必要。再经适宜的计算方式,使得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由此说明,只有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才可促使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于实际学习中、生活中。

2.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完善措施

2.1教学方法的完善措施

为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做好各环节工作,以此利于更好培养学生的计算方面能力。随着教学不断改革下,教学方法和模式均在不断完善。这时,需整合以往教学经验,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组织数学教学活动,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巩固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主管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能力。可在课前告知学生预习,预习期间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即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数学计算存在积极的影响。开展教学过程中,不可单纯结合教学内容讲解,应有机结合学生的思考情况,以便于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2.2加强练习的完善措施

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班级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合理使用学习的内容,解答数学练习题[2]。新时期下,小学教师需在讲解计算相关知识后,应鼓励学生加强日常练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通过课上练习、家庭作业方式,增加练习的机会,进而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3计算规则的完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规则,而计算的规则即为经正确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进行运算的方式。这种方式可加强学生计算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了解计算规则,按照计算规则进行合理计算。如:实行乘法教学活动时,习题内容为:12×10=()。在计算的时候,若正常计算,主要会采用竖式方式计算,这种计算方式的使用时间较长。为减少计算时间,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可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的规则,将公式转化成:(10+2)×10,即为(10×10)+(2×10)=120。掌握计算规则后,不但能降低计算的难度和时间,提高学生计算的效率。同时,合理运用计算规则实行计算,还可加强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培养学生数学计算兴趣的完善方法

通过数字计算方式,很难使得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还会使得学生丧失对计算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计算中失去耐心。针对于此,应将提高学生计算兴趣作为向导,以此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如:2的倍数教学时,鼓励学生在100以内的数字中,选择任意数字,然后乘以二,获得最后的结果。选择数字5时,则为2个5,5+5=10.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然后通过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为最好的老师,同样可作为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桥梁,以此可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计算的兴趣。

2.5混合计算的完善方法

小学高年级教学中,不但需要学习单一的计算(加、减、乘、除),还涉及到混合计算的内容。混合计算,即为≥2种计算方式同时存在于一道习题中。这种计算方式,对于学生计算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此,只有在单项计算熟练之后,才能适应混合计算的模式,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能力,提高计算的质量。例如:整数混合计算教学中,习题题目为:140÷20×10=()、40÷10×30=()、50+10×100=()。通过混合计算练习,使得学生能掌握计算的规律,达到最佳的计算效果。然后,可让学生列举一些混合计算的习题,旨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2.6加强学生计算习惯的完善方法

较多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直接就开始计算,不能明确计算的顺序。因此,常会出现符合移错、数据抄错的现象。故此,在计算之前,教师需提醒学生看清相关数据、符号。待明确数据关系后,分析计算的定律和计算性质,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步骤、方法,并且按照具体的计算顺序计算,确保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2.7针对性训练的完善措施

开展小数乘数法活动时,常见的问题为:小数点点错、分数混合计算约分、通分、互化等,进而导致计算结果的准确率较低。为此,需要实行针对性计算训练,在计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计算规律,使得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后再进行计算。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每日的计算量,以此达到最佳的计算学习效果。可采取划线方式,理解术的含义和关系,如:和、差、积、商、倍数等。针对题目认真审阅,将数中的名词、数据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数量关系,并列出公式,必要时可添加括号,以便于计算。计算时,按照具体的计算顺序计算。

2.8计算检查我的完善措施

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注意观察所有学生计算情况,以此明确其实际学习状况。每次考试后,结合日常作业、笔记、考试等综合情况,评选出计算之星,旨在通过竞技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使得学生能不断努力,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需教会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实际检查的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通过对数据、计算顺序进行检查[3]。最后,将计算结果挡住,再次进行计算,以此保证计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将两次计算情况进行比对。若两次计算结果不统一,则应认真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以此获得正确答案,提高检查的效率。

3.结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属于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帮助小学生掌握计算规律,养成数学计算方面的习惯,可加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确保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利于小学生日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林.浅析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7(95):89-89.

[2]许虹.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7(10):203-203.

[3]朱立强.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0):43-44.

[4]钟家清.浅谈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意义[J].学周刊,2017(33):98-99.

论文作者:冯锦棠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关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论文_冯锦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