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600
摘要:现阶段国家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建筑工程结构外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BIM技术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在加入绿色装配式建筑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国家建筑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帮助国家的建筑行业更加快速有效的转型升级,因此二者的结合是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
1BIM技术、装配式建筑与绿色施工
目前,建筑项目的实施有规定的流程和步骤,一般情况下,按照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顺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纵向分割的现象,因此,往往造成施工前期风险判断失误的状况,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的情况,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利用BIM建筑信息技术,可以与装配式建筑依靠预制构件工厂相结合,在加工工厂现场组织的时候,对相应的构件进行改造,在BIM中将构件建成“族”库,便利了工程造价阶段的统筹工作,在优化资源的同时,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提前预判出碰撞检测和施工流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经过重新组合之后,优化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在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建筑过程中的整个环节进行详细了解,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强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施工的整个流程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及时弥补绿色施工中存在的漏洞。在装配式建筑前期设计阶段,需要在结合BIM技术的基础上,完善施工方案,详细分析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仔细研究施工技术和建材设备的性能,对绿色施工的正常进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装配式建筑的绿色施工流程研究
节地。装配式构件由工厂化生产完成后经车辆运输进入施工现场,进场后随即使用塔吊进行吊装。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施工场地狭小,材料无法堆放的问题。
节材。现场大量的生产材料由室外转向室内,构件大量批次生产,使得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材料大大节约。装配式将传统的满堂脚手架优化为承插式板带支撑体系,外架仅配置两套即可满足施工,使传统的周转材料,木枋、钢管、外架等得到节约。
节能。装配式所使用的劳务人员数量比传统生产少之又少,现场大部分施工作业都是运用起重机械进行吊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材料二次周转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水。对装配式建筑来说,可以通过优化混凝土的养护以及减少作业用水,达到节约生产用水量的目的。另外,在建筑单位以及施工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生活用水量得到一定的控制。需要严格遵循绿色施工理念,充分利用节水器具设备,将中水进行回用,或者收集雨水,拓宽水源利用的渠道。
环境保护。产业化生产提高了构件的质量,减少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排放,降低了建筑噪音,有害气体及粉尘对环境的影响,现场施工更加文明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文明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中的应用
3.1BIM技术有利于节约能源控制成本
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能源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要求,对材料的节约使用、对能源的节约利用、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以及对施工用地的节约与保护等都是包含在其中的重要内容。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把握材料的库存以及施工进度,使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等整个过程的顺序合理,在井然有序的安排下,准确计算和确定工程材料用量以及造价的相关数值,在施工中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在传统模式下,造价人员在统计计算的时候,施工图纸是主要的依据,在时间紧张以及人员不重视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统计错误的问题。当工程出现变更的时候,人工统计的数值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的更新,与实际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另外,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材料管理粗放的现象,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等整个过程的顺序被打乱,阻碍了施工的进度。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中成功运用,能够将施工的材料、价格、用量等信息完整包含在参数化模型中,以模型为参考,使工程量得到准确统计。并且依据工程清单,在工程量出现变更的时候,通过模型的修改及时生成新的清单,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提高其适应性。同时,借助BIM模型三维可视化的优势,可以对项目各个区域的施工情况及时进行查看,在统计区域材料用量的基础上,将构件进行相应的编码,为组装带来一定程度的便利,提高构件点对点的运输效率,实现理想的施工效果。在BIM3D模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时间和施工工序,在5D施工模拟中,对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完善,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详细分析施工的成本与实际经济效益,为成本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
3.2BIM技术在绿色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前合理安排施工方案,有效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性,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积极的应对,增强工程变更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传统的二维设计中,在施工阶段,如果各专业配合不到位,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冲突进行有效解决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避免造成时间、材料、人力成本等的浪费。在统一的BIM平台下,可以将设计阶段的各个专业进行有效融合,经过合适的碰撞检测,减少设计中出现的错误,提高施工阶段的质量。借助BIM模型4D施工模拟,可以在模型中加入施工进度,增强模拟现场的动态性,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检测,在合理调度人员和场地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接收到新的数据信息后,新的施工计划在4D施工模型中生成,为后续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传统控制施工进度的方法相比,在BIM技术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化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增强施工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在BIM模型4D施工模拟下,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得出及时准确的数据,详细排查出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出BIM三维可视化的特点,使现场防护措施得到进一步的实行。
4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以及BIM技术应用得非常广泛,需要充分意识到绿色建筑施工的含义,充分发挥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在节约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施工的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理念,对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超峰.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
[2]马建龙.浅析BIM在消防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05).
作者简介:姓名:崔海军 身份号:320621198708121218
(1987.08—),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南通,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论文作者:崔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实际情况论文; 模型论文; 构件论文; 基础上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