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阑尾周围脓肿9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中西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7%。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阑尾周围脓肿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在临床的实践上具有实际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34-02
阑尾周围脓肿主要表现为急性阑尾炎未能及时治疗而出现的并发症,西医治疗主要采取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由于一部分患者在保守治疗症状的不可控因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又会产生新的并发症。利用中医的优势结合西医的长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质量,疗效可达91.57%。本次研究以本院2008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阑尾周围脓肿9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2008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共95例,为了方便进行对比及研究,随机将95例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治疗组48例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最大者为65岁,最小者21岁;对照组47例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20~70。两组在基本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有比较的意义。
1.2 诊断依据
主要诊断依据:(1)均有阑尾炎病史。(2)右下腹可扪及包块,伴有局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有的伴有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发热等(3)经B超等检查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西医治疗,头孢呋辛4.5~6g,甲硝唑治疗静脉注射。嘱咐患者按时服药、注射,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并进行饮食指导,由于阑尾周围脓肿对进食的要求较为严格,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细心地对患者的饮食加以指导。
治疗组:西医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需禁食的患者开展禁食治疗。(1)输液注射抗生素的运用,根据具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对禁食患者给予水、电解质的补充。(2)手术治疗。对由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转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中药治疗主要以外敷为主,外敷主要是芒硝和金黄散,具有消肿止痛的功能,外用于痈。金黄散主要成分为大黄、甘草、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阑尾周围脓肿早期一般都禁食,以外敷为主,通气后才能口服药物。内服中药处方:甘草、炒桃仁各8g,当归、芍药、牡丹皮各12克,3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服。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于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近期治愈以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正常,腹部无压痛;好转:治疗后腹痛明显好转,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减轻,阑尾脓肿明显减小。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腹痛无好转,右下腹压痛,肿块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我科室的医护人员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x-±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n,%)给予χ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从治疗结果看(见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在91.67%,痊愈的人数占比64.59%,可见中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好;保守治疗的西医治疗效果看,总有效率在74.47%,其中,痊愈的占到48.94%,通过比较发现,中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单纯的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高17.2%,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功效具有现实意义。
3.讨论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病变过程没有及时的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西医中的抗生素治疗,还可以辅以中医治疗,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增加对阑尾周围脓肿的医治。中西医结合的用效率高达91.67%,西医治疗为74.47%,中西医治疗比西医治疗的有效率高17.2%。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想效果相对较好,单纯的西医治疗疗程比较长,效果也没那么好。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收录了许多关于疾病的治疗方法,历代流传,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药方。中医学把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看出是一个整体,强调内在调理,通过相应的中药对症下药,把身体各机能恢复到健康状态,对饮食的把握也有相应地要求,通过中西结合对阑尾周围脓肿的合理调理和治疗,有助于浓重的消除与身体的恢复[1]。芒硝的主要作用是泻热通便,对燥热症状兼具疗效,消肿清火,结合大黄更能提高通腑的治疗效果。芒硝进行外敷外敷,对脓肿可以更好地起到消散痈肿,软坚活血的治疗功效,通过这项中药处方达到治愈阑尾周围脓肿的目的。后期辅以内服中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大黄牡丹汤的治疗处方,对治疗脓肿有良好的作用,主要功能有清淤解毒,荡涤肠胃,还可以泻热[2]。研究表明大黄具有保护肠粘膜屏障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改善肠道的微循环,促进肠胃蠕动,从而起到抑制肠道内细菌易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肠内毒性物质的清除,防治体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期更多的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促进排脓为主;脓肿消散期则主要以促进肠血流量、脓肿吸收和加速腹内渗液为主要目标;在中医处方中,大黄对多数的细菌起到杀菌和抑菌作用,对脓肿的消炎和杀菌都有良好的效果,进一步促进了脓肿的治疗。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主要在与消炎和抑制细菌感染,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加强了消炎、控制感染的疗效,减少了后期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田学业.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56例[J].光明中医,2014,5(8):1707-1708.
[2]许依春.中西医综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56例[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3(15):128-129.
论文作者:肖龙海,严云泉,周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脓肿论文; 阑尾论文; 西医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