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公司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注重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使水利水电施工的工程质量提升,还能够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各个工段均有出现各种问题的可能,善于运用各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推动水利工程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在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同时,还需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查,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序操作,并加强混凝土浇筑时的养护,才能避免裂缝问题频繁出现。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 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作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多项学科的内容;而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我国的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水平和水电站的建设水平。强化水利工程当中施工技术的精准及专业,乃是整个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及保证;作为水利工程当中一种较为常见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则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促使工程价值得以实现的构成基础。只有注重混凝土先进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2 混凝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运用
2.1 科学化配比
由于混凝土本身是由多种材料进行配比, 所以配置比例产生偏差会对混凝土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多项技术强度质量指标, 所以个别浇筑点可能存在混凝土的匹配比例不同, 因此务必在施工前对施工图标注每个施工节点混凝土匹配比例。水化作用对于施工技术部门来说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 主要是水泥本身的水分蒸发, 导致其出现变形、分层等情况, 进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2 混凝土技术在水闸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相对其他建筑施工技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需要长期接触水的环境, 水闸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项目。水闸本身就是对水上游和下游流速进行控制, 根据水自身特点, 可以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对项目整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闸工程中, 地基是整个项目建设的基础, 为保护地基保持水平, 需要先铺设好混凝土垫层, 并且对工程整体进行钢筋构筑模型再进行浇注。
在水利工程中, 水闸是非常重要的水上建筑物, 水闸主要是由上游的连接段, 中间区域的闸室以及下游的连接段共同组成的。上游连接段又可以分为防冲槽和防坡等, 闸室主要有底板和闸门等, 下游连接段有消力池等部分。从中可以看出, 水闸的施工程序有很多, 地基处理也很复杂, 因此,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合理设计混凝土施工中的施工程序以及工艺措施。在水闸的闸墩施工过程中, 因为闸墩门槽部位的钢筋非常密集、预埋件也比较多, 并且闸墩高度大、厚度薄、工作面狭窄, 这些都会对施工过程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在处理闸墩中的施工缝时要根据其倾向来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连接水闸闸墩和底板时需要采用对称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以免同块闸墩和底板出现不均匀沉降。在闸墩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是固定模板的方式, 这项施工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立模来减少闸墩的垂直度和厚度之间的误差。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 通常使用螺栓加套加固的方式来确保闸墩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但是因为在抽出拉螺栓时会导致闸墩不平整, 因此现在通常预定一些橡胶垫片, 将其穿入螺栓的两端, 然后再把这些螺栓埋入预制的四棱柱中, 这样就能够确保闸墩施工效果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的标准。
2.3 浇注技术的应用
接缝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中起到贯穿的作用, 由于接缝位置大部分都较为隐蔽, 并且由于水流作用给浇注带来很大影响。所以要考虑水泥的受力情况等因素进行技术上和施工程序上的严格把控, 可以考虑先横缝后纵缝的施工技术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混凝土技术在大坝项目中的应用
大坝项目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大坝分缝分块技术, 由于大坝整体工程项目比较庞大, 浇注时并不能一次完成, 所以分缝分块技术是最主要的浇注手段。大坝浇筑过程中主要分为三种, 分别是纵缝分块、通仓分块和横缝分块, 是贯穿大坝项目的整个浇注流程。纵缝分块主要是针对大坝40米以上高度时使用, 主要是指平行于坝轴线方向的缝。其作用为适应混凝土的浇筑能力、散热和温度能力。通常浇注主要作用时保持坝体的完整性, 有利于改善坝踵应力状态, 免除接缝灌浆, 减少工程量, 既能够节省工程费用, 也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并且会充分发挥大型和先进机械设备的作用, 但是由于浇块尺寸较大, 温控要求也较高。横缝分块是横缝垂直于坝轴线, 用于将坝体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坝段, 减少温度应力, 适应地基不均匀变形和满足施工要求等。
2.4.1 通仓分块浇筑
通仓分块通常不需要埋设冷却管, 也不需要设置纵缝, 只需要完全按照大坝的坝段分层浇筑混凝土即可, 在采用这种浇筑技术时, 必须要加强对温度控制, 因为这种浇筑方式浇筑块比较大的原因, 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但是因为这种技术的浇筑仓面比较大, 能够更加便于开展机械化施工, 因此施工效率更高。
2.4.2 错缝分块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是根据方向和高度错开的竖缝来完成浇筑的。与通仓浇筑相比, 该技术不需要对温度控制的提出太高的要求、浇筑块也比较小、也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 但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浇筑块之间会相互制约, 会导致产生温度裂缝, 从而影响到施工过程。
2.4.3 纵缝分块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具有工艺简单、不易受干扰、温度便于控制的特点, 但是在浇筑之前必须要确保坝体足够的完整, 而且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浇筑模板工作量也比较大。
2.5接缝灌浆技术
2.5.1 大坝混凝土施工接缝灌浆管路布置方式
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的管路系统布置可以分为盒式灌浆、骑缝式灌浆以及重复式灌浆这三种。其中盒式灌浆系统主要是广泛应用在纵缝灌浆中, 因为其灌浆的管路不容易发生堵塞, 灌浆的质量较高,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需要耗费的管材较多。骑缝式灌浆系统的优点在于它在扩散方面表现的更为流畅, 并且升浆平均, 管路也不容易出现堵塞。重复式灌浆系统的优点是因为管道保持畅通, 因此能够进行重复的灌浆。
2.5.2 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 混凝土大坝的接缝灌浆通常都是属于隐蔽工程, 因此需要对灌浆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要避免坝体发生形变而导致周边接缝的张开度变窄或闭合, 同时还需要防止因为坝体应力出现改变而导致灌浆接缝再次拉裂, 在选择接缝灌浆顺序时, 要结合坝体和水泥结石的实际受力情况, 确定最为合适的接缝灌浆顺序, 通常是采用先横缝在纵缝的方式。
结语
总之,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注重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使水利水电施工的工程质量提升,还能够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各个工段均有出现各种问题的可能,善于运用各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推动水利工程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在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同时,还需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查,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序操作,并加强混凝土浇筑时的养护,才能避免裂缝问题频繁出现。
参考文献
[1]肖驹驰.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的探析[J].装饰装修天地, 2016 (8) :322-322.
[2]江云林.基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12) :3983-3.
论文作者:杨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闸论文; 大坝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