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血液生化检验;糖尿病;诊断;检出率
糖尿病是老年病学当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残率,当血糖水平不能够有效控制时,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受到影响,而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因素会导致血糖升高,例如:饮食习惯不佳、食欲增长、肥胖等,但是由于糖尿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使得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身的病情,为此,需要临床上提高检验的水平,从而使得糖尿病的检出率得以提升,使得患者能够及时的掌握自身的病情,并做好日常的治疗和防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84名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84名体检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84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84名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本次研究的所有参与者均采取血液生化检验。观察组:女性患者37名,男性患者47名,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为(50.84±3.42)岁;对照组:女性患者39名,男性患者45名,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为(53.53±2.21)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并自愿参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的研究参与人员均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流程为:(1)血糖检测:告知研究对象检查前10小时不允许进行,并于次日早晨抽取2ml的空腹静脉血,并选取氧化酶法对血糖的浓度进行检测,每位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次血糖检验,并将空腹血糖水平大于7.0mmol/L作为判定的标准[1](2)血脂检测:告知研究对象在检查前的12小时内禁食禁水,并在次日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并检查血液标本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糖耐受试验:在试验前3天,研究对象可以正常饮食,但是要控制饮食量,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在150-300g之间,并于试验前1天开始禁食[2],并于次日早晨取2ml的空腹静脉血,测量空腹的血糖浓度,并引导研究对象在4分钟之内喝完葡萄糖液(80g葡萄糖与200-300ml的水混合制成),并分别对患者饮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以及3小时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患者2小时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属于血糖的高峰,如果患者2小时后没有恢复正常的水平,且尿糖呈阳性,则说明患者的糖耐受能力下降。
1.3判定指标
检测两组参与者的空腹血糖、测定糖耐受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
2结果
2.1 分析两组参与者的空腹血糖、糖耐受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糖耐受值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超出正常水平,而对照组的三项血液生化检验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可见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一。
表一 分析两组参与者的空腹血糖、糖耐受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s)
2.2 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
本次研究的84名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检出率为97.62%(82/84),漏诊率为2.38%(2/84)、血清甘油三脂的检出率为98.81%(83/84),漏诊率为1.19%(1/84)、果糖胺的检出率为97.62%(82/84),漏诊率为2.38%(2/84)。表明在糖尿病的诊疗中采取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高可靠依据。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很多人群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加上越来越多的人群喜好辛辣、油腻、高盐、高糖类的食物,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率持续升高,而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紊乱有关,同时也与日常高糖分的饮食习惯有关,导致患者增加了患病的几率,如果再不及时进行病情的控制,则会增加病变的可能性。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上较为新型的检验方式,不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以保证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因操作便捷,检验的较为全面性[3],在临床上不断的推广。本文的血液生化检验分别从血脂、血糖以及糖耐受三个方面进行检查,提高了检验的准确率,避免发生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同时操作便捷、成本较低,适宜推广。
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表明,在对糖尿病诊疗的过程中,可以选取血液生化检验进行诊断,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占江.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医学信息,2016,29(2):210.
[2]王世贤.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 62-63.
[3]孙春琼.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61-62.
论文作者:贾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血糖论文; 检出论文; 生化论文; 水平论文; 血液论文; 患者论文; 率为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