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儿童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3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影响。方法:将120例手足口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患儿入院2h内及3d后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家长心理问题得分。两次问卷之间,干预组根据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和常规疾病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后焦虑及心理问题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 <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心理问题得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仅包括患儿还应包括患儿家长,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手足口病;精神卫生;心理护理;护理干预;儿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437-01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以口腔及手足出现水疱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l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1]。其传染性强,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对患儿本人及其家长都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住院期间患儿家长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调查分析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成为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课题。我们2014年5~7月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简称SAS)和自行设计的心理问题调查表,对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家长进行调查评估,针对具体焦虑状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旨在寻求帮助减轻患儿家长焦虑,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7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5.5±1.5)岁;均有口腔疼痛、进食困难和口腔疱疹、溃疡等临床症状,其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HFMD的诊断标准。每例患儿选择1名其最主要的照顾家长进行调查。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22~40岁,平均30±5.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5人,大专40人,本科以上65人;职业:自由职业者22名,农民39名,工人29名,职员16名,干部14名。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及患儿家长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在患儿入院后只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和常规疾病知识宣教。
1.2.2 干预组干预方法:干预组患儿入院后除了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和常规疾病知识宣教外,并且分析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制订计划,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按“评估-确定问题-制订计划-干预-效果评估”的步骤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心理干预:入院时,热情接待患儿及家长,对工作人员特别是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做详尽的介绍,增加患者的信任感;耐心倾听家长的诉说,理解家长的处境,了解家长心理压力及产生压力的原因,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区别对待;根据患儿家长描述的患儿的各种症状,进行相应的解答与处理;及时与家长沟通,包括患儿的病情及治疗进展,并消除顾虑,增加家长的信心,取得其信任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改善住院环境:加强病房管理,传染性强、病情危重的患儿安置在单独房间,病房保持清洁、整齐、无异味、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的环节;谢绝非探视时间探视,加强午休管理,减少相互干扰,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医疗环境。
(3)认知干预:即讲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如:手足口的基本概念,传染源,传播途径,诱因,临床表现等,着重介绍护理的相关知识,如清淡饮食、讲卫生、勤换衣、多睡眠及用药的目的、禁忌、用法及注意事项等;预后问题是家长最为关心,应给予耐心解释,并介绍过去完全康复的病例,必要时邀请康复的宝宝和家长前来现身说法,增加患儿家长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应激应对干预[2]:儿童患病对家长来说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尤其是重症患儿的家长,因而要教导其努力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找合适的发泄方式,以放松自己,减缓应激,使家长接受现实,正确认识病情和预后。
(5)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避免因静脉穿刺水平导致的护患冲动,把握好与家长交流技巧,及时有效地做好事前解释的工作,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另外,医护人员在对别人提供帮助前,必须留心自己的焦虑程度,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
1.3 评价方法
人院后2h内及干预3d后对两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发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3])及心理问题调查表[4]。一般资料包括家长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医疗费用支出形式、患儿病情、诊断。SAS包括20个项目,每项症状按14级评分,总分最高80分,20项总分乘以1.25后取整得到分值,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状况越严重。心理问题调查表根据临床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制定而成,问卷内容包括家长所担心的心理问题,共7项,采用“0~2”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问题越严重。调查问卷由调查者统一指导语,经患儿家长同意后发放,讲明填写程序,患儿家长独立完成,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将两次测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长干预前后SAS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得分为53.15±8.19分 ,53.65±6.26分 ,均高于全国常模标准均值(29.78 4±10.07)分[5],t=15.859,15.913;P均<0.0l。干预组干预后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干预前,p <0.01;对照组干预后无明显变化,p >0.05。见表1。
注:t1 值为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p值均>0.05;t2 值为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p值均<0.01。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有一定的影响。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住院手足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表现突出,SAS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并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充分说明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是一群容易发生焦虑情绪障碍的高危人群。手足口病近年呈暴发流行趋势,由于疾病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家长因担心疾病预后、担心住院期间交叉感染、担心治疗不及时、担心检查伤害、担心医疗费用而产生沉重的精神负但。家长的不良情绪可直接影响患儿的情绪,影响家长与医护之间的合作及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进而影响其治疗。因此,应将患儿家庭视为一个整体,在治疗手足口病患儿躯体疾病的同时,及时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消除家长对疾病的恐惧感,及时调整好心态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对安抚患儿情绪及疾病的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患儿预后不良,智力受影响,留有后遗症[6]。因而在救治过程中,尤应关注和解决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完善其家庭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柯远碧,符喜炎.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42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3):290-291.
[2]赵巧云,高晓翠.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相关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38.
[3]王长虹,丛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175-5178.
[4]郑国琴,李国保,陈敬,等.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焦虑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上旬):18-20.
[5]胡霞,周春霞,宋健枫,等.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4):4159-4160.
[6]钱美英.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151病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113,115.
作者简介:
曹荣(1975-)女,毕业于西安培华学院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论文作者:曹荣,王佩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患儿论文; 家长论文; 手足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疾病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