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浩 姜松 闫建 台文彬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飞速发展,直接推动了现代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无不体现出现代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性和紧迫性。伴随建筑工业化的转型发展,其技术也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创新环境。根据国家对现代建筑工业化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代现浇结构以及钢结构三种建筑工业发展模式的特征进行理性思考与具体分析,切实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阶段在国内推广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发展;现浇体系
引言: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理念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掀起,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那么为解决二战后,欧洲国家在建筑重建时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相关专家学者开始推行一种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装配施工即时化集于一身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基于此,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建设效率,保证了战后建筑物的恢复速度。这种预制装配的建筑方式为美国、日本、前苏联、中国以及新加坡等国带来了显著的效果,有效提高了使用国家的建筑生产效率。
一、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概述
建筑工业化在20世纪50年代被引进中国,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正式提出对建筑工业化模式的应用,并参考前苏联和一些发达东欧国家的应用经验,在国内的建筑领域中开始推行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的预制构件与装配式建筑方法。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是我国装配式建筑应用的稳定发展阶段,特别是从7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的装配式建筑体系得以多元化快速发展。例如:在砖混结构组成的多层住宅中,采用了大量的低碳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多层住宅中每平方米的含钢量仅有3-6kg,且简化了整体施工过程,不再需要建筑模板施工,利用简单的设备,甚至是人工就能够完成所有的安装项目,且总体施工项目的完成速度较之传统建筑施工快了很多。除此之外,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生产技术较之传统生产技术较简易,因此全国范围内都具备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生产供应链,预应力空心板的量产逐渐确立了国内装配式体系产品中的主导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已经能够很好地适应国内现阶段对建筑技术发展的需求,其主要原因;首先是目前我国各种建筑物的建造标准不高、形式过于单一,较易通过以标准化方式建造;其次是相关部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并不高;再次就是因为我国的总体建设量不大,国内的相关预制构件厂就足以供应建筑所需,不需要再通过以海外贸易的形式供应建设所需;最后就是国内目前的施工企业的用工都是选择利用固定制度,预制装配方式的普及投入使用,有效减少了建筑工程企业对现场劳动力的投入。
二、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已经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接轨。为顺应新时期建筑技术可持续发展需求,应当积极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优质发展途径,在探索过程中,建筑工业化即为建筑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自身具备现场作业少、污染环境小等优点,但是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首先就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造价成本偏高,因为现阶段国内的建筑市场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需求较少,预制构件没有得到量产,所以预制构件的生产费用无法体现“工厂化”优势。虽然预制构件不能像制造业产品一样量产,但是仍然需要缴纳和制造行业一样的17%的增值税,由此可见,预制构件的税率要远高于土建施工领域的税率。如此以来,致使在建筑市场中,预制构件还无法与传统现浇施工相竞争,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生产需求体系。
其次就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模数化、标准化与多样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模数化与标准化能够降低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以及施工企业展开施工安装工作。工业建筑中的模数化与标准化是较易实现的,但是怎样将模数化、标准化灵活应用到民用建筑的施工中是国内建筑行业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宣传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好模数化与标准化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标准化与建筑多样性是具有一定矛盾性的,在满足标准化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建筑的多样性,应该将其视为一件功能多样的艺术品,而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业产品。建筑的标准化与多样性的兼容是建筑行业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现浇结构体系在工业化方面应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现浇技术的发展,新型现浇技术被尝试应用于传统现浇体系中,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提高现代建造方式的工业化程度。现阶段,我国的现浇体系中的混凝土因为现代化城市建设需求,所以自身工业化模式形成较早。但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模板、钢筋等部件都是需要现场加工,如此一来,损耗了大量的劳动生产力,且对现场环境污染较严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业化要求对现场现浇体系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提高。
如果现浇结构想要更进一步的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目标,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对新型模板的科学应用。众所周知,老式的散拼竹胶模板需要损耗大量的林木资源,虽然其主要的消耗材料价格较低,但是模板加工现场存在噪音大、耗时长、周转次数少等缺点,属于不可循环使用的一次性消费品,同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较严重,在未来的是施工工作中将会逐渐被淘汰。
其次就是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以及噪声污染问题。现浇结构的创新发展,加速实现了国内钢筋与模板行业的工业化发展目标,但是施工现场对水资源的浪费与噪声污染仍是建筑行业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据调查,国内大多数的施工现场在对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选择忽视,如此以来,直接造成了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过大,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周边人们的生活质量。想要根治与再次防范此类问题的出现,必须严格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强化施工现场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加强对施工噪声的降低与有效管控。
三、结语
本文通篇针对国内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探索,并提出与相应建议,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富荣.对我国建筑工业化中新工艺与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7(22):182-183.
[2]邵海东.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探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03):86-87.
[3]仲继寿.对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的思考[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7(01):20-23.
[4]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5):1-8.
论文作者:张浩浩,姜松,闫建,台文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建筑论文; 我国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体系论文; 现浇论文; 混凝土论文; 的是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