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内涵论文,视野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3)16-0015-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实践超越着理论研究,一直未能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切实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导致职业教育更多地是靠政府政策的推动,在实践中时起时落,教学方向摇摆不定,至今未能形成鲜明的特色。由于职业教育初兴之时,更多地是在低层次水平上运行,主要是中职或更低层次,对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内涵等问题讨论不多,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但随着高职的提出和兴起,对职业教育如何界定及层次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模糊不清,给职业教育的实践带来了许多问题,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一些基本理论也产生了争论,这些争论至今仍未中断。因此,在从社会学视野下对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讨论之前,有必要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一、有关职业教育名称及内涵的讨论
(一)关于职业教育的名称问题
职业教育名称问题指是以职业教育还是以职业技术教育来命名我国此类教育的争论。有人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都采用了职业教育的名称;同时,尽管所有职业学校都注重技术教育,但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绝不仅限于技术、技能教育。“技术教育”不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主要特征,任何一类教育都包含有技术教育的内容,在职业教育的名称上硬加上“技术”二字,倒会由于片面突出技术教育,而缩小了它的内涵,把本应承担的全面提高职业素质的任务局限于某一方面。因此,使用职业教育是适宜的。(注:辛浚.需要尽快规范职业教育的名称[J].教育与职业,1994,(4).)也有人认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在学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区别,职业教育难以作为两类教育的综合术语。同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技术和职业教育”看,采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比较适宜。(注:严雪怡.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分类与命名[J].职教论坛,1995,(6).)还有人从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出发认为,在我国此类教育有三种类型,即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三者是在不同程度的基础教育之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生产劳动所需实用知识和技能教育。三种类型是相通的,这也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概念的实质所在。(注:褚家永.职业技术教育概念刍议[J].北京教育,1995,(11).)对此问题的争论有人把它称作“南派”和“北派”关于“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正名之争。虽然在199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采用了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但这一争论还没有结束,在实际应用中二者也都同时存在。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内涵
虽然在名称上存在一些争论,但在内涵上的分歧并不大,并基本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类型。
——不以学科为导向。
——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岗位群,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
——主要培养能将工程方案或图纸转化为产品、服务物质财富的技术实施型和操作型人员。
——包括技术型和技能型两种人才。
——职业教育也有自身层次,不仅有初等、中等、高等(专科、本科),也应有硕士、博士生教育。
——各种层次都应有自身的入学标准、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历证书。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区别较大。
——职业教育具有多样性。
但在高层次职业教育问题上有一些争论,主要有两方面:
——层次的划分标准。以高等教育的基本条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界定,但培养的目标不同,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吴祖新先生认为,职业(岗位)技术中的科学含量是区分高职与中职教育的“标尺”;(注:吴祖新.高等职业教育高在何处[J].职教通讯,1999,(1).)严雪怡先生则从学制的国际比较出发,提出了培养一个高级技术型人才,所学专业技术课程时间至少需要累计学习3年,否则所培养的人才应视为中级人才。(注:严雪怡.再论高职教育学制问题[J].职教通讯,1999,(2).)
——高级技工培养问题。有人认为高级技术师的任职资格符合高职的培养目标,(注:谢明荣等.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高级技师[J].职教通讯,2000,(12).)高级技能型人才应为高职培养的主要任务。(注:刘春生,高必道.高级技能型人才应为高职培养的主要任务[J].职教论坛,2001,(4).)也有人认为,并非多数高级技工都必须具有高等教育基础,而且高级技工一般要在中级技工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基础上培养,仅靠提高教育起点是培养不出高级技工的。(注:沙启仁.完善人才系列结构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职教通讯,1996,(3).)高级技工培训与培养以掌握高超经验性技艺的操作型人才为目标,具体定向于那些主要依靠操作技能而不需太多智力技能来完成任务的传统岗位,其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中间人才(技术员)的。因此,不应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只能称之为“高级职业技术培训”。(注:沈勤,郭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念探析[J].职教通讯,1997,(5).)
综上所述,对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的界定是以岗位群划分和人才类型划分为起点,以学校正规专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基本结论是面向生产环节岗位人员的培养为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
为了准确界定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我们不妨从概念的定义出发,对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讨论,找出对职业教育定义的起点。
(一)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构成思维活动的最小单位。在事物具有的许多属性中,有的是该事物独有的,并且是必然具有的,是决定这一事物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有的则是与其他事物共有的,或者并非这一事物必然具有的,因而不是对这一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属性。所以,前者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后者是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同时,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这两个重要方面。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则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凡是具有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都包括在这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职业教育既然作为一种概念,对它的定义也必须符合这一逻辑。
(二)职业教育的传统概念
要探讨职业教育,我们就必须从职业的概念入手。职业是什么?职业是劳动者能足够稳定从事的并赖以生活的工作。在此意义上,职业与工作岗位和工种等概念近乎同义,只是从不同角度的划分。工作介绍所与职业介绍所并无本质区别。但作为“工作”和“岗位”意义上的职业与作为“劳动者名称”意义上的职业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是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劳动分工体系物的方面;后者则是与上述环节发生关系的劳动者的社会标记,是劳动分工体系人的方面。(注:潘锦棠.从社会学角度谈谈职业概念[J].教育与职业,1994,(6).)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应该指的是前者。教育是什么呢?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解释为:“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按程度分,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横向分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按性质分,有“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对职业教育的定义,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职业教育的定义:“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定义也被多数国家所参考,其定义为:“主要是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从本质上看二者并无多大差别。从中我们是否可以找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呢?为了探讨这一问题,不妨对这些概念作一分析。
(三)传统职业教育概念的分析
从前面对职业教育的两种定义看,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面向某种职业或生产(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面向职业(岗位)是否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要看所有的专门(专业)教育有没有不面向职业的,如果有这一现象存在,面向职业(岗位)理所当然地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然而无论是学术性教育、工程性教育还是技术教育、技能型教育,它的最终目标不可能没有职业,如果没有对应的职业。那么学术性教育、工程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干什么的?它的价值体现不通过职业和岗位,它通过什么可以体现?职业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基础没有了,也就不会存在这种教育了。所以,不存在没有职业的专门(专业)教育,也不存在没有岗位的职业,不同的教育只不过面向的职业岗位不同而已。因此,面向某种职业的教育是所有专门(专业)教育所共有的。若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面向岗位难以成为它的本质属性,它主要用来区别专门(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别。第二层含义指的是教育内容,前者定义为“知识和技能”,后者定义为“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从这一层次看,所有的专门(专业)教育也都存在,任何职业(岗位)都存在它独有的理论基础、技术、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在专门(专业)教育中,无论是采取学科体系还是采取非学科体系进行,我们都无法判断哪一类专门(专业)教育不进行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即使在学术性专门(专业)教育之中,它也有自己的方法、技术和技能。即使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各种高技术手段的应用已基本成为研究的支撑点,如对基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就难以完成。从两者的定义看,后者比前者更确切一点。因为专门知识和认识的含义是比较广泛的,职业态度等非知识、技术方面的因素也包含在内,同时所隐含的层次更高,也体现了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而前者的定义往往会使人理解为是比较低级岗位所需的教育。但从二者的定义中都无法找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裴云,从目前所说的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分标准进行了讨论,未能从本质上把二者区分开来。(注:裴云.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分标准辨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1).)徐永林通过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后,也得出了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区别并非本质上的结论。(注:徐永林.试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J].职教通讯,1997,(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可以涵盖所有的专门(专业)教育,显然,这种职业教育的定义,其外延太大,我们无法找到其本质的属性。职业教育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四)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
要定义职业教育的概念,我们就必须找到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或者说找到其本质属性和特征。我们以能够成为基本合格岗位人员为逻辑起点来定义职业教育的概念,为叙述方便,把这一逻辑起点称为初始职业化。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形式的教育或某些教育环节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即能够完成一个人的初始职业化,它就是职业教育。这样,职业教育就有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即以是否完成初始职业化为标志。以此为起点可以得到以下概念:
1.广义职业教育:在一定的基础教育上,能促使一个人初始职业化完成的各种教育和活动。它包含学校正规专业教育、短期技术培训以及从学校到初始职业化完成过程的各个环节。
2.狭义职业教育:完成一个人某特定岗位初始职业化所需的、不可或缺的和独有的知识、技术、技能、程序、方法和认识的教育与活动。它包含能完成初始职业化的学校正规专业教育、虽不能完成初始职业化却是某岗位初始职业化所必需的学校正规专业教育的部分环节、技术培训以及从学校到初始职业化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由以上概念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职业教育的以下内涵与特征:
——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人社会化的一个环节比作为专门(专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更确切。
——职业教育存在于任何学校正规专业教育之中。
——任何职业与岗位都需要职业教育。
——主要任务是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形成,目的在于职业化。
——低层次岗位可以在培训和正规学校教育中完成(这也是社会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原因之一),随着岗位技术要求的提高和任务复杂程度的增强,正规学校专业教育由于学习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完成职业教育的能力越来越弱,学校正规专业教育只能是一种专业基础性教育,更多地需要在从学校到初始职业化过程中来完成。
——正规学校专业教育环境与职业(岗位)环境越近似,完成职业教育的可能性越大。
——随着岗位技术要求的提高和任务复杂程度的增加,职业教育所需的时间和过程越长。
——由于研究生教育过程与职业岗位工作环境接近程度不断提高,应列入职业教育范畴,这是职业教育社会分工的结果。
从职业教育的这一内涵与特征出发,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这种纵向的划分来定义职业教育,将使一个人的社会化所需的教育环节更加明确。
——以部分职业岗位所需教育来界定职业教育,难以反映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如以岗位的性质本身,如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技能教育等,来界定教育的类型,还其以本来面目。
——原有的以职业岗位的范围来定义职业教育,从定义自身就陷入了划地为牢的困境,既陷入了职业教育就是低层次教育的尴尬,又模糊了职业教育的性质,更易导致对职业教育环节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忽视。
——社会现实职业(岗位)结构决定了专业教育的结构与层次,与是否列入“职业教育”无关。任何职业(岗位)所需的教育是由其岗位的技术要求和任务的复杂程度所决定的,教育自身层次的划分难以作为岗位所需教育的划分标准。
——为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需要对从学校到初始职业化完成这一过程作出必要的制度安排,学校和企业(广义的企业)都需作出努力,企业参与至关重要,否则会影响整个学校专业教育的供应效率。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在就业岗位需求不足或难以成规模需求时,学校专业教育强化岗位基础能力比进行职业教育环节更为有效。
——任何职业(岗位)所需的教育形式与过程由职业(岗位)自身的工作特点和知识、技术、技能结构所决定,不存在绝对的教育类型。因此,对学校统一冠名为某某职业技术学院、某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它掩盖了学校办学的范畴和性质,有碍于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和认识,对学校的发展是不利的。
正是基于以上所下职业教育的定义,所以本文使用了职业教育这一名称,对“职业技术教育”名称的使用只是为了对目前现状叙述的方便,并非是职业教育的同义词。本文只是作为问题的提出,有关职业教育这一环节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必然性,将在其他文章中进一步予以讨论。(本文观点为作者个人的看法,不代表总课题组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