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文化区域体系研究_游牧民族论文

新疆草原文化区域体系研究_游牧民族论文

新疆草原文化区域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草原论文,区域论文,文化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疆草原文化是西域文化的一部分,是古代西域地区游牧民族创造的一种游牧文化,属于中国古代两大文化类型之一[1]。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现代新疆辖区内的西域草原,特别天山山脉及其以北的地区,即新疆草原文化区。这里的古代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从事的生产活动及本身的生活习惯等互相交织,形成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游牧文化。

1 新疆草原文化的民族文化序列

从目前所知的历史资料和考古资料中得知,古代新疆草原文化区内,先后有大小几十个游牧民族如原始土著、塞种、大月氏、乌孙、呼揭、姑师、匈奴、高车、丁零、鲜卑、柔然、突厥、西辽、铁勒、回鹘、吐蕃、蒙古、哈萨克等民族活动于此,有些民族势力强大,活动时间长,范围广,形成新疆草原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基本框架。

原始土著、塞种、乌孙、匈奴、突厥、蒙古及哈萨克族,这些民族的游牧生活或生产活动,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新疆草原文化中的主体民族。另一些民族由于部落相对较小,活动范围狭窄,时间较短等诸因素,形成次一级的草原文化民族因子。如姑师、高车、丁零等民族。再一类的游牧民族恰似匆匆过客,在草原文化区仅留下短暂的一撇,就似流星般消失。如迁徙中的大月氏族和唐代侵入北庭都护府的吐蕃族。除此之外,从西汉拓展西域以来,汉族及汉文化始终对新疆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原始土著文化

原始土著指生活在距今3000年以前的当地民族。这些民族无史料记载,通过考古发掘得知,这一时期的民族已进入青铜器进代,居住在天山南北的低山丘陵地带、山间盆地、河谷两岸和罗布淖尔地区。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从出土的铜镜、耳环、扣、珠、环等青铜器装饰物看,人们已具有原始的审美观念。

1.2 塞种文化

塞种,波斯文献中称“萨迦”,主要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至战国时期。塞种的生活范围应该是以天山西部的伊犁河流域为核心,东延至乌鲁木齐一带,南至帕米尔高原,北达阿尔泰山脉之广阔的范围之内[2]。从阿拉沟墓葬出土的文物看,出土大量的金、银、铜、铁、陶、木、牛骨、羊骨等文物,说明墓主十分富有,而金、银、铜器皿均有不同动物的造型图案以及大量的羊、牛陪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塞种的经济生活方式是以畜牧业为主。这与《汉书》记载的塞种“因畜随水草……”的游牧经济生活相同。且塞种人已会制作和使用游牧所需的毡房[3]。

1.3乌孙文化

乌孙于公元前160年,从河西走廊迁往伊犁河流域。不久, 成为西域诸国中最大的一个邦国。也是当时活动于北疆草原上的主体民族。并且与汉朝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乌孙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的情况为:“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汉细君公主远嫁给乌孙王为妻,她在《黄鹄歌》中描写乌孙的日常生活为“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酷为浆”,以上资料说明乌孙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以游牧的畜牧业为主。同时,乌孙还出现了金属冶炼、陶器制造、毛纺织、骨角物加工等种类的手工业生产。

1.4 匈奴文化

匈奴是汉代活跃于北方漠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常举兵南下,扰略中原农耕民众。同时,匈奴右部活动于西域,西域诸国皆俯手称臣。其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盐铁论》中描绘匈奴游牧生活的特点:“因水草为仓廪,随水草甘水而驱牧”。《汉书·匈奴传》言。“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习攻战以侵伐,其本性也”。公元前71年,乌孙与汉配合,一举攻破匈奴,俘获匈奴马、牛、羊、骆驼、驴等70余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匈奴在西域畜牧业的旺盛。

1.5 突厥文化

突厥族主要活动在天山以北的地区,虽活动时间短,但对新疆草原文化的内涵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突厥语成为后来许多游牧民族语言的源泉。十一世纪成书的《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两书,反映了其语言特点。现在全世界操突厥语系的国家和民族有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阿塞拜疆、伊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我国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裕固等民族[4]。其次, 突厥人的墓葬形式—石堆墓是草原上游牧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墓葬之一,成为后来游牧民族流行的墓葬形式之一。

1.6 蒙古文化

蒙古族是十三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一直是新疆草原文化区中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由于他们统治的时间长,范围广,对新疆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蒙古族如今仍是草原文化区域内活跃的民族,如博尔塔拉、巴音郭楞、和布克赛尔等地均为蒙古族的聚集区。蒙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等各方面对其他游牧民族都有影响,是新疆草原文化区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1.7 哈萨克文化

哈萨克族是如今新疆草原上仍然广泛分布的草原民族,占新疆山区90%左右的牧场。中国境内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布最多,国外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哈萨克族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畜牧业,是现在新疆草原上占主体的游牧民族之一。它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语言、住房、饮食、服饰、节庆与礼俗、文娱体育活动、家庭、丧葬、草原文学艺术等方面均具特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草原民族文化。

2 新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民族的大融合性

在新疆草原文化的历史舞台上,曾先后出现过几十个游牧民族,如今仍然活跃的游牧民族只有蒙古族和哈萨克族,这些游牧民族之间并非单一的无联系性,而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来说,后来的游牧民族占据了前一个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时,或多或少地融合了前一个游牧民族及其民族文化。这样发展的结果是今天的游牧民族多是历史上几个甚至十几个游牧民族大融合的结果。如现在哈萨克族的主要祖先是乌孙、康居、奄蔡等,后来多少融合了新疆草原上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民族,形成了今天的哈萨克族[5]。所以, 新疆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发展史可以称做是一部民族的大融合史。

2.2 居住的不稳定性

新疆草原文化的创造者—草原游牧民族的居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其居住条件简陋,便于移动。他们多数随水草而畜,一年四季均处于不同的地方,历史上越古老的游牧民族其游移性越大。他们居住的稳定性除受外来民族入侵的影响外,其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受水草肥美变化的季节影响。从现代新疆地区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居住情况看,多居毡房,且随季节的不同而移动。夏季,在海拔1500~2000m 左右的高山地区,草木茂盛,牧民随牛、羊等畜群居于高山地带,称为夏牧场。8月下旬开始,随着天气转冷牧民随牛羊向山下移动,这时, 基本上天天移动,牧民的居住条件更简陋,牧民仅居住在称为“活斯”的简易毡房,“活斯”用三根棍及毛毡搭造,空间极其窄小,仅能供2 ~3个人居住。冬天, 多在山前低山区背风向阳的山坡或山前戈壁地带放牧,牧民也住进了冬窝子。来年开春,牧民再从冬窝子逐渐向夏牧场转移。结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迁移,这种由于游牧民族依赖自然条件的程度较强,决定其居住的不稳定性。

2.3 文化遗存的多样性

新疆草原文化区内的游牧民族,由于本身的游牧特点,决定了其文化遗存与其他文化遗存类型的不同,具有独特的一面。游牧民族本身没有大规模的居住遗址,主要表现为岩画、石人、鹿石、墓葬等文化形式。

2.3.1 岩画 新疆的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脉、 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被史学界称为岩画的三大宝库,其从高山的夏牧场到山前的丘陵地带都有大范围的分布。笔者以为,这些岩画主要分布在山区,与山区的关系密切,应称为山区岩画艺术。而盖山林先生认为新疆的古代岩画与绿洲关系密切、应称为绿洲岩画[6],恐为不妥。 岩画的雕刻方式以敲凿法为主,颜料涂画法为辅。岩画的画面从单个造型的几个平方厘米到方圆几十平方米不等,岩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从羊、牛、马、骆驼等动物造型到狩猎图、人物造型图、生产工具图、车辆图及生育繁衍图等。其中狩猎图和动物造型图最多,各地均有分布,而生育繁衍图较少,以呼图壁康家石门子生殖岩画为代表,其图案有男女交媾图和众多的小人排列,反映了游牧民族祈求人口兴旺发达的强烈愿望。岩画是游牧民族最易创作的文化类型之一,其延续时间长,范围广,往往一组岩画中可见新岩画叠压在旧岩画之上的画面,新旧交错在一起,形成一部岩画的历史长廊。

2.3.2 石人 石人是新疆草原文化遗存的另一类表现形式, 可分为墓地石人和随葬石人两大类。其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的墓地周围。新疆现已发现的石人共186尊,其中墓地石人182尊,随葬石人4尊。时代为青铜器时代至十一世纪,其中六—九世纪的石人最多[7]。石人的造型、面部轮廓、冠帽、服饰、 执持器皿佩饰反映了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研究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社会经济生活最有力的实物佐证之一。

与石人文化遗存相辅的还有鹿石,鹿石在新疆草原上发现不多,只在阿尔泰山的青河县、天山的吉木萨尔县和温泉县有所发现,较著名的为青河县的什巴尔库勒鹿石。鹿石一般立于墓前,面向东方,反映了墓主对太阳的崇拜,鹿石上的图案则为墓主所在的游牧民族的图腾。

2.3.3 墓葬

草原上的墓葬是反映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又一种形式。历史上,新疆草原文化区内的墓葬形式主要有三种,乌孙人的土堆墓、突厥人的石堆墓和蒙古人的石块墓[8]。 一般从墓葬地表的封土形式,墓葬的葬式以及出土文物,都能为人们揭示缺乏资料记载的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出土文物更能直接反映游牧民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从阿拉沟墓葬出土的金、银、铜等饰物以及尼勒克铜矿遗址,使我们知道古代塞种人已进入了青铜文化时代。考古学上,一般用墓葬名称直接命名墓主所在时代的文化类型,如从阿勒泰克尔木齐(切木尔切克)古墓葬的发掘与出土文物,得出切木尔切克文化的概念[9]。 这种文化往往代表了同时代多个游牧民族所反映出的相同的文化内涵。从而被统一到同一个文化概念之下。

2.3.4 顽强的自立性 由于生活环境艰苦,与外界联系不多, 造就了草原游牧民族顽强的自立性和独立的家庭经济单元,游牧民族一般的经济形态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般生活用品多为自己制做,少数的生活必需品靠与外界交换获得。他们从居住毡房的毛毡,自身穿戴的衣物到一般生活所必需的食品,如奶酒、酸奶、奶豆腐、奶疙瘩等均为自己制造,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小而个体的自立性强。常常一家一户在深山老林中而逍遥自在地生活着。

3 新疆草原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在文化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文化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场所及基本条件,新疆草原文化区的地形、气候等条件比较适宜于草原游牧生活。

3.1 自然地理环境

新疆的地貌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三山即昆仓山脉、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两盆即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山区内从高山到山前丘陵地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优美草场极宜于游牧而不利于农业生产。据统计,新疆有草原12亿亩,占全疆土地面积的1/3。其中天山山脉中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伊犁河谷草原、玉其塔什草原以及阿尔泰山中的哈纳斯草草原等都是水草丰美的草原。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形成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乐班通古特沙漠,在沙漠与山区交界地带的河流两岸,适宜于农业生产。而在其它山区、荒漠戈壁地带,由于气候、地形、地表肥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只适宜于游牧业的发展,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游牧文化。

3.2 人文地理环境

3.2.1 区位条件

新疆草原文化区周围所相邻的地区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和地区,西部的哈萨克大草原、东部的蒙古草原、北部的西伯利亚,都是适宜于游牧的国家和地区,其所在区的民族也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

3.2.2 交通条件 新疆草原文化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草原丝绸之路拓展了新疆草原文化区与外界的联系,也是各种游牧文化进出新疆草原文化区的重要通道。为新疆草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草原丝绸之路指天山北道与阿尔泰山南道两条道路,前者自长安向北经漠北草原西进,经科布多盆地至阿尔泰山南麓,顺额尔齐斯河至斋桑泊,西入钦察草原,进入欧洲[10]。后者起敦煌,沿天山北道经伊犁,入中亚一带。

3.2.3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草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为因素往往通过战争直接作用于草原文化,一场战争,即一个新的游牧民族的侵入,直接促使在新疆草原文化区域内,一种游牧文化的衰落或消失,另一种游牧文化的兴起。战争是新旧游牧文化更替的催化剂,特别是新疆历史上的伊斯兰化运动,对游牧民族原信仰的各种宗教文化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导致了操突厥语系民族的全面伊斯兰化。

3.2.4 牧民定居工程 游牧于山区与戈壁地带的游牧民族, 由于世代以游牧为主,人们在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形成了根源蒂固的游牧思想,以致于在子女教育上,彻底贯穿游牧思想。从而导致在抗击自然灾害面前软弱无力,有时一场大的自然灾害,可使大多数牧民趋于贫穷。现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推广的“2817工程”旨在使牧民放弃游牧生活,过上定居的农牧生活。这项工程在布尔里、富蕴等许多县市已得到实施,部分牧民已过上定居生活。另外,北疆其他地区,如哈密、塔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也纷纷筹集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实行牧民定居工程。为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创造一种新型的农牧草原文化奠定基础。

4 结语

新疆草原文化系统是在新疆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一带形成的一种游牧民族文化系统。在形成和发展中不断吸收别的游牧民族文化,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草原民族文化。它具有民族大融合性、居住的不稳定性,文化遗存的多样性和游牧民族本身顽强的自立性等特点,并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时至今日,仍然对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稿日期:98-07-15;收到修改稿日期:98-11-10

标签:;  ;  ;  ;  ;  ;  ;  

新疆草原文化区域体系研究_游牧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