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EPC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论文_厉宗明1,孙朝阳2

建筑工程中EPC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论文_厉宗明1,孙朝阳2

厉宗明1 孙朝阳2

1.山东恒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 日照 276800;2.山东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工程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EPC总承包模式逐步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它集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于一体,是一种面向全过程的管理模式,一些国内企业也不断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逐渐实践,因此文章就建筑工程EPC承包模式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EPC承包模式;分析;研究

1 前言

建筑业经过三十年的粗放型高增长,建筑业增长形式口渐趋缓,其新签合同累计一同比与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滑,特别是2015年建筑业上半年全国总产值7237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3%,24年来最低值。这预示着能力竞争力时代逐步到来,建筑业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形成更高层次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如何提高这种能力,使企业在建筑市场争得一席之地,是每个管理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2 EPC模式的发展现状

EPC起源于美国工程界的固定词语,它是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以及施工(Construction)三个词的英文缩写。20 世纪 80 年代产生了将设计和施工相结合的单方负责方式(Single Resource esponsibility Systems),其中包括设计——建造(Design-Build)总承包模式、 EPC 模式等。在一系列的单方负责承包模式中,EPC 模式是承包商所承揽的工作内容最广、责任最大的一种。在国外,ABB、Bechtel、Fluor和Halliburton为世界著名EPC公司,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化工、石化行业开始与国际接轨,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使得许多项目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工期。近几年来,工程总承包在化工、冶金、电力、铁道、市政、建筑等行业开始推广如中建和上海建工组成的联合体总承包的“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主体工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EPC 总承包的神华煤制油项目,都开始实践EPC。

3 EPC模式的定义及特点

EPC是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整体构思,将前后各阶段有效衔接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总承包商可以在工程开工前要求业主提供担保,以确保工程结束后能够按时得到工程款。总承包商一般设有自己的专属设计部,不用与设计公司特意沟通协调,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就能充分考虑到采购、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从而降低设计成本,因此,这种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建筑业市场的要求,近年来被广泛采用。其特点如下:

3.1 EPC模式的合同关系比较简单

总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对业主负全责,总承包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与分包商签订合同,将材料采购、工程施工等分包给下面的分包商。这样大大减少了协调工作,减少了索赔与纠纷,降低了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3.2 EPC模式签订的是总价合同

这对工程款的支付有严格的要求,业主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不允许拖延。且对总承包商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不仅要提前合理的计算出工程总费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在总价范围内。

3.3 总承包商承担最大风险

因为EPC模式下,业主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后只负责前期的初步规划,后期的工作全权交给总承包商,无权过多的干预,虽然较传统管理模式下,总承包商能较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权利变大,其承担的风险也就变大。

3.4 EPC模式的管理难度大

EPC模式下,总承包商需最大限度的协调设计、采购及施工三者的关系,解决各环节相互脱节的现象,对项目工期、成本费用及工程质量都要全局掌握,且后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条件,这对总承包商管理能力的要求就更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 EPC模式在技术标准下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设计的主导作用可以满足“限额设计”的要求,也能减少项目后期的设计变更,保证材料设备的采购质量,减少工程运行成本,使工程项目达到较高性价比。

4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一些国内企业也不断认识到EPC的重要性,并在国内市场中有意识的承揽工程,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然成为工程项目承包的有效模式。

4.1 设计管理

(1)强化注重项目设计科学性、系统综合性。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往往在施工前要开展项目设计,比选出最佳方案。总承包商可以将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应用于设计当中,从而避免设计公司易犯的一些偏差或者遗漏。鉴于此,总承包商应当有效组织对应专家就设计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等方面开展全面详实的论证审核,找出问题并予以处理,为后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提供有利依据。

(2)强化设计、采购、施工相互有效连接。EPC 合同模式在主体设计方案确定以后,承包商就可以根据设计计划分阶段确定施工图,设计方案一旦确定,采购部门就可以先期进入,对采购量大材料设备开始有意识洽商与规划,施工图确定后承包商随即便可以进行相应的材料设备采购工作并开始着施工准备。这样就能大大缩短项目从设计到竣工的周期。同时,项目周期缩短也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和减少投资风险,并较早取得收益。

4.2 采购管理

总承包商要想实现采购管理的有序开展,应当构建健全的采购体系、管理制度,构筑采购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相互科学合理的协作平台,对采购全面环节予以流程完善,建立采购数据库,并积极与供应商构筑可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等。此外,总承包商应当在采购前组建由不同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采購优化小组,既确保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又显现总承包商对采购管理的重视度。

4.3 BIM的推行

BIM技术是一种管理手段或者说是技术体系。它需要采用特定的软件(例如核心建模软件Autodesk Revit 、ArchiCAD等)将所建项目的各种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三维模型;使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参与方(如规划、设计、施工、机电、运维等)在统一的操作平台下,以此三维模型为基础进行预分析、检查和修改,最大限度的实现各专业间的协作和项目信息的互联共享,使建设管理的PDCA循环运转得更加流畅。不言而喻,BIM技术所倡导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与EPC总包工程的特点非常契合,特别是在我国EPC总包工程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广泛应用BIM技术,大大减少了由于错、漏、碰、缺等人为管理引起的失误;同时,由于总包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下协同工作,使沟通更加顺畅,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最终将会为总包工程的建设增值。

4.4 产业链管理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要求总承包商协同业主、主管政府部门、分包商、供应商等经济主体构筑起有序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化整合,促进企业强化自身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总承包商在构筑合作关系期间,应当依据合作伙伴切实特征有针对的、合理的选取关系建立的手段方法,制定合作伙伴关系构筑管理的相关目标,并依据目标积极组织情感交流活动等。

总之,EPC是可以利用总包多年的施工经验达到设计方案合理,采购价格低廉,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质量,工期、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还能够促进招标层次提升,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因此建筑企业应大力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以便于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军宁.EPC模式总承包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2]刘启航.浅谈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

[3]徐建效,劳海祥.基于EPC总承包模式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

论文作者:厉宗明1,孙朝阳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EPC项目管理模式分析与优化论文_厉宗明1,孙朝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