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方位记忆十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位论文,地理论文,记忆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地理方位记忆法,就是借助地理学科中的方向位置,利用形象的图形记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特别在复习课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一”字记忆法。
此种方法多用于行政区划的界线,行军作战的路线以及可以按“线”形记忆的历史知识。如南宋与金签订的“绍兴和议”中规定的金与南宋的界线,太平天国从永安到南京的进军路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中曲《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岩,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瓜公中国的狂潮中强占有“租借地”,中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平津战役的主要作战地点,奥斯曼土耳其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四个主要战役等。下面以《绍兴和议》中规定的金与南宋的界线为例:
大散关 淮水
──────────────
(金与南宋界线)
2、“十”字记忆法。
此法多用于记忆疆城四至和历史知识点能成为四个方位的内容,如中国商朝、秦朝、唐朝、世界古代史中罗马帝国的四至以及沙皇俄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对外扩张情况等。
3、“×”号记忆法。
可以用来记忆疆域范围以及与疆域有关的史实,也可记战役中的作战地点。如清朝初期统治者为巩固辽阔的疆域所进行的斗争和采取的措施就可以用此法记忆。
东南记两件:清军进入台湾、设台湾府。东北记两件: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西北记六件:天山以北三件:平定噶尔丹叛乱、设将军驻乌里雅苏台、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天山以南记三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平定张格尔叛乱。西南记三件:赐于达赖、斑禅封号和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4、“丁”字形记忆法。
如果在三个方位上出现了历史知识,就可以用此法。如中国唐朝的对外关系,“五四”爱国运动各地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世界史中古代拉丁美洲的三个文化中心,非洲的四个经济文化中心,19世纪中期日本著名的“三都”等。以《唐朝的对外关系》为例。
配合浓缩成点法记忆:朝鲜四点(声乐、留学生、工匠、贸易);日本两方面七点:友好往来(遣唐使、阿倍仲麻吕、鉴真),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制度、京都、文字、习俗);大食记四点(使臣、商人、风俗、技术);波斯记两点(定居、足迹);印度记五点(使节、贸易、技术、文化、玄奘)。
5、“人”字形记忆法。
凡是能够出现鼎足三点或近似情况的适用此法,如中国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及四段名称,隋末农民起义中三个强大集团的位置,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主要作战地点,世界史上俄国普加乔夫起义的主要作战地点等。
6、“大”字记忆法。
能在五个方位上出现历史知识点的采用此法为宜。如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北方的主要抗日根据地、西周的主要诸候国等。
(抗日战争时期北方的主要抗日根据地)
7、“米”字形记忆法。
凡是可以出现五、六个或六个以上方位的历史知识用此法记忆为合适。如中国清朝初期的疆域,19世纪后半期边疆地区的新危机等。
8、“口”字形记忆法。
主要记忆历史地图内能略成四边形的各个地点及与其有关的历史知识。如中国唐朝安西都护府下辖的安西四镇,世界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的地点,19世纪中期日本西南部的四强藩等:以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的地点为例。
图形再加上谐音记忆法,四个地点很快就会记住,按顺时针方向,“热的米,喂给佛”,即热那亚、米兰、威尼斯和佛罗伦萨。
9、“品”字形记忆法。
多用于鼎足而立的国家、政权、地区。可为正“品”字,也可为倒“品”字,还可能是倒“品”字。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的位置,辽宋夏金元时期辽、宋、西夏的并立,宋、金、西夏的并立,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反攻三路大军越过黄河、挺进中原后建立或发展的根据地等。
10、“丰”字形记忆法。
如“战国七雄”的位置等。
看完图形后,再配上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三中间,中间围着赵、魏、韩,自赵至韩北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