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后勤保障单位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论文_赵玉婷

浅析铁路后勤保障单位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论文_赵玉婷

国家能源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综合段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719316

摘要:铁路运输系统是我国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铁路运输系统持续的发挥作用,加强铁路后勤保障的工作非常重要。铁路后勤保障单位服务于铁路的后勤,其目的就是对铁路的后勤事项进行安全管理,使得铁路的各项作用能够顺利实施。本文就针对铁路后勤保障单位如何建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为铁路后勤保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铁路后勤保障;安全风险预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引言

铁路后勤保障单位服务于铁路运输,其目的是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对铁路运营提供供暖、给排水、房建维修维护以及一些其他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铁路后勤保障单位的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铁路的正常运行,而铁路后勤保障单位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则关系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在新时代的要求下,铁路后勤保障单位的的安全管理必须具备适应新时代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铁路运输服务,才能真正建成更为高效的铁路后勤保障安全管理体系。

一、本质安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本质安全的概念

本质安全的概念,是从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解释演绎扩展而来。本质安全并不是绝对的安全,而是指当操作失误时,设备、系统能够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排除故障影响或安全地停止运转;采取双重或多重安全措施.确保人身、设备和系统安全。为使设备、系统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研究、设计和改造称为本质安全。

(二)本质安全的基本特征

(1)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2)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3)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4)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

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以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为基础,以PDCA管理为运行模式,体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生产无事故,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和管理的风险预控。

铁路后勤保障单位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不单纯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生产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使事故发生率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生产过程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形成无事故发生的生产格局。

三、如何建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为确保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得到全面落实,成立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分层管理、落实责任,按照各个单位的职能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分解到各个单位和部门,采用PDCA管理模式落实各项任务,明确每个要素的工作由哪个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哪个部门配合完成,保障要素的运行职责和部门的职能相对应。同时领导小组也要积极开展体系建设会议,确定阶段目标,按照各阶段的相关要求做好工作分工,对各个单位和部门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部署,不断完善,扎实有序推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落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编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

体系覆盖范围、过程及其准则、职责以及事项管理标准和制度等,需要以文件的形式表述和规定,文件能够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过程中,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体系文件由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编制,各个单位和部门要结合实际收集生产过程中所涉及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编制程序文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牵头部门对体系文件进行汇总,并由领导小组进行审定,在审定之后就要将体系文件发布,并认真贯彻实施,以此促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风险预控管理

1.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危险源辨识工作是风险预控管理的核心,通过危险源辨识能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为后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利依据。首先,应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合理分工,规范危险源辨识表格,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分别考虑,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组织员工对工作活动、区域、设备设施及环境等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对供暖、给排水、房建维修等工作任务和具体工序进行规范和明确,并根据相关标准、条例和规程,结合工作经验对各个工序中危险源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以此为危险源辨识工作提供有利依据。其次,为保证危险源辨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结合环境变化、设备更新和作业方式的改变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对消除的危险源和新增的危险源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使危险源辨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风险评估,制定管控标准及措施

风险评估是确保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按照行业规程、单位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管控标准和措施,同时,风险管理小组也要对各个单位的风险评估成果进行汇总,以此形成风险概述,其主要内容包括有重点消防部位登记表、高风险场所登记表、高危作业项目登记表、重大危险源登记表以及危险源管控的优化建议等等,从而对高危项目、高危场所、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管控。

3.加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成果应用

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文件传递给各个基层单位,将风险应对措施转化安全工作任务:管理层级考虑修订完善岗位标准及作业流程、开展专题培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等;基层单位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会加强危险源辨识学习,使各个基层员工能够准确掌握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及管控措施,真正把风险预控落实到每个生产过程、每个作业环节、每个工作岗位。同时对重点关注的危险源实施定期和动态监管;建立风险预警和监督检查机制并实施;从事中排查隐患和事后吸取事故经验教训转移到事先控制危险源风险,做到风险的预控和在控,以此提高风险预控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推动体系持续改进

通过开展体系审核与评价,确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实现持续改进。体系审核工作需要成立审核组,确定审核的范围,编制审核方案(包括审核分工和日程安排等),审核人员对照体系标准、体系文件及适用于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系统的审核、分析、评价,得出最终的结论,审核结果要形成书面报告经领导审核下发,受审方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以此推动体系持续改进。

四、结束语

在保障铁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着手打造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铁路运行的效率,使得铁路运输能够更好的为国家的经济和人民出行服务,这是铁路后勤保障单位的最终目标,也是其努力发展的方向。所以,后勤保障单位要坚定不移的打造专业化人员队伍,通过提高系统安全和完善制度建设来促进自身发展,也促进后勤保障体系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睢玉凤.铁路后勤保障单位如何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11.

[2]方成.浅谈高速铁路建设物资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7(8):42-42.

[3]刘彦君.铁路后勤服务工作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7(28):106 -108.

论文作者:赵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浅析铁路后勤保障单位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论文_赵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