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也使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需要运用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来引导水流及起到挡水的作用,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导流技术;围堰技术;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的安全稳定性与水利水电工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程质量与效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要利用先进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采取相应有效的施工措施,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水电工程能够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施工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优质的施工导流方案能缩短工程进度,并能促进水利工程稳定性的提高,而围堰技术则能有效解决和预防施工导流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因此,探讨和研究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具有实际重要意义。
一、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一)施工导流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比较复杂的地势和环境,为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采取引流措施,将复杂的河道环境加以改变,引导活水使其绕过施工现场。由此就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按照施工计划顺利进行,所以,施工导流在修筑大坝等水利工程项目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应用施工导流技术时,首先,技术人员要勘察现场,了解基坑内部工程量,然后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施工导流方案,使引流量达到实际施工要求。如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为坝体结构,要在河道枯水期时采取截流措施,修筑主体建筑物,使其达到拦洪高度。如没有达到拦洪高度,就必须避免其溢流,要将这一时段的施工导流,作为一年之中施工导流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施工导流的程序分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施工前,先确定挡水量和围堰水平,在河床截流期,要保证水坝高度起到拦洪作用。施工中,要将坝体高度和汛期河流深度作为库存注水量的标准,增加抗洪能力。施工后期,要应用导流技术,重新把活水重注入到大坝内,并与大坝设计高度相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很复杂,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整合,施工数据信息极其繁琐,技术人员要合理处理,这将影响到整个施工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因此,要采取合理的导流方案和先进的技术,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
(二)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在进行施工导流时,要以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水文情况等对施工导流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在设计与选择导流方案时,要考虑到施工总成本、施工难度、技术难度等。施工导流前,技术人员要运用先进的工具对河流流速、水力大小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便使导流方案更加符合实际施工现场条件。此外,还要将大坝的水压水位和蓄水能力进行详细分析。通常情况,施工导流有两种方案:①分段围堰法。此方法是分段、分期进行导流施工,即把河床水利建筑物进行分段,然后再对每一段分期进行导流施工。其方式可从左、右任意一岸进行围修,形成狭小的河床,让河流从此处流出,然后进行截流。②全段围堰法。此方法是一次性地进行拦截,直至干河道。当河流的流量比较大,且河槽很深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拦截,拦截前,要考察河槽两侧台地的大小情况,以此为依据,采取一次性的拦截方法,明渠导流。
二、水利水电施工的围堰技术应用
(一)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当需要进行临时地面挡水时,则采取围堰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围堰技术是在进行施工导流时才会用到的,应用围堰技术是为了保护基坑,使施工现场保持干燥,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但采用围堰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围堰的稳定性,避免水流直接冲击而导致围堰失去稳定性。因为围堰会占据河床的一部分面积,阻拦河流,使其不能正常的流通。故此,围堰的存在,就会造成河道水流加速流动,这就会使河流的流量增加,从而加大了河流直接冲击围堰的流水量,因而在应用围堰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其稳定性。
(二)围堰技术方案的选择
应用围堰技术时,要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依据调查的结果,对围堰的面积进行合理的布局。导流通道与大坝枢纽,会对围堰横断面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依据施工标准规定的要求,使施工更加安全可靠。通常所用的围堰技术有:①过水土石围堰。此方案在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这种围堰技术,通常采取铺设钢筋网络法,将其钢筋网布设在围堰的下游大坝坡面,由此可防止围堰上游坡面的石块被水流冲走,同时将主锚筋埋在下游堰体中,这样当水流冲击时,堰顶与下游坡面就不至于同时出现滑动的现象。由于水土石围堰在其结构上和土石大坝相似的程度很大,因此在进行围堰施工时,通常都会就地取材,将周围的土方石料作为围堰的材料。这种施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围堰工程的成本,而且进行围堰拆除时也会很方面,所以,这种围堰技术施工的方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这种围堰方法的工程量非常大,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很长时间,而且沉陷量非常大,尤其在汛期。因此需要进行实时维护,以免被水流冲垮,失去作用。②混凝土围堰。这种围堰有很多优势,首先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防渗能力与抗冲击能力都很强;其次,施工的工作量相对较小;其三,挡水水头较高,方便混凝土建筑进行连接。居于以上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为了工程的安全稳定更强,通常会选择采取混凝土围堰方案进行施工。
三、围堰的平面布置与堰体砌筑
(一)围堰的平面布置
围堰平面布置要做到合理,一旦围护基坑面积过大或是过小都会对主体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布置时,基坑横向坡趾与主体建筑物轮廓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20~30m以上,基坑纵向坡趾离主体工程轮廓的距离在保持在2m以内。在具体布置时,需要充分的结合主体工程的轮廓、导流方管和围堰类型等。针对于主体工程轮廓来布置上下游横向围堰。
(二)围堰的砌筑
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明确堰体的轴线,并且划分相应的施工范围。测量堰体的断面尺寸以及整体砌筑高度,设置护坡木桩,在砌筑粘土时,编织袋整齐摆放。在结束堰体砌筑之后,需要敷设相应的彩条布起到防水的作用。支护时要从堰体的内侧打桩,在堰体和钢板之间填充土袋,清除相应的淤泥,在结束围堰工作之后,需要通过人工排水进行深度检查。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作为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统筹进行规划和布局,选择合理的导流方案,合理进行围堰布置,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更好的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庞大复杂,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导流与围堰技术可谓相形得益。技术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制定与实际工程相符的方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工程效益,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然.浅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J].江西建材,2016(01).
[2]李兆海.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07).
[3]殷祥杰.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2):145-146+208.
论文作者:冀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围堰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方案论文; 大坝论文; 工程论文; 基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