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跳槽时的内心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害怕无聊、喜欢挑战、频繁跳槽”已经成为90后求职者越来越明显的标签。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中智(CIIC)的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的一年内离职率在快速攀升,2011年还只有17%的应届生在一年内换了工作,到2014年这一比例已经涨到24%——每4位职场新人中就有1位工作不满一年就要跳槽。 客观上看,90后所处的时代,正好是行业发生大变革的时代。另一方面,90后新生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且成长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年代,在物质条件更容易被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看得很重。在中智的报告中,90后由于薪酬原因选择跳槽的比例在降低,只有33%的人因为薪水不高而离职,有65%的人离职是因为缺少对目前工作的兴趣——比起钱,他们大多数人更抗拒“无聊”。 90后也同样在意晋升空间、公司的发展前景,甚至于上司的个性,他们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智联招聘的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这样概括。 跳槽可能是他们不断试错的过程。这些新生代在毕业时对职业的认定不够清晰,对工作没有充足的准备,却又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对公司和团队存在的问题、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没有太多耐心。他们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乐观,把不同的尝试当做体验,毕竟年轻是资本。 我们以五种90后跳槽时最常见的内心潜台词为线索,和一群90后聊聊职场价值观。 到底什么是“无聊”的工作? 夏弥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做金融分析师,以分析股票为主,三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股票分析的那套方法,“一年后就感到有点无聊了。” 她试着在第二份工作中找到些变化,尽管还是做金融分析师,但这次她分析的对象是“人”。在她看来,金融行业相对细分,到不同领域看一看,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视角。不过这次的跳槽并没有解决她离开第一份工作时的问题,“很快就无聊了。”夏弥多说。 “工作无聊”似乎经常被90后挂在嘴边,也成为很多人跳槽的原因之一。夏弥多对此的解释是:“一旦一份工作不能挑战自己,无法让我有成就感,我就很容易觉得无聊,并且想要离开。” 刘琦的几次跳槽也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她目前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结算专员,大学刚毕业时,她接受父母的安排进入了一家国企,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培训都是走流程,很形式化。”这让刘琦感到焦虑,三个月后,她离开了公司。 在谈到如何理解“无聊”时,接受采访的几位90后给出了一些关键词:重复、不具挑战性、成长空间小、没有成就感。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接受忙碌、有难度的工作,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中智的报告中,90后员工在选择职业时,将“个人成长”放在第一位。 “三个月你确实可以把该做的事基本学会,这一点我很认同,90后都很聪明,尤其在大公司,很多专业化、细分的工作,三个月后可能会感受到工作的重复性。”在王文佶看来,对于一些能力很强的年轻人来说,三个月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份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工作并不只是技能,还有很多沟通、协调等软性技能的提升,“三个月后做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人时,如何协同他人一起把一件事情做好,如何跨部门合作,怎么在职场中与人打交道,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掌握的。” 而对于那一部分特别聪明且能力出众的年轻人来说,王文佶建议他们冒一些风险,选择更灵活的中小型创业公司,“很多大公司的组织架构严谨且流程化,年轻人未必能在其中获得很多展现的机会,在轻量的创业型公司,他们的能力更容易得到体现。” 都在鼓励不断试错,那不断试错的界限在哪里? 在公关公司工作的韩杰换了三份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最喜欢创意性的工作。 在美国读完大学后,他先后去过外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前者待了三个月,后者也只有三个月。这两份工作对于他来说太枯燥,直到进入公关行业,他觉得找到了方向,“很多东西都是在不断摸索和试错中找到的。” 试错没什么问题,但是90后似乎愿意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找到他们认为最适合自己、能发挥所长的工作。“其实刚毕业时大部分年轻人对未来的职业认定都是不清晰的,但相对来说,70后、80后并不会对一份工作有太高的情感诉求,而是会去适应公司和工作,90后则相反,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智人力资本调研中心副总经理庞丽敏说。 “最大的风险恐怕就是一次又一次跳槽之后仍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王文佶说。他也同意,有进取心的人,可以不断试错,但要学会从每段经验中有所收获。需要想明白的问题是:每段经历中你本来想获得什么?为什么后来没坚持下去?下一份工作能不能满足你?在HR看来,对于任何一份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专注度和持久,很难说是这件事本身不对,更多的疑问在于“你有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去把它做成?” “所以大学里多花一些时间去做社会实践,找到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的契合点,尽可能多地实习,接触不同行业的人。”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建议。 这个世界上有令人满意的上司吗?对上司不满意就要跳槽? “找工作跟谈恋爱一样,不合适就分开,为什么要勉强自己?”王青在一家招聘网站担任项目主任半年后悟出了这个道理,后来她辞职了。“之前的老板不懂,也不看重我做的事情。”有一次她费了很多力气找到一家国外的合作伙伴,电话会议时她基于之前的了解,向老板提议希望能多讨论一些战略层面的东西,但老板坚持要聊细节,最后合作失败了——王青不认同老板的做事思路和方式,也没法给自己争取到更多实践和证明的机会。 “如果碰到非常不合适的老板,或者跟对方在根本的价值观、做事的方法上有冲突,该走还是走。”王文佶认为有些情况也没必要忍耐。 不过他也提醒90后,在考虑是否还要继续一份工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份工作中尽快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前提下,如果遇到了一个赏识你的老板,那自然很好,你可能会获得很多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反之,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坚韧,而不是一旦没有被重视就想要换一份工作。“如果一个人把离职的原因归咎于老板,我会更想要知道他自己内心的反省和收获。”在王文佶看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职业生涯遇到跟自己不配的老板,但“这正是你提升自己的机会,因为越往上你就会碰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要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甚至影响别人,这种能力在我看来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 没有上升空间,问题出在哪? 在中智关于90后的报告中,26%的人因为“发展空间受阻,晋升困难”而选择离开。“国企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人不走,后面人就没法跟上。”这让刘琦觉得自己的努力和能力都没有被认可。 不过刘琦遇到的这类国企的职场环境如今已经减少,在大部分的外企和民企中,按部就班的晋升已经不多见了,更多的还是看能力。但这里面有一个经常被90后忽视的问题:当公司考察你的时候,个人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不管你有多优秀,这个世界是靠团队才能成功的,个人英雄主义也许能在你刚参加工作时把你凸显出来,但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团队一起完成。”王文佶说。因此当公司在考虑是否要让你的层级升一个level的时候,除了看你为公司做了多少事,也要看你能否与团队一起有更好的发展。“当你想要让周围的人都无条件支持你时,你也要想想你能为周围的人带来什么,这样才能取得平衡。” 频繁跨行业到底在追求什么? 吴妮娜先后在网络公司和化工企业工作过,如今她在一家医疗企业做市场营销经理。这可能是另一种90后频繁跳槽的趋势,和我们之前提到的不断试错不同,这类90后的想法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人生经历,去不同行业体验一下,再决定要做什么,并且他们相信自己有足够的适应力。韩杰就觉得适应的过程很有乐趣,“越换越适应,越换越开心。” 这当中有客观的原因,90后新生代处于经济状况较好的时代,有更多的资本和空间去探索,只不过“适应力能让你快速地了解一份工作,但不能让你的能力上一个台阶,适应归适应,能力归能力。”王一新说。 王文佶也见过一些特例,“真正聪明的人,通过跨行业的体验,反而产生了好的创新力,这叫跨界产生势能。”当在各行业的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个人有足够好的创新力和联想力,就会形成跨界爆发。90年代后当他们换工作时的内心游戏_90后论文
90年代后当他们换工作时的内心游戏_90后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