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优化策略论文_周峰

浅析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优化策略论文_周峰

(江苏泓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东台,224200)

【摘 要】技术进步可以体现出经济的发展。在项目工程土建施工中,技术是工程质量、安全、节能与工期的先决条件。怎样做好项目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是我们一线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得不仔细研讨的一个课题。本文就多年来施工技术管理实践所得,探讨土建工程技术管理优化的概念、技术管理实施的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房屋建筑土建工程发展速度很快。其中,所包含的施工技术也在持续不断地更新。新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技术的作用极为重要,但管理的作用也不能轻视。可以说,技术与管理是土建施工中的两个支撑,相辅相成。本人就近年来负责承建的项目工程分别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对现场土建施工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技术管理优化简析

1.技术管理所包括的内容技术管理中包括人的管理,根据每名员工的职业素质与技术水平,合理地安排工 作,力争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样才能把团体的最大力量发挥出来;设施的管理,即让先进的设施管理方法帮助企业节约隐性成本,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制度的管理,所谓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良好的制度管理可以让技术管理实现最优化的发展。

2.如何实施有效技术管理

土建工程技术管理在工程施工的不同时期都有所涉及。在不同时期,都要尽力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保证整体上的宏观控制。在准备施工时期,首先应当弄清工程的大致情况。根据工程情况设置管理机构,图纸评审要耐心细致;在施工中期,需要同时全力确保人员安全及工程质量;工程结束之后,要仔细应对工程鉴定工作,做好竣工总结。

二、土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1.钢筋施工

地板位置和钢筋侧面位置含有面积和直径较大的网片,可以在基础旁边绑扎大块骨架。绑扎加固以后,完整吊进基坑里实施安装,或者在现场实地绑扎。在固定平行钢筋网片时,可以采取模板支架法,用固定螺栓进行支撑。在无法设置模板支架的位置,可以安排钢筋马凳。安装钢筋时,要遵循先地板、次立壁、再架空的顺序,最后再安装上部的钢筋网片。

2.设施基础

基础设施的施工顺序是:位置确定→放线→挖基槽→做垫层→绑扎钢筋→架设模板→定位地脚螺栓→浇筑与养护→土方回填。在开挖基槽时要注意,应当遵守分层开挖的原则,先撑再挖,禁止超挖。在基槽位置,需预留0.2m的厚土层。当地基钎探完成后,再以人工方式平整槽底,清理不必要的障碍。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及当地土质情况,实施放坡。所挖出来的余土需运输至特定的存土位置,然后同相关单位做好基槽验收记录。在混凝土施工中,整体性最为关键。在设计施工时,需要保证一气呵成。采取科学工艺,以设计标准进行水灰比配料浇筑时分层进行,密实振捣。去掉表面不必要的泌水及浮浆,确保混凝土密实混合并使其强度保持均匀。

3.钢结构

(1)钢结构在施工时的顺序:准备施工→初步验收→制作钢构→安装→完工验收。在准备施工阶段,装置位置附近要预留出预制场地。钢构原料应符合质量要求,并且要开具合格证明。材料需按照要求存放,依材料性质与产品规格整齐码放。在将钢构原材料应用于施工之前,要检验基础平面及标高位置是否存在偏差。检验工作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批次进行,随检验、随应用。在验收时,中心线及标高应当有明显标记,土建单位需要向验收方提供出相关的技术性文件。

(2)钢结构施工具体方案:下料前,需要对几何尺寸要求不相符合的材质实施矫正。矫正可以采用机械法或者是局部火焰加热法,合格标准需要保持在偏差lm的允许值内,在矫正以后,做好除锈与防腐处理。钢结构在安装之前,其柱脚板中心位置需要做好标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柱中心部位同时加标,就位后标记应当吻合。以经纬仪校准,再实施连接梁安装。在安装钢结构上面的附件时,首先要让支座稳固。为使支座的水平度得到保障,可以采取水准仪实施测准。

4.边坡防护

若地质条件优越,地下水位较基槽为低时,挖方的边坡则可以做成不加支撑式的直立壁,但是深度应该符合下边所列的规定。

(1)极密、中密的碎石土及砂土不超过1m。

(2)硬塑、基本硬塑的粉粘土、粉土不超过1.3m。

(3)硬塑、基本硬塑的碎石土、粘土不超过1.5m。

(4)性质坚硬的粘土不过超过2m。

如果所开挖的土深超过以上规定的深度时,可以考虑把直立壁与放坡加设支撑。在基槽挖好之后,需要立即进行基础施工与地下工程结构施工。施工期间,需要随时检查坑壁稳定状况。如果有地基坑深度超限或者晾槽过度的问题,要依照实际施工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比较常用的护坡法有坡面挂网法、坡面拉网法、帆布覆盖法、塑料膜覆盖法等。

三、土建施工中的管理注意事项

1.构建科学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

科学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可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使工程质量切实达到规范要求,因此,应当坚决避免施工过程中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等相背离的现象出现。对于同相关规定有较大出入的细节,管理部门与责任人要给予严厉处罚。

2.理清技术管理支持工作思路

必须要做的一项内容是确立技术性标准。技术性标准明确,才能让施工更有序更稳定地进行下去。企业制定的自身技术标准,不能比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更低。高标准的企业,竞争才更有优势。另外,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体系,关于设备、材料、使用物品、质检、测定、试验等项数据应做好记录与档案管理。这些档案是后续维护所要用到的必备材料,更是发生事故后的索赔材料。因此,必须把有价值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保存。当然,还要注意信息的及时更新。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更新极快。科技发展的动态理应受到关注,以保证企业在技术上的先进性。

3.做好图纸会审,保证图纸准确

在工程项目中标以后、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之时,便应组织人员进行图纸的翔实审查。审查图纸应当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在审查时,要看图纸有无弊端及漏洞出现、有无违法国家与行业规定的情况出现。针对存在的问题,朝符合合同要求的方向改进。合同审查完成以后,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再度熟悉图纸,了解修改思路。

4.让施工责任落实到人

一般的土建工程施工项目都非常庞大且复杂,因此需要设立各个细化部分的负责人,每一部分由单独的负责人实施管理。分部负责人要具有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特点,每一个工程环节都要亲身参与到监督中去。当发生技术性问题时,尽量在第一时间采取适当手段冷静处理。避免因为施工错误而导致技术性问题,让工程整体进度受到影响。

5.施工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在一般的土建施工中,较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包括工地防火问题、工人人身安全防护措施使用状况、临时用电安全、机械伤害、高空坠落、临边防护等。针对种种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施工企业应当组建专门的安全责任监督小组,以长期性的教育培训、每天的检查监督、相关安全事故责任制度的落实等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并整改到位。

6.竣工时期,技术管理不容轻视

用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对竣工时期工程质量进行测定。当测定完成以后,把所测结果与先规定好的质量目标效果实施比对。如果比对结果相同,则表示工程产品合格;反之,则说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进行优化,以促进企业技术管理的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在工程施工初期,需要集中人员进行基础性施工,给设备、装饰工程留出足够的时间;中期结构安装占据主导位置;后期主要是道路施工与收尾性施工。而不管在哪个时期,土建施工的技术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要在细节上着眼,做到面面俱到,争取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更好、效率更高、过程更安全。

论文作者:周峰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0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浅析土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优化策略论文_周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