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中奖问题”的概率探析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概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起因
概率,是学生喜爱的数学内容之一。学生学习概率时的问或答,往往都有文章可做。教学浙教版九(下)的《概率的简单应用》时,教师改编了例1,内容如下: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每张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以每10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89个。问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整节课很顺利,直到小结时,平时数学成绩不佳的同学A提了一个问题:
A:老师,如果例1中有4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同学1∶0.04,是1张奖券中奖概率的4倍哇。
A:老师,我演算过了,不对。
同学2:不可能。
A:如果4张奖券的中奖概率是1张奖券中奖概率的4倍,照此下去,有100张奖券中奖的概率就是1张的100倍,这时中奖的概率等于100乘以,积等于1。这变成了一个必然事件,也就是说,有100张奖券必然能中奖,这与实际矛盾。
同学们:……
A的这番话显然震惊了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也突然明白了这个事件的概率并不会等于1张奖券中奖概率的简单的4倍。而老师只是平静地告诉同学们“下节课大家一起探讨这个事件的概率”。
二、探析过程简述
第二节课,老师开门见山地告诉同学们:这节课大家一起讨论4张奖券中奖的概率到底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前,大家先看问题一:现有5张奖券,其中2张有奖,随机抽取1张,中奖的概率是多大?画树状图分析。
同学3:用T代表中奖奖券,F代表不中奖奖券,如右树状图。
紧接着,老师给出了问题二:现有5张奖券,其中2张有奖,随机抽取2张,中奖的概率是多大?请画树状图分析。
同学4:用T代表中奖奖券,F代表不中奖奖券,树状图如下:
老师追问:随机抽取2张中奖的概率会是1张的2倍吗?
同学4:因为随机抽取2张中奖的概率是0.7,小于随机抽取1张中奖的概率0.4的2倍。
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小于2倍呢?
教室里一片寂静,后来才有低低地讨论声,直到A举手:
A:第一次抽去的奖券可能是有奖奖券,这样第二次抽奖时,剩下的只有1张有奖奖券,3张不中奖的奖券,中奖的可能性减少了。
同学5:如果第一次抽去的是不中奖奖券,中奖的可能性不是增大了。
A:不会的。如果第一次抽去的是1张有奖奖券,那么剩下的是1张有奖奖券,3张不中奖奖券;如果第一次抽去的是1张不中奖奖券,那么剩下的是2张有奖奖券,2张不中奖奖券。用树状图可表示为:
同学们信服了,老师也表扬了上述方案,并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强调这样的事件的概率不成倍数关系,同时要求:把上述树状图简化,并说明自己简化后的树状图的最大特点。
同学6:我把同学3的树状图简化为:
5张奖券,只有中奖与不中奖两种可能,因此,树状图可只分这两种情况,并在后面标出可能数,一眼就能发现。
老师用赞扬的口气评价了同学6精简的树状图,同学7马上提出了如下成熟的简化策略:
同学7:如果第一次抽取的是有奖奖券,那么第二次抽取的要么是另一张有奖奖券,要么是另3张不中奖奖券,共有2×1+2×3=8种可能;如果第一次抽去的是不中奖奖券,那么第二次抽取的可能是2张有奖奖券中的1张,或另2张不中奖奖券,共有3×2+3×2=12种可能。这样总可能数n=8+12=20,中奖的可能数包括有1张奖券中奖的,也包括有2张奖券中奖的,有8+6=14,所以。
A: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2张奖券,要么中奖,要么不中奖,所以它们的概率相加等于1。从树状图看,有了的就是中奖,没了的就是不中奖,不中奖的可能数有3×2种,总可能数有5×4种,因此,2张奖。
老师表扬了同学7和A,并板书了2张奖券中奖的概率的计算公式:。而这个分析与同学4的结果完全吻合,同学们被折服的同时,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老师再给出问题: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每张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以每10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89个。问2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多少?A马上举手要求解答,但老师示意同学们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以和已能解答的同学先交流,并把树状图和解答过程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
同学们画得的树状图如下:
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有(老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结果为3个有效数字):
老师根据教学需要,比较了上述求概率的过程。见下面对话:
师:1张奖券中奖的概率与1张奖券不中奖的概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学8:和为1。
师:为什么呢?
同学9:因为整个事件只有两种可能:中奖或不中奖。
师:2张奖券能中奖的概率与2张奖券不会中奖的概率的和也是1吗?
同学10:是的。因为整个事件还是只有两种可能:中奖或不中奖。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问题中,抽取奖券后中奖的概率与不中奖的概率的和等于1。那么计算中奖概率可以先求不中奖的概率。看树状图,计算中奖概率时需要计算所有中奖的可能数,而2张奖券不中奖的可能数是9900×9899,所以P(2张奖券不中奖)。
老师边出示准备好的树状图(如下图),边说“那么3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多少呢?”
师:请用计算器验算这个值与0.04的关系。
同学12:约等于0.03941,小于0.04。
师:写得出100张奖券中奖的概率的式子吗?你认为这个事件会是概率为1的必然事件吗?
A:1减去分子上是9900乘以9899,一直乘到9801,这100个数;分母中是10000乘以9 999,一直乘到9901,这100个数。分子不等于0,减数不等于0,中奖概率就不等于1。
(注:学生这个表达不准确,但大意是正确的!)
学生这样的猜想能力是很棒的!老师也再次赞扬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堂也进行了简单的小结,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疑问。
三、反思
整节课结束了,只解决了一个数学成绩不佳的同学提出的问题。等课后再反思这整个活动的起因,感到有许多话要说。
1.要正视每一个同学的问题
本课的起因是平时“数学成绩不佳”的A同学发现的一个数学事实:4张奖券中奖的概率并不是1张奖券中奖概率的4倍。A提出这个问题,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班级中比他优秀的同学也会简单地认为4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0.04,就是1张奖券中奖概率的4倍。好在老师让A把话说完,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概率探析活动由此就展开了。
从整个探析过程看,“数学成绩不怎样”的A对自己发现的这个课题极为负责。第二节课中,他对简化的树状图的简约地分析,从事物的对立面考虑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对100张奖券中奖概率的算式归纳,体现出他“不平凡”的数学思维的特征。看来,就是数学相对薄弱的同学,只要给他机会,给他信心,他也能把自己闪亮的一面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数学教育追求的另一个学习目标。
2.要善于把学生发现的问题做成研究性学习内容
本次概率探析活动,其实就是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课堂活动看,整个过程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学生体验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解决问题策略,能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想总结“100张奖券的中奖概率”。这样一个学习内容,出自于一位数学薄弱生之口,来自于一次平常的课堂教学实际,针对的是一个大家极易进行知识错误迁移的内容,与教材中预设的课题学习内容相比较,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让课堂少了负担感,多了现实意义;多了被激发的探析热情,少了草草敷衍的不作为;多了同学之间的信任与鼓励,少了对同学的不屑与嘲讽。因此,研究性学习,不必拘泥于课本中的课题学习,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选择来自学生数学学习实际的内容进行研究,会更实在、更有效。
3.关注问题的探析活动才是有效的
整个探析活动,以同学们自己期待解决的“4张奖券的中奖概率”这个问题为主线,以“树状图”直观、易懂的分析功能为抓手,层层推进。同学们在认识了5张奖券中获“2张奖券中奖的概率小于1张奖券中奖概率的2倍”的事实上,继续探析树状图更直观的简化方法,在新的、更能反映数学特征的树状图形成后,通过分析3张奖券的中奖概率问题,提出更优化的概率算法,并把归纳思想融入教学法中,直至发现在“10000张奖券中,若有100张有奖奖券,那么100张奖券中奖的概率不等于1”,与起因相呼应,圆满地解决了这个古典概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