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的理性主义倾向分析_理性主义论文

当代教育的理性主义倾向分析_理性主义论文

当代教育的理性主义倾向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性主义论文,倾向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本来是一个感性、理性及非理性的统一体。人的生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一旦分割了,生命也就完结了。完整的生命需要完整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和完善。但是,现实中的教育却大多是一种片面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性和非理性发展的理性主义教育。这种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校中过的是一种不完全的、有重要缺陷的生活。

一 理性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理性主义教育的重要根源是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什么是理性?理性(reason)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它的内涵现在还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哲学史上对理性的理解主要有两层含义:(注:参阅胡敏中:《理性的彼岸——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51页)一是从认识论意义上说的,理性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如唯理论哲学和康德、黑格尔哲学就是在这种含义上使用理性的。二是从人性论意义上说的,理性是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和合乎逻辑的能力和存在属性。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就是在这种含义上使用理性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对理性的解释是:“理性是逻辑指引下的思考,它可以更广义地定义为问题的解决和批判的思考,但只有在强调了逻辑成分时,它才成其为有价值单独讨论的特定思想方法。无论直觉、想象、试错法(trial and error)这类思想活动有着怎样出色的成果,都是被排除在理性之外的。”(注: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New York,1968,Vol 13~14,P344)尽管人们对理性有不同的认识,但透过这些不同的表述,仍然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共同性。这就是基本上都把理性看成是抽象逻辑思维,它具体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抽象是理性的功能,对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和分类的沉思是人类理性的使命。本文所说的理性主义及理性主义教育中的“理性”就是取这种含义。

从哲学史上看,重视理性可以说具有悠久的传统。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很重视理性。柏拉图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意志和情欲。三者之间具有统属关系,理性最高,意志其次,情欲最下。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人的最好的东西,理性所接触的是人们认识的对象中最好的东西。在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概念中,如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nous)、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logos)、柏拉图的“理念”(idea),都包括了后来哲学发展中“理性”的基本含义。在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家、思想家也高度评价了知识和理性的价值。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把理性推崇为万能,认为用理性为武器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都是理性的崇尚者。康德强调人的理性的存在,在他看来,人之所以高贵、尊严、有价值,就在于人有理性。黑格尔更是把理性的能动作用推向了极端,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全凭思维在起作用。并且指出“理性是世界的主宰……是无限的权力,它自己的无限的素质,做着它所创造的一切自然和精神生活的基础”(注:黑格尔:《历史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47页)。理性主义的基本特点是颂扬人的理性,推崇理性思维,把理性当作人的最高本质,忽视甚至否定非理性的价值。

理性主义教育,也叫唯理智教育,或唯理性教育,正是在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二 理性主义教育的关注点

在理性主义教育观看来,教育的任务只有一项,这就是促进人的理性发展。因此,理性主义教育是指以传授理性知识、发展理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关注点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重认知轻情感

理性主义教育只重视个体的认知发展。教育的主要时间及其他物质条件等都集中在认知发展这个目标上,其他方面的发展要么受到轻视或忽视,要么只是作为认知发展的条件而不承认是同等的教育目标。这种偏向具体表现为,在教育中只重科学技术有关的学科,而冷落人文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科。面对教育中这种过分重视认知而严重忽视情感层面的状况,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早在20世纪上半叶,朱光潜就指出,德育、智育、美育“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的教育中,只有智育被人看重,德育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也还没有人否认,至于美育则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注:《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麦克默林在评述美国教育时指出,美国教育是以认和目标及其职能为核心,目的是要崇尚理论智慧的兴趣,给予普遍化的理论知识以最高的价值地位,给予获取这种知识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推理能力以最高的价值地位。自然科学是成功的技术的必要基础,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但增强了强调认知目标的见解,而且把它同阅读书写技能和属于知识的技术一并确定为学校课程的基础。专注于知识、理智、语言技能和数学技能的结果,造成了非常普遍地忽视教学中非认知目标及其职能的现象。艺术在课程中只起到点缀的作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弊病是不能编制有效的教学大纲,去着意培养情感和意志方面的人格和经验。(注: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97页)1988年暮春,美国艺术资助部门公布了历时两年才完成的艺术教育状况研究结果——《走向文明:艺术教育报告》,该报告对美国轻视艺术教育的倾向提出了批评,认为“今日美国的问题是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注:Toward Civilization:A report on arts education Washington,D.C.: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1998,P13)。美国美学家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也指出:迄今为止,整个西方教育系统仍然建立在对词语和数学的研究上,理性思维能力或逻辑能力的培养,被看作是整个教育的最终目标。除了幼儿园之外,对感知的训练或对艺术的学习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 重知识轻经验

理性主义教育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在于,过分依赖乃至迷信书本知识,而对活动和经验则不予关心。它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及精确性,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它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正如英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所指出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掌握更多、更多的知识,掌握知识体系中分支的分支,直至无穷,这种‘全面狂’是过度强调教育的一种价值——以知识为目的,而忽视其他价值的结果”[1]。

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当然不容怀疑,它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营养。这种知识有其鲜明的优点,它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简化,更有效率。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将它提到独尊的地位,甚至也不一定要让它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我们已经养成用书页封闭我们心灵之窗的恶习,书籍里的词语像膏药一样贴在心理的皮肤上,使我们的心灵不能与真理直接接触。书本真理的整个世界成了外面有墙圈的一个坚固堡垒,我们就栖身于其内……当然,贬低书本的用处是愚蠢的。然而,同时应该承认,书本有它的局限和它的危险”。(注:泰戈尔:《世界名家短论集——人格的世界》,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书本知识确实有它的局限性甚至危险性,尤其当这种知识被强调过头的时候更是如此。

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改革之初,我们关注的主要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后来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再后来人们又提出,除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包括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智力)外,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这种观点对于教育实践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实践基本上还是在走重认知(理性)、轻情意(非理性)的道路。

三 理性主义教育的后果

理性主义教育由于它的片面性而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判。德国文化教育学家威廉·狄尔泰(W.Dilthey)认为传统教育学是“没有人的教育学理论”。他对传统教育目标中以知识作为人才的标准深恶痛绝,认为是“扼杀人的生命的教育”。《学会生存》一书对这种教育也有过深刻的揭示,认为现代教育“过分地依赖理论和记忆。它给予传统的、书面的和复述的表达方式以特殊的地位,损害了口语的表达、自发精神和创造性的研究”(注:《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93~194页)。在该书看来,目前的教育方式会造成人格的分裂。因为在这种教育中,为了训练的目的而将一个人的理智认识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则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注:《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93~194页)在理性主义教育中,由于学生的理性是在损害感性和非理性素质(如想象、灵感、情感、意志等)的情况下得到强化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1 感受力衰退

在理性主义教育模式中,知识被看成是对学生只有益而无害的,所以想方设法往学生的头脑中装知识。实践证明,学生接受过量的知识,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它会阻碍学生感受力的发展。感受力是指属于个人的那种整体性的感悟能力,即人的直觉、想象、感情、理解、态度高度协调后达到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随着理性的发展而自然地得到提高,往往还会出现衰退的情况。赫胥黎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他的认识在形式上日益发展成概念性的,日益变得有系统起来……但是人们原来的那种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的能力却会出现某种退化,人的直觉能力也会变得迟钝起来,甚至会荡然无存。这样一来,他所取得的那些收获就被抵销了。(注:Huxly A.The perennial philosophy,New York:Harper & Row.1944.)”只重理性而忽视感性发展的理性主义教育对人的感受力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在人的生命中,感受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损伤会导致整个生命力的下降。

2 精神生活贫乏

在理性主义教育中,书本知识隔开了他们与周围世界的活的联系,儿童只能囿于非常有限的生活领域,只是与单调的文字符号打交道,学生的精神生活因此变得单调而贫乏。一个原本完整的人只能作为残缺的片段和单维的机能而在生活中发挥作用。这种教育的结果就会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在学习、在掌握知识,然而实质上却没有精神生活。”[2]达尔文的体会说明,一个人只是专注于理性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从而也是不幸福的。他早期爱好诗歌,对绘画和音乐也很感兴趣,但后来却丧失了这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他说:“我的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般规律。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的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注: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页)

3 情感冷漠

理性的过分扩张,会导致情感的冷漠、扭曲甚至出现残暴心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冷漠是一种最可怕的心理状态。”[3]事实的确如此。在现实中,有一些人的学科成绩(即理性方面的发展)很好,但在情感、态度、良心等非理性方面却出现严重的问题。教育哲学家吴俊升曾经指出,现在学校教育仅偏顾理智与意志两端,而情感生活往往不遑顾及,不能满足其需要,使学生生活畸形发展,而流为机械枯寂,索然无味。此种缺陷,影响很大,学生在校活力减少,生趣毫无,这是极残酷之事!他们出校以后,入于社会,也必定是拘执板滞,非但无人生乐趣,社会效率也必因是减少。(注:见俞玉兹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对于完整的生命来说,理性与情感都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理性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理性是有意义的,但感性和非理性并非摆设。理性的价值众所周知,感性和非理性的意义却尚未得到普遍承认。只重理性而忽视感性和非理性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片面的教育当然不可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

标签:;  ;  

当代教育的理性主义倾向分析_理性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