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古日语文字的现状解读--兼论日本字母的语音价值和北方方言中日本母亲的语音变化过程_方言论文

客家话古日母字的今读——兼论切韵日母的音值及北方方言日母的音变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客家话论文,音值论文,音变论文,方言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讨论客家话古日母字的今读,并旁及北方方言日母的演变问题。客家话共采用136个地点方言的语料,其中梅州、五华、大埔、清流嵩口、长汀河田、连城新泉、宁都、安远、于都、上犹社溪10处客家话的语料做重点的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以所有考察的客家话(136个,含10个重点方言)作面上的检验。136个客家话的语料出处见本文附录。

以“耳”、“热”、“人”、“软”、“肉”五字检验136处客家话,只有一种声母表现的客家话有111处:

表三 “耳”、“热”、“人”、“软”、“肉”声母相同的客家话

其余25处属于混合型,即五个字读两个以上的声母,情况如下:

表四 “耳”、“热”、“人”、“软”、“肉”声母不相同的客家话

表五 客家话古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的声化韵读法及其演变

在第一套对应关系里,A1型客家话是主流(A3型客家话实际上多数也可以归入A1型,混合型多数也是以为主),B1型的客家话数量也相当可观,其他各型则没有普遍性。各型客家话的分布如图二所示。

第二套对应关系源自北方方言,其中存在两个时间层次,即零声母和半元音、浊擦音的读法属于早期文读(旧文读),边音的读法属于晚期文读(新文读)。这里牵涉到对汉语史日母字音变的不同看法,需要先加说明。

图二 客家话“耳、热、人、软、肉”的声母读音类型

表八 客家话日母文读层的读音类型

这里主要为了说明浊口音的类型,因此各型的方言点数均可能含混合型在内。从表八可见,方言点数最多的是A型,其次是C型。文读层例字如:

表九 客家话日母文读层举例

现在可以给客家话古日母字的第二套对应关系做一个小结:属第二套对应关系的读法是客家话从权威方言输入的文读形式,即北方方言层次,其中l—属于晚近输入的新文读,而非1—都属于早期输入的旧文读。旧文读的本质是零声母,而半元音和浊擦音的读法则是客家话自身i介音发生擦化的结果。个别方言(金华珊瑚)因处于方言岛的地位还从吴语输入了与一般客家话很不相同的文读形式-。

客家话之所以会有旧文读和新文读,原因在于北方方言的日母字由弱化为零声母后也经历了i介音的擦化,这一音变几乎遍及了整个北方方言地区。图四为“肉”字在93个普通话基础方言中的今读类型(基础方言的次方言划分、布点及语料均照陈章太、李行健1996,常德还参考了杨时逢1974)。

图四 普通话基础方言“肉”字的声母读音类型

“肉”字声母的读音类型分布可以相当好地说明日母字由是一个相当强劲的语言演变波,中原地区除长治、临汾外,都读,而今读零声母的北方方言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东三省的东部地区,以及南部的边缘地带(如柳州、桂林、扬州、南通)(注:这是就图四的布点说的,布点加密后,情形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的例字可以清楚地显示北方方言i介音擦化的演变。

表十 北方方言日母字读音举例

第(1)条虽然是非常原则性的意见,但无疑是拟音中必须考虑的。第(2)条就观点而言并无不妥,不过对高本汉的构拟来说,并非是致命性的问题。第(3)点主要是讨论借音和对音材料中的反映。古音构拟虽然需要参考借音和对音材料,但是不能过于倚重它,因为无论借音、对音,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反映原音,而是要经过本语言音系的改造,且有自身的演变问题,其中的许多细节目前还不一定能说得十分清楚。我们注意到邵荣芬(1982,100-101)在考察梵文字母的对音材料后,就仍然维持日母拟的方案。

高本汉构拟中古音值的最主要依据是汉语方音,而日母所以要构拟为也正是为了解释现代方言鼻音读法和浊口音读法的差异。虽然高本汉所用的方音材料确实有混用文读层字音和白读层字音的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其构拟结果并不产生致命性的影响:

(1)高氏所构拟的是切韵音系,即高氏心目中所有汉语方言(闽语例外)的祖语,而不是具体某个大方言的原始语,因此混用文读层字音和白读层字音虽然不合历史比较的一般原则,但是不会对构拟的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2)即使排除文读层字音,高氏拟日母为的方言基础仍然存在,即许多汉语方言日母字的白读层今读浊口音。

把日母构拟为的真正问题在于构拟步骤的不恰当性,即切韵音系的构拟应当以原始方言为基础,而不是以现代方言的读音直接往上推。即首先需要以大方言为单位,在排除外来层次后再上推其初始面貌。构拟原始方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各种语音现象的时间先后,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更高一级的古音拟测中误用晚期音变的材料。以日母字的构拟来说,的构拟方案正是误用晚期音变材料的结果。现代方言日母浊口音的读法在构拟切韵音系时是无须考虑的成分,从现代汉语方言层层上推,日母最终只能构拟为*,以北方方言、粤语和客家话为例(现代方言的代表及派生的等):(见下页图五)自下而上是层层上推的构拟过程,自上而下是从原始形式到现代方言的演变过程。从原始北方方言到现代北方方言不一定是j三分为的模式,这里只是从简表述。请注意从原始汉语到原始北方方言到长春型北方方言所发生的演变,跟从原始粤语到广府片、原始客家话到永定湖雷所发生的演变,音变的性质相同,都是的弱化,差别只在于原始北方方言弱化后仍维持日、影对立,而广府片粤语和永定湖雷客家话直接混入影母。可以说,今日方言声母的演变情形正是汉语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声母的演变情形。而从原始北方方言j到北京型、成都型z的演变,也同样可以在客家话日母字文读层形式的演变中看到,即半元音j将摩擦作用向右扩展到i介音上产生j-i-归一,然后j再演变为等。

以上的假设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相同性质的音变(日母的弱化、ji的摩擦化),而且跟的构拟一样,试图将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归为同一个源头(即切韵的日母)。但是这一假设是否可以将文献资料解释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图五 汉语日母从中古到现代的演变(以北方方言、粤语和客家话为例)

[本文所用的客家话语料出处]

福建 长汀根据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长汀红山根据Hiromi Oshima 2000;连城文亨岗尾根据秋谷裕幸1992;永定根据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同音字表缺“肉”,承谢育新老师告知);永定下洋根据黄雪贞1983;武平根据武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3;武平武东根据林清书1986;武平岩前、宁化、诏安秀篆根据李如龙、张双庆1992(其中宁化还参考了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1992);清流根据清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明溪根据李如龙2001;长汀大同新峰根据笔者的非现场调查;长汀河田、连城、连城揭乐、连城姑田蒋屋、连城文亨文保、连城莒溪、连城莒溪俞屋、连城莒溪璧洲(林姓音)、连城莒溪璧洲(黄姓音)、连城宣和、连城朋口、连城新泉、连城塘前、连城隔川、永定湖雷石坑、上杭、上杭旧县、武平桃溪湘坑、宁化石壁、清流长校江坊、清流嵩口、明溪盖洋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其中连城文亨文保见项梦冰2002).

广东 梅州市梅江区根据北大中文系1989;兴宁根据饶秉才1994a,1994b;五华根据魏宇文1997;大埔根据何耿镛1993;新丰、新丰马头根据周日健1990;惠阳根据周日健1987;增城永和长岗根据罗兆荣、王李英1998;增城派潭、增城正果根据王李英1998;始兴根据潘小红2002;南雄珠玑巷根据林立芳、庄初升1995;南雄乌迳根据庄初升(未刊);仁化长江根据庄初升、李冬香2000;连山小三江根据陈延河1994;云浮富林根据宋长栋、余伟文、庄益群1995;河源、翁源、连南、揭西根据李如龙、张双庆1992;廉江石角、廉江青平、化州新安、信宜思贺、信宜钱排、高州新垌、电白沙琅、阳西塘口、阳春三甲根据李如龙等1999(其中廉江石角还参考了练春招2002);惠州、东莞清溪、从化吕田、深圳沙头角、中山南萌合水根据詹伯慧、张日昇1987(惠州必要时还参考刘若云2001)。翁源新江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

台湾 桃园杨梅(四县腔、海陆腔、其中海陆腔在方言地图中标在海陆)根据杨时逢1957;高雄美浓根据杨时逢1971;苗栗卓兰镇的景山、坪林、双连、象山、上新里、老庄里、中街里、内湾、东盛、白布帆、丰田里、苗丰里、西坪里根据涂春景1998;

江西 宁都根据刘纶鑫2001和谢留文2003;瑞金根据罗肇锦1989;于都根据谢留文1998;赣县、大余、铜鼓三都根据李如龙、张双庆1992;井冈山下七根据卢绍浩1995;石城、定南、龙南、井冈山黄坳、铜鼓丰田、奉新澡溪根据刘纶鑫1999;上犹社溪、安远、全南、南康、修水黄沙桥根据刘纶鑫2001;万载潭埠根据中西裕树等1996.

湖南 汝城三江口、茶陵桃坑、攸县漕泊、浏阳小河、平江嘉义、宜章关溪、江华未竹、新田冀村、炎陵水口、炎陵十都、醴陵南桥根据陈立中2003.

广西 贺州莲塘根据邓玉荣1996;蒙山西河、陆川根据李如龙、张双庆1992;陆川大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福绵管理区新桥、陆川横山、兴业高峰、博白新田、北流西埌、客县县底根据陈晓锦2004(其中容县县底还参考了陈晓锦1999).

香港 大埔区荔枝庄、北区麻雀岭、沙田区赤泥坪、屯门区杨小坑根据张双庆、庄初升2003;西贡根据李如龙、张双庆1992;香港(地点未详)根据刘镇发2004.

四川 成都凉水井根据董同龢1948;西昌黄联根据李瑞禾、曹晋英2001.

浙江 金华市婺城区塔石珊瑚根据曹志耘2004.

马来西亚 柔佛州新山士乃根据陈晓锦2003.

注释:

②讨论早晚有两个不同的角度,因此容易引起误会。这里稍做说明。一个角度是音类的分合格局,另一个角度是音类的读音类型。从音类的分合格局看,北京型方言日母字和影组字不混,例如;就维持日母字和影组字的区别而言,北京型方言归早,长春型方言归晚。从音类的读音类型看,北京型方言日母字无i介音,而长春型方言日母字有i介音(y介音可以分析为iu),就维持三等字的i元音而言,北京型方言归晚,长春型方言归早。

标签:;  ;  ;  ;  ;  

客家方言古日语文字的现状解读--兼论日本字母的语音价值和北方方言中日本母亲的语音变化过程_方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