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珠海分院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现代社会对于节能降耗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诉求也来越高,这也体现在人们对于居住及生活环境方面的要求上。现阶段,在建筑行业及房地产开发行业中,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建筑水平与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化,绿色建筑在人们心中,已然摆脱原本建筑外立面绿化的片面理解,绿色建筑的建筑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围绕绿色建筑的结构选型方面的结构设计与绿色建材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为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绿色建材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逐渐成为人们居住于生活方面的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绿色建筑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在开展绿色建筑的同时,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水平,合理规划建筑结构选型,充分实现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水平,提高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满足其社会效益,推动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共生。
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要求、原则及设计思路
1.1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满足节约资源、减少能耗、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建筑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需要在满足建筑物能源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废物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可能实现对于能源及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并尽量满足绿色建筑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
1.2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当保证建筑结构的一体化,遵循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原则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原则。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从整体观与大局观来看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开放性设计,满足建筑物的整体性要求。需要合理设计建筑结构与建筑规模,降低建筑成本,减少冗余的建筑空间与不必要的使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同时,应当尽可能地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统一,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周边现有的自然资源,依势而建,顺势而为,将建筑更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
1.3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路
1.3.1结构选型方面的思路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要求在进行结构设计与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轻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进行建造。这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选型,满足建筑与环境的统一与共生,形成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的合理循环。
1.3.2技术应用方面的思路
在进行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合理运用高科技的应用软件,引进先进的结构计算方法,通过精密地计算来充分实现各建筑部分与建筑环节的承压能力与抗震能力,从而在提高建筑强度的同时,降低建筑成本,满足建筑需求,进一步完善建筑结构。
1.3.3使用功能方面的思路
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满足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居住功能、空间使用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等方面的需要,需要综合外部环境、空间环境、建筑结构、建筑规模、使用效率、人居情况、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实现绿色建筑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要整合建筑成本、能源供应、采暖及照明需求、维修与养护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合理设计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降低建筑的花费与成本。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合理设计建筑风格,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建筑美感[1]。
2.绿色建筑材料应用与分析
绿色建筑对于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还体现在建筑材料应用方面。建筑材料主要有建筑的结构材料、装修装饰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及某些专用材料等。
2.1绿色建筑中,绿色结构材料的应用与分析在建筑中,结构材料是通过发挥材料的受力作用,对整个建筑起到支撑作用的材料,具体包括钢筋、水泥、混凝土及砂石等。
例如,在绿色建筑中,可以通过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低碱混凝土及自修复机敏混凝土等绿色混凝土的应用,实现建材的节能降耗与环保效果,同时,自修复机敏混凝土还能够实现混凝土的自我修复与愈合功能,也能够推动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2.2绿色建筑中,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与分析
绿色装饰材料,需要满足灭菌、防霉、隔热、调温、防静电、无污染、低耗能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在空气净化材料中,日本“光催化材料”通过TIO2光催化薄膜,实现在紫外线条件下水分子与氧分子向活性氧自由基的转化,阻拦有机污垢及无机污垢的渗透,进而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又如:内墙装饰的硅藻泥材料,这种材料是有天然的无机材料构成,环保无污染,且具备“分子筛”结构,能够对空气总的有害物质及异味进行选择性修复,实现空气的净化效果。
2.3绿色建筑中,绿色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与分析
在绿色建筑中,保温与隔热材料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所需能源及资源的消耗,通过减少室内与室外的热能转换,保持室内温度,使之维持在适宜人类生存居住所需的温度条件下。保温与隔热材料的大面积使用,能够减少对空调及采暖的需求,充分节约能源。现阶段,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逐渐向着高效率、低能源、隔热、防水、保温等全方位一体化发展。例如,美国的绝热瓷层涂料,无污染、抗辐射,并具有防水、防腐、灭菌、隔热等方面的功能,我国正在逐渐引进这种高科技材料。
目前,我国已然着手开发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研制了一种以极细中空陶瓷颗粒作为主要填充物的、由陶瓷颗粒科学排列组合形成的环保涂膜,能够有效反射太阳光及可见光,降低辐射及导热系数,降低涂料表面温度[2]。
结语
现阶段,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形式中的主要发展趋势,这在其结构设计与建材选择方面均有体现。在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满足其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遵循结构整体性、结构合理性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原则。可以同结构选型、高新技术应用及使用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着手,满足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要求。同时,在绿色建筑中,应当充分利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如再生骨料混凝土、光催化材料、硅藻泥涂料等绿色结构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及装饰材料的应用,减少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吕杨.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探析——从结构选型、结构设计、绿色建材谈起[J]. 四川建材,2017,(05):49-50.
[2]黄燕松,杨绮文.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探析——围绕结构选型、结构设计、绿色建材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4,(04):118+120.
论文作者:刘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材料论文; 等方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