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述评_国际金融论文

“国际金融”述评_国际金融论文

《国际金融》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际金融业务不断扩大,发展和扩大国际金融关系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金融、对外贸易理论和知识不仅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是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国际金融课程,却主要是面向财经、金融、外贸、管理等经济专业的学生,所用教材或偏重宏观经济理论的阐述,或偏重微观实务的分析,且体系庞大,内容广博,难以适应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需要。鉴于上述原因,王颖同志编著了《国际金融》(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目的在于满足和适应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需求,普及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

为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编写国际金融方面的教材,是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活动。所以,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但满足了高等院校非经济类学生的急需,而且必然会在学术界起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推动未来这方面具有更高水平的教材问世。就整体而言,读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国际金融》一书共23万字,全书分十一章。作者在编写的过程中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体系,从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改变了因经济专业方向不同,或偏重宏观理论阐述,或偏重微观实务分析的局限性,在全面系统地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对可操作性强的实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金融理论与实务有机地结合。例如在外汇与外汇汇率、外汇交易两章的论述中,作者从理论上对外汇及汇率的含义、种类、作用、决定汇率的基础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的分析,同时又从实务角度对外汇交易的规则和程序、外汇交易的种类和外汇风险的防范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融理论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

第二,注重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国际金融》一书在编著的过程中,作者注重吸收本学科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如实反映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西方金融理论和政策本着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在国际货币制度一章中,作者对战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以及欧洲货币体系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在理论联系当前国际金融发展变化的实际,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对外金融交往和发展的实际。例如在介绍国际货币体制时,既介绍了金本位制,又介绍了战后的布雷顿货币体制和当今的牙买加货币体制;在介绍国际储备时,既介绍了战前的国际储备状况,又介绍了战后不同时期国际储备的发展变化;在介绍资本流动时,既介绍了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又详细介绍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凡此等等,均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突出表现。

第四,贯彻教科书少而精,通俗易懂的原则。《国际金融》一书从施教对象——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了起点、份量适中,语言简炼,浅显易懂,在论述中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全书在章节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自学,也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

总之,《国际金融》一书是作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针对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知识结构而编著的,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成果,是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准和质量的教材。

标签:;  ;  ;  ;  

“国际金融”述评_国际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