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
摘要:目的 探讨并研究急性心梗常出现的症状以及常用急救方法。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选取124例心梗患者,通过调查研究病患心肌梗的症状,以及发病时常用的急救方法,经过急救后,医疗护理的水平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结果结论 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合格率据超过90%,达到统计学分析要求;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96.77%,观察组仅为85%左右;并发症发病率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仅为发病率为4.83%,观察组发病率为9.68%。结论:记性心梗患者急诊护理需要及时的急救和优质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急性心梗;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symptom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nd the common first aid methods.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124 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symptoms,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of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first aid,after first aid,medical care level is the key for rehabilitation.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qualified rate of more than 90%,reach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requirements;96.77%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nly about 8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nly the incidence rate was 4.83%,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was 9.68%.Conclusion:emergency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needs prompt first aid and high 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mergency nursing;effect observation
急性心梗患者的生活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急救和医疗照顾工作是医学护理行业的重中之重。在医护过程中,医疗部门必须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化医护能力,从而实现医疗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改善,将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扼杀在摇篮,以实现提升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医护的护理质量的目的[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我院的124例心梗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研究出心肌梗发病症状,及时提出有效急救措施和后期医护方案,降低医疗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患者中男性有61名,剩余的女性患者有63名,患者的年龄主要在21-43岁之间,平均年龄大概为32.4岁。患者的主要病症有心肌梗死重症患者38名,心肌上壁梗死症状患者37名,心肌前部间壁梗死病症患者有28名,其他症状患者21名。根据患者的主要病症和实体特征,将选取的病患进行随机均分,两组分别有62名患者,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观察组,针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医护,治疗组患者在常对护理基础上采用急诊医护[2]。
1.2急诊医护方案研究
急性心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实时准确把握发病症状,将准确把握抢救时机,常见的急诊护理方案:经过急性心梗急救之后,患者的后期医护仍是患者身体康复的重要保证,根据研究得出急性心梗的医疗护理方法:第一方案、急性心梗发病特征对症下药,科学护理,必须注意卧床休养生息和生活保暖,并根据相关急救经验服用减轻疼痛的止疼药,疼痛过于严重的时能够矢量摄取吗啡进行解决疼痛。心源性心梗休克患者必须将他的头部抬高,加大患者吸氧流量,严格加强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监测,鉴于病情恢复实际情况,能够同时监测观察每小时停留在导尿管中的尿量,以确保顺利静脉滴注,条件可以从中央静脉压力或肺毛细血管进行监测。病人必须做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有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所以24小时的监测数据。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障碍或破裂,心脏破裂,动脉瘤,血栓形成。第二方案,一般护理。打破和患者的环境条件应放置在急诊室或一个人给予心电图心血管ICU的关闭,呼吸,血压监测,特别是在第一个24小时内应进行连续监测,应配备有必要的设备,以抢救和使用的材料,如制氧设备吸引器,呼吸器,紧急车辆,机械和各种救助和去纤颤器。非低血压病症的第二个星期能够鼓励患者进行床上四肢活动,以防止血栓形成。两个星期后,能够帮助患者坐在一个稳定的患者可逐渐离床,慢慢的走进了房间,有并发症,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日常生活饮食过程中频繁饮食刺激诱发的心绞痛患者,应适当量减半,保持大便通畅,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常规护理[3]。第三、恰当健康指导。对于出现如高血压疾病、高脂血病症、血糖高等三高症状病患,必须抓住时机及时给予医学护理治疗。对于病患的日常饮食必须合理调整,进食量必须进行控制,对于刺激性很强的食物及香烟和酒进行控制,含脂肪高的食物必须少吃。
1.3统计学处理分析
根据急性心肌梗患者的急诊护理调查研究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带入SPSS 20.0进行数学方面的统计分析研究,统计软件的计量资料主要用X±s表示,治疗组和观察组之间的显著性用t检验进行。统计软件分析得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经过对急性心肌梗的124名病患的急诊医护过程初步研究探讨,得出以下结论:治疗组中的62名心梗病患,有效心梗患者58名,无效心梗患者4例,合格率为93.5%;对照组62名心梗患者中有效患者56名,无效的6名,合格率90.3%,患者合格率达到统计学要求。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得出62名心梗患者组成的观察组的常规护理效果明显劣于医疗组患者,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值p<0.05。经过不同方案医护调查研究得出医护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组心梗患者对医学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满意的60名患者,不满意的仅有2名,满意度高达96.77%。对照组心梗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满意者53名,不满意9名,满意度才85.48%。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医护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性的统计学指标值p<0.05。医护过程中并发症患者结果显示:心梗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患者3名,正常患者59名,发病率为4.83%,观察组心梗患者的并发症为6名,发病率为9.68%。经过统计分析得出,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得出差异显著性统计学指标值为p<0.05,符合统计学要求。
3.讨论
综上急性心梗病症、急救方法和医护方案研究,得出急性心梗发病症状,日常常用急救措施和后期医疗护理方案。医护人员必须分析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以便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感,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护理措施,降低医疗事故纠纷发生率,为急性心梗患者提供干净、有序、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娟.急性心梗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6,8(11):252.
[2]刘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1):230.
[3]许美琼.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2,9(1):162-164.
[4]修红;;心理干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本报记者 王霞;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须“救急”[N];医药经济报;2012年
论文作者:王晓杰,吕小羽,高媛,唐春明,麦玉娇,魏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患者论文; 医护论文; 急诊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患论文; 满意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