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技术是最具有优势的技术,也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BIM技术主要是将工程建筑业当中的工程信息与施工流程进行数据收集,并将所收集的数据信息通过其构建的数据模型展现出来。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所制作的建筑设计图纸一般都以二维效果显示,而采用 BIM 技术便能够使设计效果立体化、清晰化、准确化,使工作人员能够从多角度且更为直观地理解工程设计,方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高效化管理,并使风险最小化。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1.BIM 技术的相关概述
1.1BIM 技术定义
BIM 技术主要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使用数据化的手段与方法将建筑产品的物理模型与功能特征展示出来,给各个信息使用者与决策者提供相应的服务。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领域的使用也比较广泛,能够借助于各类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构建相应的 3D 模型,直观的展示工程项目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构件,并明确每一个构件的运作状态、空间布局等各方面的信息。正是由于 BIM 技术能够直观的计算与展示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因此也就给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提供了较强的可行性,使得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较好的达成最终的效果。
1.2BIM 技术的特点
BIM 技术也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可视化。即 BIM 技术能够将工程项目中比较抽象的施工流程直观的体现在电脑屏幕中,实现建筑项目施工的三维建模。这种可视化的实现能够有效的传递各类信息,避免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因为信息判断失误而出现误差。第二,数字化。使用 BIM 技术能够将工程项目中的很多信息都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模型,并且还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使用数字化计算。第三,协同性。BIM 技术能够阿静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内部部门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显著提高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
作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因素,工程量是所有造价管理活动的基础。 综合我国的国家规范,利用 BIM 专业算量软件进行 3D 运算,精准度高于人工计算 , 可以自动实现电子文档之间的共享、传递和永久储存 ; 不同专业之间不再需要重复建模,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录入 , 大大加强了多专业之间的融合,大幅提升了造价工作的效率,也有助于将造价管理资源纳入到商务谈判、工程招标以及合同管理等造价控制领域中来。
2.2提高资源管理水平
通过建设立体模型和对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全过程的监督控制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调配,合理使用施工机械,优化材料管理,应用最佳的措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控制。在管理的全过程中,BIM 技术可以对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录,及时计算信息,给工程造价提供更科学的条件。
3.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3.1工程造价信息库建设
想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掌控,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投入不会超过预期设想,就必须要进行工程造价信息库建设。工程造价数据库种类较多,不同工程造价管理要素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很多工程造价影响因素是相互对立存在的,也有一些影响因素处于统一局面中,也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局势才使得项目建设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想要保证项目运行的稳定性、顺畅性,就必须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而 BIM 技术作为建筑前沿科技的代表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3.2基于 BIM 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落实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与工程造价数字化信息库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全面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投入。企业想要充分发挥 BIM 技术工程造价管控优势,首先应做的就是进行 BIM 团队的塑造,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 BIM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试行。在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会自动化的对不用项目以及专业的工程模型进行整合,为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根据技术得到的 5D 数据,也就是建筑三维模型、建设周期以及工程造价控制对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投入进行直观化的分析。对于 BIM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推行,一定要保证管理模式运行的整体性,避免因工程项目分割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由众多主体负责,这样很难将 BIM 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优越特性发挥出来。
3.3设计阶段 IM 技术的应用
在 BIM 技术下,设计施工单位可以动态调整建筑信息模型,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获得的成本数据更直观,有助于更加合理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通过 BIM 软件检查设计结果,可以及时有效地找出问题和缺陷,采取合理措施,有助于减少项目成本变化时间,为后续施工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中一般采用分布式 BIM 模型,通过传统的 CAD 软件设计和施工方案和施工图,将其导入到相应的广联达算量软件中,形成工程造价模型,结合相应的配额清单,自动计算数据,最终核算项目成本,可有效减少工程量的计算时间。
3.4施工阶段 BIM 技术的应用
在施工阶段,BIM 模型用于建立工程模型。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在施工阶段合理配置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员,实时掌握工程成本信息。在项目结算阶段,通过 BIM 软件,可以帮助解决工程量复杂的问题,可以更及时的解决工程量,并根据材料采购和财务计划工程施工准备情况,项目成本管理过程实现目标。在完成阶段,通过 BIM 模型,可以将项目的所有信息存储下来,包括施工进度信息,材料价格信息和工程量信息,以及项目开发,并不断更新和改进。这项技术主要是取代传统手工计算机的工程量,可以大大降低预算误差,提高项目成本的准确性。
3.5应用算量统计功能,提高成本管理能力
在进行结构和建筑模型建模时,有意识地按施工分区在相关模型构件标注墙体厚度、砼标号等级等数据信息,在导出数据量清单时便能快速有效地按功能类别筛选统计。这样做减轻了造价预算人员在烦琐的图纸算量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更合理地分析材料的损耗情况和实际成本使用情况,并根据统计数据估算出模板需求量,使本项目造价预算人员可以更好地监控施工班组的实际材料及损耗数量、询价以及评估风险等工作。
3.6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完成工程项目施工之后,竣工结算阶段就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决算,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对工程造价成本实现了有效控制,并且能够将造价中的质量工作也进行管理,工程项目中通过数据整理和收集,后期开展一系列的计算工作,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改正,在精细化管理中具备一定的公开性,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监督控制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建筑的规模与数量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也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也应该积极融入各类信息化技术,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玉丁. 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四川水泥,2017(12):192.
[2]刘伟堂.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2017(12):201.
论文作者:周美荣,胡亚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