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莫莉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莫莉

(广西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安全与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通过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要性的阐述,分析实验室安全现状,总结出了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师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基础设施陈旧、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 现状分析 应对策略

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沿阵地,是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前提条件,实验室安全与师生人身安全、设备和公共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强、仪器设备种类较多、试剂药品和实验材料本身具备一定危险性等特点,加上管理制度欠缺、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成为实验室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实验教学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逐渐增加,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的使用率也随之提高。然而,实验室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1],实验室设施陈旧、安全配套设备不齐全、制度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

1.1 教师及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欠缺

人为因素是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的主因,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进入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包括教师、学生等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事故的警惕性不强,从而疏于防范。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的反应以及处理方式的欠妥也反映出了这一问题。而学校层面上,学校缺乏安全教育的机制。虽然高校一般都制定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在实验室的行为,但由于缺乏系统健全的安全教育,造成广大师生对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够重视。这种情况下,规章制度更多地成为一种摆设,而不能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实处,从而确保实验室安全。

1.2 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欠缺或过于陈旧

高校对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上投入的比例。目前,实验室基础安全设备上的投入比例远小于较其他项目[2]。高校实验室常有消防设备过于陈旧、缺乏配套的安全防护设施、空间的不合理布局以及供水供电路线老化等现状,这些已构成实验室的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加大实验室安全建设经费的投入。

1.3 缺乏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健全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安全工作能否做好的前提和基础[3]。高校教育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实验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实验室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有所变化,而陈旧的高校实验室管理规章已经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高校具备各自的特色,且高校的实验室种类较多,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却倾向于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导致实用性不强。

2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策略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公共财产设施安全必不可少的条件。高校相关人员应当正确充分认识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实验室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高校应从意识上提高、从制度上完善,做好预防工作。

2.1 加强安全教育,推行实验室准入制度

实验室活动的主体是人,人为原因是导致实验室事故的最主要因素。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匮乏和安全技能欠缺的现象。为此,高校应当把加强安全教育摆在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首位。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主要围绕增加相关人员,包括学生在内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实验室常见的事故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来展开。对于一些危险实验室或昂贵的大型仪器的使用,为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可以专门开设专项的培训课程。课程上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虚拟仿真系统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整个实验过程,达到开课前的预习,确保教学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

推行实验室准入制度,提高实验室人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安全教育之后,对每个学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学习。如若不通过,则需继续接受安全教育直至通过为止。

2.2 建立完善实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实验室人员的行为,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四个方面:确定安全工作管理人或机构;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明确安全责任承担者[4]。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以及结合各类实验室自身特点,制定实用性强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粘贴在实验室的墙面等醒目的地方,以监督警示实验室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和落实规章制度。

2.3 做好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应急预案

为了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应对,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是极其关键的。应急预案必须具备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才能确保在预案的指导下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事故的类型、组织机制、处理措施和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5]。为确保实验室人员能够沉着冷静面对突发事故,在制订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应按照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操作。

2.4 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完善实验室安全的配套设施

学校应该充分肯定实验室安全在校园安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并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在资金投入上需有一定的规划。合理的实验室建设预算中,安全建设预算应占相当的比例,用于购买洗眼器、防护罩、危化品毒品柜、监控系统等设备,更换过期的灭火器、不合理的水电布局等陈旧安全设施。

3 结语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实验室安全与平安校园的建设密不可分。实验室是创新型综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只有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才能确保高校能够顺利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应本着“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李秀珍, 李勤, 王征等. 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保障实验室安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 201-203

[2] 赵旎.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33(8):242-244,257.

[3] 朱丽伟, 曹燕莎, 李宁.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J].科技资讯, 2015,(27):129-130

[4] 王杰.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148-151,170

[5] 徐建斌, 赵涛涛.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164-165

论文作者:莫莉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_莫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