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柱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推动高层建筑的建设,相关部门逐渐加强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使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项目之中,施工方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混凝土。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之中,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面也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水利工程建筑、铁路、桥梁、城市建筑等建筑工程中,但是在浇筑施工时候易产生裂缝,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水平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征和施工方法
1.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特点
1.1.1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求量大。现浇的大体积建筑项目因条件比较复杂,这对于浇筑技术的需求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要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在浇筑的全过程需多种原材料。
1.1.2施工难度相对大,易形成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现实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相对大,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大,因此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产生了温差。温差就会造成应力的出现,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易产生质量问题。
1.1.3施工技术与养护工作的要求高。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大,构造厚实,而且在浇筑时容易形成裂缝,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整体性。通常状况下需要混凝土实施连续浇筑,防止留下任何缝隙;后期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常见方式
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都会采用全面分层和二次振捣方案来实现的,二次振捣可以有效的化解第一次振捣之后留存下来的孔隙和气泡,能够进一步增强混凝土工程结构的抗渗性和强度,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强钢筋和混凝土结构的融合度,使得混凝土结构能够充分融合钢筋结构的柔韧性和强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浇筑水平和质量。如果想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就必须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振捣,这样才可以保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有足够的密实度。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振捣时以表面泛浆为准则,确保振捣的时间和间隔都相对均衡,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检查合格之后将混凝土表面磨平,以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的分析
2.1外界的气温
在混凝土达到25摄氏度时候就容易产生裂缝,尤其是在夏天的施工中最为明显。温差导致的结构变形产生的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应力就会增加。外界的温度决定着大体积混凝土表层的温度,一旦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大时候就会出现裂缝。
2.2温差原因
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原因,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造成裂缝;二是外部的因素,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外部以及各质点间的约束,使得收缩变形受阻,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很强但是拉力却不足,因此在温度应力大于拉力强度时候,裂缝就产生。
2.3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作用
混凝土的收缩指的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硬化的过程只需要一小部分的水分,剩下的水分会随着混凝土本身的热能产生蒸发,这时候就是混凝土的收缩。如果在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后还有水分没有蒸发,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重新吸收水分而恢复到原来地方体积。在这种干湿交替的过程中,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这种原因和混凝土的水分配比有关。
2.4水泥水化热作用
水泥遇水会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而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导致水热化产生的热能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在大量的热能积累下,出现了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分析
3.1控制温度裂缝措施
3.1.1合理选择配合比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严格控制砂、石级配以及含泥量的配合比,并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定量的减水剂(粉煤灰)。相关的工程实践显示,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以及选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水泥用量以及水化热程度的降低,并由此推动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以及可泵性的提高。
3.1.2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于混凝土温度的动态监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测温点的埋设,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记录工作的开展。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谷草中,之所以加强对于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的监察,主要是加强对于混凝土内部的高温与表面温度的掌握,继而由此采取恰当的温控措施,带动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提升。
3.1.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此外,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浇筑温度的降低,需要相关的技术作业人员采用低温水、砂表面覆盖等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混凝土运输时间的缩短,并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逐渐延长到5小时以上。再者就是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减缓浇筑的速度,继而由此提升混凝土热量散发的速度,实现水化热峰值出现的延迟,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出现了混凝土表面高温状况。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技术人员将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
3.1.4控制拆模时间。在进行混凝土拆模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相关温度的测量以及监控。事实上,只有当混凝土拆模后的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小于25摄氏度的时候才能以进行侧模拆除作业。若其温差大于25摄氏度的时候,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保温措施的采取,继而由此减小温差。
3.2浇筑的关键技术
3.2.1在最大程度上使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加大。为此需要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并入粉煤灰和外加的减水剂,还有缓凝、引气、早强等各种添加剂,让水泥的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通常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气温较高时,可把简易遮阳装置或草包等隔热材料在搭设在砂、石块场和运输设备上,拌制混凝土时采用低温水或冰水。
3.2.1对浇筑面和散热面进扩大,同时使浇筑的厚度及速度降低,如有必要还可以将冷却水管中埋设在混凝土内部,利用循环水来使混凝土的温度降低,在完成浇筑后,将混凝土内部的沁水及时排除。
3.3养护
3.3.1为了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通常在混凝土的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并且还可以对混凝土收缩经过形成干裂实施有效的控制。
3.3.2对混凝土表面施用保温法,关键保温材料有湿砂、草袋等。经过对混凝土表面实施保温,能达到散热缓慢的效果,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加强。
结束语
现如今,在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为了可以更好的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趋势,更好的推动我们国家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部门也在慢慢的强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在相应的施工技术的进一步落实到位及发展。我们国家建筑行业势必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加大了建筑行业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华阳.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福建建材,2013,04:75-76.
[2]张洪.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2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2:2.
[3]丛小祥.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城市建筑,2013,04:107.
[4]刘尚喜. 对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J]. 门窗,2013,10:129+133.
[5]黄峰,李铭.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09.
论文作者:万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温差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