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与客观趋势。作为具有覆盖世界意义的恢宏实践进程,全球 化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现状与 前景。

社会主义不是封闭性产物,而是在世界历史的深化中所形成的理论、实践与制度。从历史 观的高度看,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社会主义价值与“全球 化”意义有着内在契合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年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全球化的参与 过程。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一基本问题,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现 代化进程,从而取得了辉煌的进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会呈现出 一种复杂而多变的态势。如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特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 推向前进,从而在新世纪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面临的极富挑战性的重大课 题。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全球化”意义

作为描述世界范围深刻变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 越制度、文化的障碍,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趋势。 全球化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的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属于同一过程。以1492年 哥伦布远航美洲为标志的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强烈刺激了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 输出,促进了世界贸易,拓展了世界市场,从而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18世纪的工业革 命,不仅全面启动了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挺进世界的步伐。到19世 纪末,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最终得以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 的兴起、市场的拓展和资本流通的加速,全球化具有了当代意义。其特点是:首先,凭借现 代科技提供的通讯与交往的手段,人类交往的时空约束逐步被打破,全球化不再是模糊的推 理和朦胧的感觉,而是转化为人人可以感知的事实与自觉实践行为。其次,随着市场、贸易 、 资本的扩张,世界已构成错综复杂的经济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俱损俱荣”的联 动效应。再次,全球化内容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虽然经济全球化仍不失为主角,但政治、文 化、社会生活以交流、碰撞为特点,亦构成全球化内容的深刻部分。恰如英国学者J.米 特尔曼所说:“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注:[英]J.米特尔曼:《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的生存》,《第三世界季刊》[英]1994年 第3期。)由 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全球化更是以咄咄逼人之势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面对来势凶猛、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在全球进程 中的命运等一连串问题,也自然引起人们的思考。事实表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展而牵 导出的历史现象,发达资本主义至今仍是当代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但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 进程绝非相斥、相悖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身即是在全球性视野中所诞生的理论体系,是在世 界 历史的推进中展开的实践过程,是在当代全球化浪潮激荡、砥砺中运行的社会制度。早在一 个多世纪前,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恩格斯,就以“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全 球化运动的特点与本质,从错综复杂的世界关系脉络中开掘出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 ,并进而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全球性”价值与意义。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世界历史”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性拓展中形成的 人类实践现象。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人类历史只是“民族历史”。资本主义出现之后,私有 制的发展达到极致,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逐心理也膨胀到无度状态。由于交往的扩大,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以不同形式所进行的扩张,客观上把更多的国家强行纳入“世界历史”。资本 主义在攻击性发展观的牵导下,凭借资本的渗透和市场的扩张本性,促动了“民族历史”向 “世界历史”的转化与展开。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 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 闭关自守的状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世界历史”的表现,是“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 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状态和格局被打破;“世界历史”的动因则是“由于日 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由此开创出的人 类发展新趋向,即是“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页。)

“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社会主义不是封闭性产物 ,而是在“世界历史”的形成中逐步发育成熟的。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剖示,透过 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的扩展,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看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 必然性。在马克思的视野内,“世界历史”或说全球化的趋势,在根本上是与社会主义的趋 势完全一致的。这可以从多个层面加以理解。其一,社会主义是在充分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 律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理论与实践。资本主义的出现,世界历史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从不同国家的发展寻求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提供了条件。这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立足点,也 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伟大超越的根据之一。其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世界历史,并通 过资本的国际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落后民族不再脱离现代世界而孤立生存,成为和资本 主义“同时代的东西”,这就为落后民族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使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 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1页。)从世界历史观点来看,落后国家虽 然没有经过标准的资本主义形态,但由于资本主义的扩张,使落后国家处于资本主义体系的 深刻影响之中,同样经受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种种磨难,在落后的国家内部也产生了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对落后国家的扩张和掠夺, 亦在落后国家显示了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其对社会道路的选择方面有了规避和跨 越资本主义的意向。这充分表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拓展了空间。 其三,从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源上分析,世界历史强化、扩展、转移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胜利聚集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出全球化创造了巨大物质文明 的同时,又揭示出这种文明的巨大发展与狭隘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认为生产力 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 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8页。)这就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危机,进而引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级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无产阶级用革命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从“世界历史”的高度 审视,全球化进程虽没有销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但资本主义却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则 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孕育、萌发和成长,社会主义在全球的胜利 也将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其四,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指出,共产主义不可能是地域 性的,它必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因此,无产 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 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7页。)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不可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 而存在”,“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6页。)其内在根据在于:机器大工 业的发展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以及无产阶级联系在一起,各国的革命也逐步 成为“世界历史”中的主要内容,从而具有全球性性质。“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 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 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 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 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1页。)显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 视野内,世界历史概念或全球化概念已成为一个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综合性范畴。

由此可见,全球化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前提,为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 开展、实现过程提供着历史舞台和条件,“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当代的全球化现象,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逻辑延伸。因此,我们应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 来把握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当代的全球化有着资本主义主导的特点,西方有些政治家、思想 家也确实把全球化理解为“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力图在全球化中把世界引领到资本 主义轨道。对此,我们当然要有所警惕,但这决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抵制全球化的理由。社会 主义只有积极置身于全球化进程之中,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并锻炼出自身的时代性品质。

二、邓小平的全球性思维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

20世纪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事件,即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确立。它以无可辩驳的力量验证 了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理论创造的科学性与历史价值,为20世纪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与内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列宁正确分析世界历史进程中帝国主义发展固有特点基础上形 成的。通过在全球化背景中寻找到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点,社会主义才把握住自身产生的契 机和空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迫于内外压力,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发展模 式。一旦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列宁果断地改变战略,把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目标放置到全 球化进程中进行思考,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列宁设想,以市场、商业为基础, 通过发展“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大力吸收资本主 义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吸引资本主义的技术和资金,利用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方式规范社会 主义的企业。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逐步在管理和经济发展措施上与世界接轨, 为社会主义融入全球化进程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列宁逝世之后,其有益探索没能很好地 延续下去,而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推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由此走上 了孤立发展的道路。这种背离全球化趋势的极端发展模式,尽管在一定特殊时期对社会发展 也能产生刺激作用,但同时也潜伏下经济结构失调、体制活力不足等隐患。苏联封闭性发展 模式的弊端在后来的发展中日益浮出水面。由于片面强调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否认市场经济 的客观价值,游离于全球化浪潮之外,致使苏联在日益激烈的世界性竞争中渐呈颓势。这也 是苏联后来政局动荡、经济崩溃乃至改旗易帜的深层根源之一。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使中国人掌 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武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别国社会主义革命的 经验和启示,无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参照因素。但在社会主义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客观 上资本主义势力对我国的封锁,主观上“左”倾思潮的兴起和泛滥,致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实 践在一段时期游离于全球化浪潮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之外。对于社会主义与世界发展的应有关 系,对于如何适应全球化浪潮而谋求自身发展,缺乏冷静而理智的判断,从而形成与全球化 趋势背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等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模式,使社会主义的 理论和实践封闭在狭小的时空中运行,走上一条畸形发展之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 兴起了新科技革命及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但由于中国缺乏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自觉,良好机遇 在我们身旁一滑而过。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中国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封闭状态,经 济发展受到限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8页。)这样,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达到一定的速度和质量,反而与发达国家 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内外因素的冲击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产生了转换发展 模式与战略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需要并且能够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经过几 十年的曲折探索之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需要中国共产党人重新作出时代性回答,而全球化则是审视这一问题的宏观背景。20世纪下 半叶,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生产日益国际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在不 同程度上被纳入全球化进程。特别是8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骤然加速,全球性资源控制、 市场控制、经营竞争,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走向互相渗透、横向联系、广泛合作的 时代。“全球资本一体化已经打破了生产体系的国家界限,把各个部分建构为一个全球生产 体系。”(注:[美]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引自《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版,第6页。)全球化,已超出了经济范围,延及政治、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同政治理论、文化 思潮的碰撞和融会。在全球化浪潮与社会主义发展低谷双重因素的作用下,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一探索性的社会主义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人物,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他 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比较、互动和结合中, 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置于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和提炼,考虑中国 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事 实表明,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全球化思维;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在当代条件下互动的产物。

1.通过对全球化趋势下时代特征的揭示,确立了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前提性背景。

列宁认为,只有了解世界历史的总进程并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以此为根据来估计 这国或那国的更详细的特点”,进而“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注:《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邓小平深谙这一深刻道 理,力主“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从世界政治、世界经济的角度设计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目标。社会主义的历 史必然性,既表现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内,又存在于当代世界主题的转换过程中。为了使 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一个科学的世界参照与时代坐标,邓小平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与人类发 展的全球性趋势,概括出世界特点与时代特征:“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 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 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和平问题的实质是全球政治问题,发 展问题的实质是全球经济问题,其中,发展是“十分突出”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和平与 发展”,表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蕴含着世界错综复杂的多样化关系,概括了不同国家 之间的互动性特征。对时代主题进行准确的战略判断,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确立 了时代坐标。正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和国家调整、转移了工 作重点,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通 过对时代特征的揭示和对全球经济、政治基本格局的把握,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力推进以及 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途径的调整,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

2.在全球化趋势中探索和建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途径。

马克思曾对交往、开放的世界性发展寄予巨大的希望,认为随着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生 产力的普遍增长才能获得真正的保证,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共产主 义社会产生的两大前提。中国是在与世界联系中实现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能在“全 球化”的时空背景中建设社会主义。以全球性思维审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及其途径,是社会 主义在当代世界有所开拓、有所发展的基本前提。

就社会发展目标而言,由于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起点和发展路向,因而体现着差异 性、多样性等诸多特点。但同时,不同国家又都有其一定的共同性追求与参照,这就使不同 国家的现代化有着基本的目标评价系统及其标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以在21世 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与全球化趋势是一致的。首先,经济发 展是全球化的中心点与物质载体,经济目标的设定,是实现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设定,不是主观性和随意性的,而是通过对中国与 世界各国在发展起点、特点等方面的比较、对照,才客观地确立的。在21世纪中叶中国力争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在世界参照中所形成的发展目标具有形象性、可操作性和具体 性特点。再次,由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这也就预示着中国只有跟 上全球化的步伐,才能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实现自己的初步理想。

邓小平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设定具有“全球化”意蕴,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发 展途径、措施的选择和确立,也包含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基本内涵。第一,根据全球性的开放 态势,形成了中国的开放决策。开放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世界 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国际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迎来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各国 都试图在世界范围内为自身的发展开拓出更新、更广阔的空间。自觉融入全球化以激发自身 的发展活力,已成为各国的目标追求。基于此,邓小平构建了中国的全面开放战略。他认为 ,只有通过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从而赢得社会 主义的比较优势。中国的开放,是一种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体现着中国走向世界、吸收 人类文明成果的自觉,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点和必由之路。邓小平高瞻远瞩 地揭示了中国开放的发展趋向:“如果开放政策在下一世纪前五十年不变,那末到了后五十 年,我们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就更不会变了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3页。)开放与全球化是同一进程的两个侧面,邓小平的开放战略与全球化有着特征、内容、 效果上的一致性。第二,在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观察中,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模式。邓小平认为 ,经济发展通过隔几年上个台阶而保持波浪式前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运行模式。这一 模式的提出,不是人为的主观构想,而是客观现实提出的要求。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隔几 年上一个台阶,这是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规律性现象。就中国面临的 情势而言,“世界市场被别的国家占去了”,“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 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这是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以实现自身复兴的 必然选择。第三,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动力,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科技革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又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3页。)世界发展一日千里,“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9页。)因此,“中国必须发展自 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在全球化趋势中敏锐地把握住科技发展 的动力作用,使邓小平把重视和加快科技发展作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 。第四,参照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所谓经济全球化,即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内在机制而促成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的扩展是经 济全球化的动力性条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造成中国自我孤立的深刻原因。只有实行 市场经济,才能展开中国与世界的丰富联系,从而提高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自觉性与主动 性。“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保证自身目标实 现的最有效手段。这一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从根本上打开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球化 浪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历史通道。

3.深刻全面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价值与全球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世界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丰富 的世界历史价值与全球意义。首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 “中国人不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少关心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0页。)“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 界和平越靠得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4页。)“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 界全人类负责。”(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1页。)邓小平从对世界负责的高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中国问题,显示了中 国共产党人对世界所肩负的道义与责任。全球化的过程以及结果,都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与 世界历史的互动、互进关系,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全球性价值之所在。其次,在参与全球化进 程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势。中国社会主义在与世界资本主义并峙、共处和竞争的过程中,不 但为人类社会历史增加着丰富内容,也为全球性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产生着积极的示范效应 。“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6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创造性探索,它向世界、向未来的展开过程,也是以自己特殊的方 式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更是在全球化中展示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世 界历史价值与全球意义在于,这一发展将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世界的现实面貌与未来前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须扎根于中国国情的跨世纪课题,又是一个须站在时 代制高点上的“全球性”课题;既是具有民族意义的社会主义,又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意义 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折射着社会主义的普遍历史价值,又预示 着未来人类的发展趋向,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以至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开辟注入了新 的活力和希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 勃发展,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三、全球化进程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矛盾、挑战与机遇

遵循邓小平的全球性思维,进一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矛 盾、挑战、机遇与战略抉择,是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必须解决的重 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能够产生“俱荣俱损”的效应。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实 践运动,但就其态势、构成主体以及利益实现形式而言,又是复杂的。在当代,尽管人们侈 谈“全球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但在政策操作上,凸现的仍然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 ,各国政治家都是从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角度去审视和参与全球化进程。以参与全球化进程 为手段达到实现民族利益的目的,这是世界各国奉行的一个共同原则。因此,以辩证的思维 理解全球化,思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趋势中的方位,便可发现中国在参与全球化 进程的发展中面临着以下三重矛盾。

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相对落后的弱势状态与发达国家强势状态之间 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开创了“世界历史”,并通过资本的国际化和市场的世界化,将落后 国家纳入全球一体化,使落后国家和资本主义成为同时代的共存。这既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发 展的历史契机,又为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政治的竞争中趋于相对落后、受制于人提供了可 能 。正如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所深刻指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 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 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 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注:江泽民:《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发言》,2000年9月8日《人民日报》。)“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趋势,已 经在全球化进程中开始显现。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构成了中国社 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历史根据。其一,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时 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当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步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过 渡时,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既要完成西方已走过的工业化阶段,又要在经济的信息 化方面奋起直追,显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强势与弱势之别。其二,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极 力推行经济自由化,其意图就是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条件下,在世界范 围内任意攫取利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由于产品、技术、资本都相对缺乏竞争力,如果 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使本国经济变成依附型经济。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 中,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将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开拓自己的发 展道路。

其次,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人类整体利益与 民族国家利益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且难以绕过的矛盾。在对民族性与全球性矛盾 的理解中,存在着两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趋向。一种是以全球性取代民族性,认为所谓全球性 即是追求单一的经济模式、单一的政治框架、单一的文化策略。西方发达国家宣传全球化时 代“主权已经弱化”、“主权概念已过时”,主张“放弃国家干预”,强调“资本应打破国 界自由流动”等即是这一思维趋向的典型表现。当然其中含有隐晦的政治动因与目的。另一 种则以民族性对抗全球性,以保持民族的独特发展为由,以封闭的心态拒全球化于视野之外 。辩证地理性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当然内在地包含着人类共同利益的要求,包含着普遍价 值原则的确认。但在国家尚未消亡的情况下,考虑民族利益的优先性,仍是全球化过程中居 于主导地位的理念。保持中华民族发展的特色、个性是中国参与全球化发展的前提;而在全 球化中坚持开放性,则是民族个性融入现代化意蕴的标志。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 以具有民族性的战略与策略去应对全球化,这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

再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条件下,不 同社会制度、政治力量多元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和磨擦 难以避免。正如美国的一些统治精英所设想的“美国利用高科技的有利地位,变全球化为美 国化(注:参见《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3期,第23页。)”那样,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难以容忍并试图扼杀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这本身亦构 成全球化发展内容的一部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全球化为资本主 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对中国以接 触为桥梁达到遏制中国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从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而言,一方面,要激发社会主义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必须扩大自身的开放程度,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和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些有益于中国 发展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势力的“西化”、“ 分 化”图谋,又要建立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自我保护 机制,以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和自主发展。显然,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在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中进行。

以上分析表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既是历史性挑战,也有历史性机遇,这种 挑战与机遇的并存表现在:

第一,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开放条件,但也对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构成一定威胁。事实表明,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赢得了有 利的外部环境和宝贵的时机。借助全球化,中国可以引进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 理经验,从而促进本国的发展。只有把后发劣势转化为优势,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 成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从 而增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实力。但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力量逐渐取代政 治和军事权力而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经济利益的争夺成为各国国家利益竞争的核 心。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市场力量维护了本国的经济安全,而作为一个 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中国由于在世界市场上份额较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经济 主权有受到侵蚀的可能。同时,全球化对我国的科技安全、环境安全也构成一定威胁。

第二,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发展动力,但也有着相应的压力。全球化以新科技革 命为主要推动力,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广泛交往为基本内容,以各民族国家的相互依存发 展关系为纽带,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广阔的世界 舞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既可以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又可以借鉴其经验 教训以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全球化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另 一方面,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 度的相互竞争,对于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经济文化又相对落后、尚处于发展中的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构成巨大压力。

第三,全球化进程使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观念得以更新,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 新的挑战。全球化虽然主要是指经济的全球化,但亦蕴含着政治与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融会。 全 球化进程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 观念更新。全球化进程打破了人们僵化的思维模式,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使 社会主义融入到世界文明的潮流中发展,人们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对社会主义形成了新 的认识、新的判断。全球化正在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国,这无疑将把中华 文明的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阶段。全球化是在现代化与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展开的,这必然使马 克思主义面临与新的时代、与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新的结合的巨大历史性机遇。但是,全球化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构成严峻的挑战。如,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强势及其文化霸权战 略,必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向构成冲击。西方一些人一直企图用全 球化来模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歧。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意识形 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有所弱化,有人据此断言“意识形态的终结”,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 态最终战胜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际上,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真正结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采取各种手段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 度和价值观念,以此作为实现其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的重要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受到来自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进攻,另一方面自身也处于改革转型期 ,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在这种情势下,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建设与 创新,是中国面临的繁重任务。

从根本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目标与全球化趋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社会实践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行为的统 一。全球化不能自然而然导出社会主义前景,社会主义也不会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帆风顺地发 展。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和构建合理的发展战 略,才能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向辉煌的未来。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