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435000;2湖北省黄石市第五医院 435005
摘要:目的 了解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施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3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价生存质量。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试验组干预后DSQL各维度评分明显下降(t=2.21,P<0.05),干预后试验组DSQ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12,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FBG和HbA1c明显降低(t=1.37,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FBG和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58,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比一对一健康教育能更有效降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帮助患者控制糖代谢水平,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2型糖尿病;生存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已成为当前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疾病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焦虑症状的减轻和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现有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多局限于一对一个体健康教育。本研究在充分评估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基础上,运用情绪疗法、认知行为干预等综合团体干预治疗,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新思路。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需口服降糖药物治疗;③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④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⑤志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意识、认知障碍;②酮症酸中毒及严重感染者。100例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二甲双胍500mg/次,一日三次。整个治疗过程中,试验组除增加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外,其余条件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习惯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一对一糖尿病健康教育,一周内由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每天一次分别讲解糖尿病的病因、进程、并发症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血糖之间的关系等。试验组6-8人一组进行三阶段12次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前2周每周2次,后续每周1次,每次>1h,团体干预周期3个月。第一阶段为团体形成期(第1次),目的是使成员相互认识,了解团体目的及规范;主题内容为:患者介绍自身病情,探讨糖尿病对身体的影响。第二阶段为认知构建和行为训练期(第2~10次),内容分别为:(1)如何对待糖尿病:让患者讨论患糖尿病后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的感受及产生的不良行为和危害,介绍应对方式、放松训练,建立积极应对方式;(2)谁能帮助我:在前两次主题交流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进一步交流,让患者主动寻求支持,获得归属感,建立正确的应对方式;(3)糖尿病的危害:患者讲述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不便和危害及各种不良心理,在交流中介绍自我保护、暴露疗法等应对方式,改善自我管理;(4)与糖尿病抗争:介绍糖尿病的发病机理,鼓励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明白改善自身生活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意义。第三阶段为团体延续期(第11~12次),根据前期表现选举组长、副组长,通过电话、QQ、微信、聚会等方式保持联系,发展组员间的互助支持,责任护士通过电话随访对组员身心情况进行跟踪,以维持并巩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疗效。干预人员资质:①糖尿病专科护士;②参加市级心理咨询师课程培训达30学时并考核合格,治疗前学习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并定期由心理治疗师进行案例督导。
1.3 调查问卷 所有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指导当场填写,两组患者入院前填写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和由周凤琼等【3】研制的DSQL各100份,全部回收。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来源、居住地区、病程、并发症情况等。DSQL包括糖尿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12条目)、心理/精神维度(8条目)、社会关系维度(4条目)和治疗维度(3条目)共27条目4个维度,每个条目从无到最严重按照1-5分进行评定,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严重,生存质量越差。干预后3个月再次进行DSQL问卷调查,由进行电话随访或随诊的专科护士填写,共收集问卷100份。
1.4 观察指标 入院时检测2组病人FBG和HbA1c;干预3个月后,复诊再次检测2组病人FBG和HbA1c。FBG正常值3.89~6.1mmol/L,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FBG≥7.0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HbA1c控制理想标准是6%~7%。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SQ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试验组干预后各维度评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与干预前比较t=1.37,#P<0.05;与对照组比较x2=3.58,▲P<0.05
3 讨论
3.1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进一步控制自身糖代谢水平。传统一对一健康教育存在缺少生物反馈的帮助,患者不能准确掌握和体会放松训练方法的局限性。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是将行为疗法和认知干预相结合,通过“同病相怜”的患者间交流分享与鼓励,缓解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及错误认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在态度、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积极改变,更有利于血糖控制。FBG反映的是无糖负荷时体内的基础血糖水平,HbA1c反映的是检测前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试验组FBG和HbA1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有效降低FBG和HbA1c,进一步控制自身糖代谢水平。
3.2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密切相关,而消除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可降低患者尿糖而使胰岛素需要量减少,有利于控制血糖。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在干预3个月后DSQ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仅在治疗状况维度评分明显降低,表明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改善自我管理,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与一对一健康教育对比,能更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帮助患者进一步控制自身糖代谢水平,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会琴,胡如英,武海滨,等.2 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1):37-39.
[2] 任启芳,史菲菲,胡红艳,等.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伴焦虑抑郁 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921093.
[3] 周凤琼.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见: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华医学电子影像出版社,2005.114-116.
论文作者:张丽芳1,万莉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认知论文; 团体论文; 血糖论文; 维度论文; 质量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