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贸战略_市场经济论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贸战略_市场经济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贸易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试论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02)05-0042-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现代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的经济运行形态,它是一种自主经济、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和开放经济。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在早期传统的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很少参与和协调市场运行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入,经济活动不断加强,市场在调节经济运行和配置资源过程中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由于“市场失灵”,客观上导致国家(即政府)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随着政府的介入,早期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为现代市场经济。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我国,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而货币政策则是由我国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信贷计划、对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利率来调整货币供应,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适度干预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而且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殊的国情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显而易见,没有强大而有效的国家干预与调节,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能自动实现这一目标的。其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和优化,存在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和由于社会分配不公引发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在对外贸易中又处于缺乏优势的地位,这就要求国家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维持社会稳定,提高国际竞争力。再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传统计划经济转换而来的。世界上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而在转轨期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后,都需要国家对市场运行的基础、过程及运行结果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调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经济越来越广泛地纳入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种背景下,一国经济不可能离开国际经济的大舞台而独自发展,所以,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达此目的,就要利用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取长补短,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取贸易利益,因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闭关锁国,否则会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导致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下降。再次,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行对外开放,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发展外向型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补充国内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的不足,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现代化。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这就意味着:其一,要把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其二,在引进技术时,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即借鸡生蛋后将鸡送还,留下蛋来自己孵,孵出鸡后再生蛋,再由蛋孵出鸡,如此循环,形成自己的优势;其三,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重视自己的积累,没有自身的积累,只靠外资来发展经济,最终会债台高筑,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亚洲金融风暴中的东南亚诸国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就是前车之鉴。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贸易战略

对外贸易战略,是对对外贸易发展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建国以来,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对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更加强调了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朱总理在人大九届四次会议上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今后几年外贸的发展指明了最优的前进方向。

1.完善加入WTO后的各项工作。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是立足于GATT(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于1995年1月1日建立的国际贸易组织。旨在约束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最终达到贸易自由化。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的多哈,中国完成加入WTO的全部手续,12月11日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尽管中国为加入WTO做了多方面充足的准备,然而加入后的各项工作仍亟待完善。(1)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入世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传统体制下,“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成为传统宏观调控方式的显著特征。政府不仅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而且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导致国有企业失去竞争意识,失去活力。面对入世后的压力,重塑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而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间接调节企业的经营行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我国外贸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其一,外贸企业间过渡的分散竞争降低了市场效率,损害了出口收益。其二,国家对进口体制统得过死。其三,出口结构不合理仍以资源、初加工品和轻工产品为主,机电产品出口虽有增长,但增幅不大,所占比重有限,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所占比重小。其四,出口产品市场较为集中,多元化战略有待实施。入世后,我们要抓紧时间,结合国际通行规则,深化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使之能在短期内适应并担起“重任”。(3)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市场秩序还不很规范,因此,要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法律法规,整顿市场秩序,公平竞争。此外,我国的一些法令、条文、制度与WTO规定有较大冲突,如许可证制度。所以,要制定与国际惯例吻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已有的法制、条文,尤其是在服务领域内,以适应WTO的到来。(4)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入世”使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稀缺,据有关人士粗略估计,在今后五年内国际贸易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是6000万,而目前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加上在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只不过4000万,仍有2000万的缺口尚待补足。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长短期培训、资格认证等方式,培养有真才实学的国际贸易人才,使之能在外销、报关、商检等方面发挥作用。

2.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有重点地促进进口。在开放条件下,走外向型经济道路,通过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的增加,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就是很好的佐证。基于贸易乘数理论,在今后几年,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的战略。(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传统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较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因此,在某些产品的出口上会出现出口增加,但出口相对价格下降的现象,或同量出口可换回的进口下降,总体福利水平下降,即所谓的“出口贫困化增长”,如中国的成衣和钨矿砂出口。针对如此态势,我们要着眼于提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增加大宗传统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使出口商品结构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2)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之一,是一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WTO在GATT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服务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约束。中国新近入世,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加紧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3)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加大了金融风险和贸易风险,对此,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即采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贸易风险和金融风险。在站稳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扩展新的出口市场,以便在遭遇风险时,能收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功效。(4)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各国的资源状况不尽相同,在当今世界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也不可能全部靠本国资源独立发展,贸易合作,经济一体化是总趋势。因而适量适时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用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引进的同时,要及时做好吸收、转化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技术创新,以促进国内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3.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利用外资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带动国内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融合。因而,今后几年,我们不能象以前那样简单地引进外资开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要有步骤、有重点地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在我国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并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使国有企业通过外资的注入、资产的重组,重新成为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

4.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营外贸业务的公司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但要在国内多举办展销会,邀请国外客商前来参观、洽谈、订约,而且要多参加国外举办的博览会、交易会,要让国外客商和消费者熟悉我们的产品,了解其性能和特点。要及时掌握消费需求信息,根据消费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和销售渠道,这样才能拥有和巩固国际市场的份额。如果我们总是坐在家中,闭门造车,等着天上掉馅饼,最终将被国际市场淘汰。唯有走出去,才有希望,才有活力。

5.积极投身于国际化经营也是我国民族企业深层次地介入国际经济分工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重大举措。这不但可以摆脱现有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而且通过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和研究机构,可充分利用当地技术力量,同时可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最先进的技术动态。日本最初在美国设立跨国公司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搜集技术信息,其实质就是寻求技术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贸易战略,既满足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又体现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贸易战略,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  ;  ;  ;  ;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贸战略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