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门回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澳门概况
澳门由澳门半岛(与珠海市接壤)、凼仔岛、路环岛组成,位于北纬22°06′44″~22°13′01″,东经113°34′47″~113°35′20″,南北长11.9km,东西宽7km。现有陆地总面积近23km[2](1997),人口41.4万(1996)。其中华人占95%,葡萄牙人3%,其余为2%。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km[2]的澳门半岛上。澳凼大桥(2570m)、路凼连贯公路(2225m)和新澳凼大桥(友谊大桥,4380m)把澳门半岛和两个离岛连成一体[1]。 澳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2.3℃,年均降雨量1970.4mm[2]。现有高等学校4所:私立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和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有中学40所,小学80所。澳门公路总长150多km, 机动车约50万辆,平均每公里达350多辆,车辆密度列世界前茅, 有一个能起降大型波音飞机的现代化国际机场;路环九澳深水港、澳门内港;对外联系密切,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电讯业发达,可利用IDD线路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中国200多个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主要经济有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地产建筑业和金融服务业,它们占澳门GDP的比重分别为50%、30%、10%和10%。据联合国有关统计,1996年澳门的GDP达583亿澳门元,列世界前100名,亚洲第37位;人均GDP为13930澳门元,列世界第35位,亚洲第5位。 澳门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处,气侯宜人,景点多,既有江南园林式建筑,亭台楼阁、大桥流水,又有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物,精雕细刻、艺术感强。
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我国先民在澳门及附近地区繁衍生息,历史上曾隶属广东番禺县、南海县、东莞县和香山县。从葡人入据澳门之初到签订《中葡北京条约》的1887年,中间经历了300多年的漫长岁月。 有的学者把它们分为“入据澳门”(1553~1571年)、“租据澳门”(1572~1849年)、“侵占澳门”(1849~1887年)和“占领澳门”(1887~1999年)四个时期[4]。
中国历届政府从未在澳门主权问题上作过让步,也未在法律上把澳门主权让予他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政府声明,不承认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成熟时收回香港和澳门。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发生了“4.25革命”, 新政府宣布放弃殖民地政策,不再把澳门视为殖民地。1979年2 月中葡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就澳门问题达成谅解,即澳门是中国领土,两国在适当时候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澳门问题。1987年4月13 日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澳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用《澳门基本法》来保障现行社会和经济制度50年不变。
澳门面积和人口分别比香港小62倍多和11倍,地位和作用也比不上香港,但是澳门回归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标志着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澳门回归面临着全球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挑战,澳门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而祖国内地的坚强后盾增强了澳门抵御一切外来风险的能力,富饶广阔的珠江三角洲腹地为澳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辐射空间。 澳门面积和人口分别只占全国的1 /480000万和1/3000,但是澳门的GDP却占全国的0.92%。澳门可以为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作出贡献[4]。
400多年来,澳门经济波浪起伏,经历了“初期繁荣(1553 ~1842年)、衰退(1842~1950s)、再繁荣(1960s~1980s)、停滞(1990s)4个阶段。初期的繁荣得益于当时澳门是远东重要的经贸中心; 澳门经济衰退是由于鸦片战争以后,香港地位的升迁所致。1887年以后,澳门当局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除了发展中间贸易外,重点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博彩业。政府通过搏彩税收和土地批租才免强维持下去;工业发展起始于60年代的纺织和制衣业,后来扩大至玩具、电子、皮革、陶瓷和光学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欧共体、美国、中国大陆和日本。60年代至70年代,澳门利用配额、低关税和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成为外向型出口产品加工区,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80年代,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澳门利用自由港和珠江三角洲毗邻的区位优势和对外经贸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成为中国内引外联的桥梁和窗口。在这一过程中,澳门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6~1992年间,GDP 年均增长率达7.83%,1991年人均GDP为11300美元,成为亚太地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1989年以后,澳门的进出口贸易量呈下降趋势,GDP 年增长率由最高的12.1%下降到1993年的5%、1994年的4%,1992年预算赤字达2.5亿葡元,主要原因是,90 年代由于珠江三角洲及东南亚国家出口加工业的崛起,产品成本低廉,澳门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小,产品过分集中在纺织和制衣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澳门的竞争力开始下降[5]。
60年代至80年代,澳门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是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的结果。澳门回归后可以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政策下,长远地思考和探索澳门的经济发展方向:根据澳门的有利条件和特点,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区域合作与分工,强化澳门的服务功能,使澳门成为一个地区性的战略要地和特殊的合作伙伴。
2 澳门经济区域协调和合作
2.1 区域合作关系的现状
澳门与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之间比较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澳门在旅游博彩、自由经济制度、低税制、对外关系密切、享有配额优惠等方面占优势,但地域空间狭小,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简单;珠江三角洲具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廉价、内部市场广阔、科技实力雄厚等优势,但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资金缺乏等。长期以来,澳门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存在着互补互利、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密切关系。内地为澳门提供主要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保证了澳门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澳门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起着“内引外联”的巨大作用。截止1997年底,澳门在内地的投资项目达6100个,累计协议金额超过9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资金达37.4亿美元,居第八位。其中大部分投资在珠江三角洲西部的珠海、中山、顺德、江门、新会等地。两地贸易额增长迅速,1979年只有7.8亿澳元(约1亿美元),到1997年贸易额达到7.64亿美元,比1996年增加10.2%。内地对澳门的出口额约占澳门进口额的36%[1]。在过去30年里, 澳门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农业几乎完全消失,只剩下零碎的蔬菜用地。大约90%的农产品,70%的饮用水和10%的电力靠广东供应。工业原材料、半成品,用于建筑、填海和机场建设的沙石料主要由珠江三角洲进口[4]。 珠海对澳门供水日平均为7万m[3],逐步增加到18万m[3],全年达6500万m[3[7]]。总之,澳门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区域生态联系(物质能量流、人流、金融流、信息技术流)非常密切。
2.2 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的协作关系
澳门经济是典型的海岛型经济,对外依赖性非常大,其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环境和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由于澳门空间狭小、资源匮乏、科技薄弱,只有加强与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分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共创辉煌。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的比较见表1。
表1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比较[7](1993)
地区 人口
比重土地面比重 人口密度 GDP* 人均GDP*
(万人) (%)积(km[2]) (%) (人/km[2]) (亿元) (元)
澳门 41.05 1.7 19.34 0.08
21225
518.43
126282
香港 606.10 24.51078 3.4562210192168152
珠江 2473.38 100 31671.74 100 781
6625.69
11017
注:*澳门和香港的货币单位分别为澳门元和港元。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年鉴》(1994)、《澳门统计年鉴》(1994)和参考文献[8]所示。
从表1可知,澳门面积和人口分别仅占珠江三角洲的0.06%和1.7%,但是GDP约占10%,人均GDP是珠江三角洲的11倍。澳门回归后的经济发展除了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外,还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澳门为了提高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满足2010年约71万人口的生存空间和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填海造地,加强与珠海及珠江三角洲的分工和协作,重点规划好澳门基础设施(包括港口、机场、填海计划、交通通讯等),完善跨境铁路和公路的建设。
2.2.1 地域空间一体化 400多年来,填海造地是澳门拓展地域空间的传统做法。据统计,澳门累计造地达15km[ 2],开埠前陆地面积仅10km[2],相当于再造了1.5个古澳门[1]。 填海造地为澳门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地理空间,也为两地合作创造了条件。根据澳门都市规划,2010年人口将达71万,规划面积从现在的近23km[2]扩大到28km[2]。在凼仔和路环两个离岛填海530hm[2]用于机场、集装箱港口、热电厂以及广—珠—澳火车站和公路建设。货运、仓储、写字楼和住宅用地缺口较大。有的专家提出,把大、小横琴岛划归澳门特别行政区,这样面积可达50km[2]。笔者认为该方案欠妥当, 在规划珠海和澳门为核心的大都市区时,应该包括大、小横琴岛,以及斗门县,加强经济联系,共同发展。所以,不必把大小横琴岛划给澳门。填海工程所需的沙石料,珠海方面可以大力协助。在工程技术上,珠江三角洲和大陆许多著名的航道、建筑工程公司可以胜任,现在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澳门回归后,应该着眼于更远的未来。澳门的定位应该是“华南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填海造地毕竟是权宜之计,澳门所需的大量用地的、小而分散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可以迁往珠江三角洲,或整厂搬迁,或只保留最终工序,以获得原产地的证明。比如,与澳门毗邻的珠海的土地面积654km[2], 是澳门的30倍[9]。珠海环境优美,旅游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与澳门的经济支柱不谋而合。珠海和澳门地域相连、唇齿相依,澳—珠双城空间合作前景广阔,但要严格控制边境,避免澳门人口剧增。
2.2.2 航空协作 澳门国际机场是华南地区的一个大型客货运机场,由中国、澳门和葡萄牙合资兴建的。机场占地191hm[2](其中填海造地130多hm[2]),机场跑道长3320m,能起降大型喷气式飞机,于1995年7月完工。 1996年客运量为130万人次,货运2.5万t,预计到2000年客运将达450万人次,货运12.1万t。澳门机场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澳门的对外交通状况,为澳门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大陆与台湾的直航架起了空中桥梁。现在澳门民航署与30多家国际航空公司有业务往来,有20多条国际航线。从台湾到大陆的10多个城市的航班,可以经澳门一机到底, 这为两岸“三通”奠定了基础。
WiburShrthAssociates公司(1994 )在航空分析报告中指出:客运的主要来源有4个方面:以旅游和商务为主澳门观光市场;在香港中转旅客的香港二级市场;往返大陆或中转的中国市场和澳门与珠海居民出行的本地市场。据预测,观光市场和香港二级市场约占航空旅客的80%,1995~1999年,客运年增长率为9%,2004~2009年将降到6%左右。航空货运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市场,货运量年增长率大约5%。 现在澳门机场已经与联邦速递公司、TNTI、DHL等建立了货运业务联系[6]。
在珠江三角洲范围内有大型国际机场4个(广州、香港、 澳门和珠海),区域性机场3个(深圳、惠州、佛山)。 航空管制和区域协调尤为重要。目前珠海机场没有达到饱和。为了综合开发机场资源,珠海已经举办了两届国际航空博览会,把机场营运和高科技展览、旅游结合在一起。澳门机场有很大发展潜力。在航空协作分工方面,珠海机场可偏重于国内市场,澳门机场偏重于国际市场,特别要发挥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空中桥梁作用。
2.2.3 港口协作 历史上,城市的兴衰与港口的发展密切相关。香港和澳门的地位升降关键在于香港有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虽然两地都实行自由港政策,由于澳门没有深水良港,约90%的进出口货物通过香港的大型远洋货轮上驳运的,既增加了交通成本,又严重制约了出口市场的壮大。1988年当局批准在路环岛的九澳湾兴建货柜深水码头,1993年,港澳航线的集装箱货运量为48000TEU,设计标准为年吞吐量80000TEU。1992年底在附近建设了油码头以满足机场的需要。澳门西侧的内港是澳门的发祥地,主要作为客货运和渔业之用。现在还与江门、蛇口、 湾仔等通航,服务人口达15万,每天通勤3万多人,加上观光客和学生,总数达每天5万。每年大约有600万香港人坐船到澳门东边的港—澳海港(外港),高峰期达1300万人/年,应增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的航运设施,以满足需要。
珠海有深水港条件。珠海高栏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崖门与鸡啼门之间外侧的黄茅海湾口,面临南海、内联珠江水系,经济腹地远达自然资源丰富的云南、贵州、广西。高栏港是一个丰水少沙以纳潮为主的深水良港,港区水域面积85km[2],诸岛内侧岸线长30~40km,可建设100多个泊位,最终发展规模达20~30亿t以上。 它将成为区域性的远洋贸易运输中转枢纽港[8]。澳门回归后, 澳门中型海港和珠海大型高栏港之间互补性强,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2.2.4
铁路和公路协调 广—珠—澳铁路从广茂铁路三眼桥站接轨, 经南海、顺德、鹤山、江门、新会、斗门到珠海南屏西站[9]。澳门铁路北起珠海西站,经横琴岛(设横琴站),终点为澳门国际机场(IAM),全长26km[6]。广—珠铁路正线长147km,斗门—高栏港支线29.5km,加上澳门铁路26km,总长将达202.5km。该铁路采用国家Ⅰ级单线,预留准高速铁路和复线等技术标准建设。广—珠—澳铁路把华南经济中心广州和珠海经济特区、澳门自由港连接在一起,澳门成为西翼市县便捷的出口通道。这样,有利于实现外引内联,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珠江三角洲西翼建设步伐。西翼土地总面积26000km[2],约占广东的14.6%;人口800多万,占广东的12%左右,工农业产值占广东的1/3强[8]。西翼的起飞是整个珠江三角洲起飞,乃至全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澳门规划东线高速公路与京—珠国道连接,这样与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大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2.2.5 科技协作
澳门现在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的重任。1996年澳门政府与民间机构合作建立了“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其宗旨是协助澳门企业有效地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水平及服务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该中心是澳门企业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也是欧盟与内地科技协作与交流的纽带。中国内地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科技实力,有广泛科技协作领域;高教协作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大、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已经招收或联合培养澳门学生;技术协作如中国港湾建设公司承建澳门机场的跑道和填海工程等;澳门回归后公务员有本地化,中国内地可以承担高级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珠海规划建设得很好,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比较优势。珠澳双方可以加强环境保护技术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在边境地区保护生态敏感区。澳门是世界上三大赌城之一,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摩纳哥的蒙地卡罗齐名。博彩业的合法化虽然给澳门政府带来了滚滚财源,同时也伴生着黑社会势力和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澳门回归后,必须加强与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警方的协作,严厉打击黑社会势力,确保澳门的繁荣和稳定。
澳门作为一个自由港,地理位置优越,是珠江三角洲以及祖国大陆通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澳门和珠海唇齿相依,与珠江三角洲水乳交融。澳门的稳定和繁荣,可以辐射到广大的珠江三角洲西翼,促进该区域的经济腾飞。祖国内地的强盛又是澳门稳定繁荣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