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以南京市中华路505-545号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 针对建筑立面改造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 对进一步研究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了一定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立面;立面改造;设计方法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发展和扩张速度不断加快,然而新老城区的对比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城市老旧建筑立面,存在着材料老化、色彩驳杂、立面混乱等诸多问题,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可识别性。老旧建筑立面改造作为城市修补体系中的主要载体,具有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功能。其作为城市风貌的外在形态,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老旧建筑立面的界面功能和形象风貌往往反映了当地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整体质量。
2 建筑历史背景与现状
中华路505-545号建筑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东,中华路自南唐在此开辟御道以来,作为南京古城的中轴线,历经了千年繁华。在明清鼎盛时期以中华路为界,将城市南部的繁华街区划分为门东和门西两大部分。在1930年代南京首都建设的高潮中,中华路被拓宽改建成现代柏油马路,两侧改建成近代式样的商业建筑。1990年代又经过改造,两侧新建不少骑楼风格的商铺,此项目建筑便在其中。
中华路505-545号建筑面积20733平方米,建筑共4层,室外地面至建筑坡屋面檐口高度17.25米,室内外高差0.15米,原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对明城墙和中华门的退让,距离明城墙及中华门都大于50米,且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皆为新中式风格,粉墙黛瓦,退台式布局,为街道空间留出开阔的视野,也衬托出中华门的庄严气势。最初设计功能为商场,后经改造租出,逐渐形成如今的沿街商业+办公+宾馆住宿+浴室+住宅的“综合体”。再加上建筑年久失修,管理不到位等,才呈现处如今的破败之势(图1)。笔者根据现场调研具体归纳出其存在的以下三类问题:
(1)违章搭建较为严重。在建筑底层,二三层平台,及屋顶存在大量违章搭建房屋,首先是屋顶的违章搭建破坏了屋面保温防水层,导致4楼部分房间漏水严重,其次对原建筑形态破坏较大,与原设计者的层层退叠的设计相违背,且增加的了屋顶高度,以上这些也使得,从城墙或者中华门上眺望,视野范围内的城市风貌景观受到影响。
(2)外围护结构老旧。外维护结构主要包括,墙体、门窗和屋顶。墙体色彩和材料因为年代久远和建筑建造年代经济条件的限制而老旧破损,主要表现为涂料剥落,外墙饰面砖污损较为严重,使得建筑整体色调黯淡,失去了原本新中式建筑粉墙黛瓦的黑白对比意象。屋面问题主要存在于屋顶和屋檐。屋顶防水与保温层破裂,存在漏水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屋檐多处波形瓦片破损剥落,形成斑驳之势。。门窗样式新旧不一,且多为传统单层玻璃,保温隔热性能差,遮阳设施简陋且无秩序。部分二层窗户,开洞过大,比例失调。底层商铺卷帘门亦是新旧不一,破坏建筑整体形象。
(3)外部构件主要指附加在建筑外立面构件设施等,这里主要指空调室外机和广告店招。在建筑立面改造前,空调室外机随意安装于支架上,令本来老旧外墙更加杂乱无章,破坏了原建筑立面的整体感。同时还存在空调冷凝水管的预留孔洞考虑不周全,以致于管线纵横交错,走向随意,暴露在建筑立面的明显部位,破坏了原建筑立面的表达意图。室外空调机的安放支架形式多变、色彩杂乱,同时支架经过日晒雨淋后,许多构建锈迹斑斑,污垢侵入外墙,严重影响建筑立面的美观。店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店铺增加,建筑立面上的广告店招迅速无规律地扩张,一是样式变化不一,缺乏统一性,二是设置位置不规范,遮挡建筑立面,破坏立面构图。
图2 中华路505-545号改造后
3 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
改造原则与方法是建筑立面改造方案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最直接的方向指引,它是在综合政府上位规划政策、改造建筑所处地域环境和建筑现状风貌三者而确定的。
根据《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明城墙沿线总体城市设计》、《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和南京城墙沿线设计(总则)关于建筑整治的要求;同时鉴于中华路街道两侧的建筑结构现状良好,且现能较为理想地满足功能要求,在艺术、品味与文化内涵上有其独特的影响力与存在价值,所以改造的基础是对原文本的开放性阅读,力求使建筑自身功能趋于完善优化,与环境和文化的照应更为紧密(图2)。中华路505-545号建筑立面改造原则与方法:
3.1整体性原则
尊重城市肌理,不大拆大建,让建筑相互融合,相互连贯成一体的建筑风貌,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首先是城市色彩整体性的角度,色彩是城市长期积累的结果,城市气质的外在流露。根据南京城市色彩导则,在老城南等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色彩可以从浅灰过渡到暖红、青黑,体现历史城区文化底蕴和“烟火气”;现状建筑的立面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与古城墙的基调和谐统一。在不破坏老城城市界面的前提下,在改造过程中在空调机位,檐口,窗墙及窗套等部位使用一些暗木色,蓝灰色,咖啡色等饱和度比较低的颜色,丰富建筑的立面色彩,增加建筑的温暖感和亲切感。从建筑整体来说,也应注意整体性,旧建筑在改造中,适当的加大改造力度,规整空调室外机、太阳能等部位。
3.2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是建筑个性的重要体现,是建筑综合关系的提升再次,地域建筑创作研究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改造策略等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充分考虑中华门、明城墙、门东和门西的地域文化。改造风格延续并增强原建筑新中式风格,加深粉墙黛瓦的建筑意象,如马头墙顶部用深灰色铝板包边压顶;空调室外机遮挡采用栗壳色穿孔铝板遮蔽,其穿孔形状经由团队设计为一方面立足于时代,改造设计要符合当代审美,另一方面对传统内在时代精神有目的地继承。
3.3经济性原则
用材讲究经济耐久,易施工易维护,根据对建筑现状的调研,评估需要改造的部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价格和施工难度。更新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并举。改造过程中,选择真石漆作为墙体饰面材料,看重其天然真实的自然色泽,同时具有防火、防水、耐酸碱、耐污染。能有效地阻止外界恶劣环境对建筑物侵蚀,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外部构件的材料则多用铝板和镀锌钢方管的组合,铝板具有高强度、轻巧平整和工艺性好等优点,同时镀锌方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易于焊接,与墙面固定方便,刚性高,作为内骨架支撑各种造型的铝板。
3.4以人为本原则
改造应宜居适居安居,重视民生,改善环境,增补缺失功能,这是临街建筑立面改造最基础的原则。同时开设居民议事会,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一方面有利于对改造方案的调整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造过程中施工的推进。另外施工过程中,设立意见反馈点,设专人听取民众意见,解答疑问。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修补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旧城更新热度的不断提升,老旧建筑立面改造将成为提升老城环境品质和梳理城市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以及推动经济供给侧改革良性发展的重要元素。本文仅从多层临街公共建筑的角度分析总结了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法,为建筑立面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焦燕. 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赵新良.《建筑文化与地域特色》[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3]章明,张姿.《上海市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J].《建筑学报》,2008年第12期:76-79页.
[4]张颀,郝铭,黄琼.《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立面改造及其外墙饰面材料的再生利用》[J].《建筑学报》,2016年06期92-95页.
论文作者:陈靖1,王畅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建筑论文; 立面论文; 城市论文; 南京论文; 中华路论文; 色彩论文; 老旧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