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大“中心教研组”的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研组论文,电大论文,运行机制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58X(2002)11-0033-03
前言
如何调动全国电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电大分级办学所特有的系统优势,在电大教学与教学法研究、通过各种教学因素的整合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摸索总结远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等诸多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一直是电大同仁的一个理想。“大教研室”(或“中心教研组”)正是电大同仁在实现这一理想目标过程中应运而生的。1996年,严冰同志在中央电大文法部工作期间,率先提出了建立“大教研室”的设想:“电大是通过全系统在不同层面上的协调动作完成教学工作的,也就是说,电大的教学过程是由各级电大共同完成的,所谓‘大教研室’,就是要把全国电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教学全过程考虑和实施教学工作。”1997年,文法部根据“大教研室”的思路,以及法律专业注册视听生和专升本两项改革试点教学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全国电大法律专业教学研究中心组”。“中心教研组”实际上就是“大教研室”理念的一种物化体现。此后,在电大开放教育试点的各专业,都相继建立了或正在酝酿建立“中心教研组”,这对于发挥电大的系统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中心教研组”在建立之初却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对于“中心教研组”应该如何建立,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开展哪些工作以及能起到什么作用等等,大家的认识既不统一,也不成熟。从目前已经建立的“中心教研组”的运行情况看,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传统高校“教研室”形式的简单摹仿。虽然电大的“中心教研组”是在借鉴传统高校“教研室”形式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教学研究协作体,但是,电大的“中心教研组”与传统高校的“教研室”又有着很大区别:既应该体现出电大教学的“开放”特点,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电大教学的“系统”优势。目前电大“中心教研组”的成员多是有资历的教师和有职位的教学领导,甚至没有课程的主持教师,难以真正调动全国电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许,这样的“中心教研组”成立之日,便极有可能就是一个新的教学“机构”僵死之时。因此,1998年严冰在谈到电大文科教学改革时就强调指出,大教研室“主要是指一种指导思想、工作方针、运行机制,而不只是指某种形式的教研组织或者教研活动。”那么,电大的“中心教研组”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呢?我认为,它主要体现在开放性、竞争性、流动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
一、“开放”的运行机制
电大的“中心教研组”应具有与电大开放教育特点相一致的“开放”性质,并以此作为自己最基本的特点,也是与传统高校“教研室”最根本的区别。
电大作为教学范围面积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组织,其“开放”的性质既是其教学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其机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的教研室或教研组都是由同一专业或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的。在普通高校中,常常是几位教师同时讲授或负责一门课程,而电大的教师队伍构成模式与一般高校不同,从事某一专业或学科教学的教师遍布全国,且每所学校常常是一位教师主持二三门甚至更多的课程。因此,要想组建成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教研室,就必须向全国电大敞开大门。
为了改变电大教师这种特有的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在电大成立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曾组建过按我国大行政区划为范围的“地区协作组”,该地区每所省级电大的责任教师都是成员,但主要成员却又局限于省级电大的教学负责人,其组成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行政性和封闭性特点,既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适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如前所述,电大的教学工作是由各级电大共同完成的,而我们建立“中心教研组”的主要目的又正是着眼于教学全过程,整合各种教学因素,所以,其参加者就应该面向全国电大的所有教师,不仅应该有省级电大的教师和教学负责人,同样也应包括地(市)级电大的教师甚至于县级电大的普通教师。虽然全国电大同一专业的教师人数众多,对参加者可以提出相应的“条件”:一是能干,二是自愿。参加“中心教研组”的成员虽然不以职称和职务为条件,但是,必须具备创造性的工作能力、综合性的组织能力,以及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除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之外,还应该能够在“中心教研组”的协调和组织下,通过课题小组等形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全国电大的教学工作提供鲜活的经验教训。应该说,对于地方电大的教师,特别是基层电大的青年教师来说,能参加“中心教研组”的工作是一种荣誉,但他们并不一定知道,这同时也是一种牺牲。虽然他所承担的“中心教研组”的任务,有助于他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毕竟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参加者必须具有一种奉献精神。因此,其参加的条件又必须强调“自愿”。当然,参加“中心教研组”的教师总是有限的,而全国电大能干的教师则是难以计数的,愿意奉献的教师仍然会大大多于一个“中心教研组”的最大容量,这就必然会导致一种“竞争”,因此,电大的“中心教研组”也必然应具有一种“竞争机制”。
二、“竞争”的运行机制
如果说电大的“中心教研组”在其“开放机制”方面已经显露出与普通高校教研室以及电大以前的地区协作组的区别,那么,电大“中心教研组”的“竞争机制”则在本质上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在电大历史上,不仅有类似地区协作组这样的组织,而且还有过中央电大与地方电大联合承建多种媒体教材的实践。应该说,后者与前者相比,在人员的遴选方面已经体现出了竞争的性质,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绩,为“中心教研组”的形成和建立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由于没有一种健全稳定的“竞争机制”,对参加者的选择尚不能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全面客观,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不但使许多有能力有热情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被排斥在这个临时性的工作集体之外,伤害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电大的感情,而且也极大地浪费了电大极为宝贵的教师资源,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电大教师之间或兄弟学校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以大专业为中心的“中心教研组”的想法才应运而生的。
以竞争机制为特色的中心教研组在电大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编写一门课程的“学习指导书”,最好是能有在教学第一线的基层电大教师参加。以前,大家都不了解谁最合适,常常是通过某人的提名产生有限的几个人选。现在,通过“中心教研组”的竞争机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全国电大所有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师都有资格参加竞争,每位竞争者都应该写一份充分表明自己设计思想的“策划书”,并就自己最得意的部分写出“样章”,再经过公开的评选,组成教材的编写组。对于已经参加“中心教研组”的成员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但也必须与其他教师一起参与竞争。
“中心教研组”的出现应该着眼于电大事业和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作为整个电大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中心教研组”建立开始,就应该充分体现“竞争”的原则。每一位有意参加“中心教研组”工作的志愿者,都必须能够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并能够独立完成或带领其他教师共同完成这一设想。当然,在“中心教研组”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或不能再提出自己的设想,或无法完成自己的设想等情况,他应该暂时退出,让位给新进者,从而形成“中心教研组”成员的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也正是“中心教研组”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流动”的运行机制
“流动机制”是电大“中心教研组”的生命活力。它体现出“中心教研组”“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种机制”的本质特征。
也许,有人无法理解中心教研组“不是一个机构”的说法。在“中心教研组”建立之初,大家常常纠缠于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中心教研组”的规模究竟应有多大?全国40多所电大,既不能搞平均摊派(每所电大都出一人),也不能搞行政命令(规定哪几所电大出一人),那么,“中心教研组”的具体人选由谁来决定?是每所电大自己推荐,还是由中央电大点名指派?由于各地电大都把是否能参加“中心教研组”看作是一种应该拥有的“荣誉”,因此,其竞争也就越来越“白热化”。当语言文学专业“中心教研组”在筹建过程中,消息一经宣布,每所电大都争先恐后,报名总人数竟在200人以上。很显然,仅仅是人员的遴选,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学术性的工作,而极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再一次陷入“人事”纠纷的泥潭之中。因此,人选问题不解决,不但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还会毁了“中心教研组”这一美好的设想。
根据电大的实际情况,我认为,第一届“中心教研组”的成员,可以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由“中心教研组”的牵头人提名产生。这个名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性的。每届任期一年,每届都根据上一年的工作情况有所变动。如果原有的成员工作太忙,无力或无时间提出或完成自己的创意,甚至无暇顾及“中心教研组”的工作,那么,就请自动退出或退居二线。现在,开放本科课程有大量的网上工作要做,网络教学如何进行,网上都应有哪些内容,不应只是中央电大主持教师一人的事,全国电大所有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师都有资格也有义务提出自己的方案,谁的方案被选取得多,谁就是下一届“中心教研组”的成员。如果谁对选取的标准有意见,也可以将他的策划书、样章、方案、教案等在网上公开,大家来评议,真正做到公开、公平与公正。
四、“发展”的运作机制
如果电大的“中心教研组”能够在开放性、竞争性和流动性的机制下运行,那么它必然会形成一种发展机制,这种发展机制最起码可以在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第一,“中心教研组”在开放性,特别是竞争性和流动性机制的推动下,必然会自然形成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集体,它的成员组成也会随着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会随着电大教学对象和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中心教研组”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中心教研组”的开放性、竞争性和流动性机制必将为电大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进步,创造一个自由自在的发展空间,甚至于还会形成一个“不进则退”的发展环境。电大的许多青年教师都具有适应性很强的科研能力,只是由于在电大繁重的工作压力下,逐渐远离学术前沿,与身边的同事虽然在工作上联系紧密,却从事着不同的专业,大家“隔行如隔山”,很难集合成一个学术团体,也就得不到发挥自己才能的科研项目,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中心教研组”的出现,对于他们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特别是对于那些属于“弱势群体”的地市级以下的基层电大教师而言,这种机遇则显得更为珍贵。
第三,“中心教研组”这种形式,特别是其运行机制,可以为全国各省(区)建立类似的教学组织提供样本。现在在全国电大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中,有将近半数的讲师和助教,他们都是新近从各高校进入电大的学士、硕士甚至博士,他们是电大教学的生力军,也是“中心教研组”未来的主力和骨干。如果每个省级电大都组建类似的“中心教研组”,那么,每个省级电大的“中心教研组”实际上都为全国的“中心教研组”储备了一批人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电大各专业的“中心教研组”就会出现基层的教师。也只有到那时,“中心教研组”了解和指导教学全过程的设想和愿望才能真正实现。
“中心教研组”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眼下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不能为建“中心教研组”而建“中心教研组”,必须通过开放的、竞争的、流动的、发展的运行机制,把“中心教研组”建成一个为学生服务的、代表着电大特色的、充满“合力+活力”的教学研究协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