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_许琴美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择选2015年3月—2016年7月,于我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择选2016年4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于观察组应用。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SCBQ)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延续性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自理能力;依从性;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292-02

精神分裂症,作为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又被称之为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全球精神分裂症患者约为全球总人数的3.5%~8.5%,且发病群体多为青壮年[1]。患者患病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多为思维、情感、感知等方面的障碍。目前,针对该疾病进行干预最常用的手段即为药物治疗。而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将延续性护理干预于疾病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辅助性使用,对于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立足于此,本文特做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2015年3月—2016年7月,于我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择选2016年4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区间30~50岁,平均年龄(39.42±1.29)岁,病程区间3~5年,平均病程(4.39±0.71)年;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区间31~49岁,平均年龄(40.01±1.28)岁,病程区间3~5年,平均病程(4.,41±0.69)年。在基本资料的比对上,两组均借助SPSS软件完成,差异无明显性(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应用,具体包括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2]。延续性护理干预于观察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延续性护理前期实施内容:具体包括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以及出院指导和居家护理方案的制定,个人健康档案中主要包含患者的既往病史、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2)电话随访:间隔固定时间由患者的责任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生活状况、用药状况,并以患者当前状况为依据,完成口头用药方案和饮食方案调整的告知;(3)登门随访:在必要的情况下,间隔固定时间由患者的责任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登门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监督患者按时用药,并将用药技巧和药物副作用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以保证患者用药的持续性;以患者当前状况为依据,完成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对其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安抚;调整患者饮食方案,叮嘱其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食物;评估及分析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指导认知行为训练[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评分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

1.4 评价标准

治疗依从性评判依据:依从性划分为以下四个标准:完全依从、较依从、不依从。治疗依从率=[1-不依从人数/n]*100%。

自理能力评判依据:在SCBQ问卷的辅助下,完成患者自理能力的评分。SCBQ问卷中共涵盖条目42个,每条目的分值区间1~5分,患者的得分与其自理能力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处理

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的辅助下完成组间数据对比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表述方式分别为“构成比”、“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分别为卡方和t,且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条件。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如表1记载数据结果所示。

2.2 自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在自理能力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如表2记载数据结果所示。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进而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大部分患者发病后,都会出现精神活动以及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损等临床症状表表现,为患者及其家属都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而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性疾病及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例如幻觉、妄想),阴性症状(例如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干预中,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对与精神分裂症状有关的情感症状起到减轻的作用[4]。因此,在可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对不同病人的特征进行明确的前提下,将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病人的临床治疗干预中,可提高对病人感受的重视程度,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同时,对于患者长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治疗,使其康复效果相比较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言,得到更明显的护理效果和价值,因此,该护理方式已经在各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医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众多医生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在笔者的此次试验探究中,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后可知,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不难看出,相比较常规护理方式而言,延续性护理干预所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延续性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胡秋月.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30):277-278.

[2]叶蒙蒙.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康复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7):594-596.

[3]权敏芝,赵淑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3(3):156-157.

[4]磨丽莉,陈静,周芳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6,11(2):326-328.

论文作者:许琴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_许琴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