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发展: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技术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未来论文,农业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现代农业高技术产品发展迅猛,科研成就日新月异。由于高技术产品的高战略性、高创新法、高增值性和高渗透性,世界各国都在瞄准21世纪的农业,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技术,使传统农业转化为用高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农业,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
1 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必要性
首先,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有利于经济增长。农业高技术产品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龙头。在行将到来的21世纪的农业经济活动中,农业高技术产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活动水平,促进经济结构变革。各国的实践表明,高技术产品的发展,总孕育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将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和智力密集型转化,从而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其次,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有助于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有助于解决工农、城乡和体脑三大差别,这三大差别产生都和技术发展水平有关。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使整个农业的传统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使工农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农业高技术产品的涌现将彻底改变农畜牧业生产的面貌,为根本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和食品问题提供可能性。当今世界存在着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农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也有利于人类环境问题的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方面享有技术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品尝着由于技术应用不当而酿造出来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污染等苦果。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既有利于“三废”防治,也有利于生态保护。
其三,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将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农业高技术产品开发是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依据,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因此,它既是整个科技研究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又是联接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中间环节。农业高技术产品开发一方面向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条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速科技成果转移;另一方面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和研究领域,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其四,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体现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抢占农业制高点,成为发展农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之一。
2 开发策略:选准突破口,拓宽开发面
2.1 大力开发农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正冲击着农业的各个角落。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被称为“第三次农业革命”,这场革命运用生物工程的力量,使农作物生产产生奇迹,所以人们又称新的农业革命为“绿色革命”,并逐步形成了生物产业,产生了大量的农业高技术产品。据美国技术评价局估计到2000年时,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增产措施,将提供世界农产品年增长量的5/6,而只有1/6增长量来自耕地。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1)应用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专家们认为,目前在品种培育方向上,必须利用杂交优势和遗传工程技术打破生物学限制,选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在育种工作中,我国目前取得了一定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并应用不育系育成了三系杂种油菜“华杂二号”。该油菜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在提高动植物抗性方面,美国康奈尔大学研制成一种遗传基因枪,它能把抗病毒或其它基因象子弹一样打入植物细胞中,使基因重组。我国清华大学也研制成“ZHFQ-1”型撞击发射式基因枪,并首次把抗虫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得到转基因玉米植株,并在大田栽培成功。这些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曙光。
(2)加强生物农药的开发。长期以来,由于病虫害和杂草,每年损失的粮食占总产量的50%,尽管化学农药可挽回总产量的15%,但长久使用既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又消耗大量能源。目前世界上已商品化的高效、无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30余种。生物农药包括细菌农药、真菌农药和抗生素农药四大类。现今大多数农药是以苏云金杆菌为基础的,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细菌。目前已鉴别出约35种变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农药将成为主导农药。
(3)加强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是近代最成功、最具有实用性的生物技术之一。目前,在马铃薯育种中,运用试管培养无病茎芽方法大量生产高质量的种苗,已避免了大田易染病虫害的弊端,又大大缩短了生长时间。苷蔗、草莓等的快繁技术已进入了工厂化。最近,日本爱知县培育公司对芦笋采用了“培育生长点”的方法,使每个原生长点分增到3000—5000个植株以上的复制苗,这预示着在蔬菜种植中,一个能保持良种品质“无性蔬菜时代”已经来临,从而保证蔬菜无菌无病、优质味佳产量高。
(4)应用生物固氮提高农作物自固氮能力。当今科学家们正在努力使生活在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为其它粮食作物固氮。若能使根瘤菌与大麦、玉米等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共生,就无需大量施肥。我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在小麦固氮方面已取得进展。前苏联科学家,已从固氮根瘤菌中找到一种肥田物质,可使饲草产量提高20%—30%,大豆增产30—50%。据美国专家估计,今后20年内世界粮食增产,需要200亿美元来发展化肥产业,若采用生物工程使粮食作物自身固氮,则需要1000万美元投资。
2.2 引电子技术进入农业领域。运用计算机控制作物环境条件,制定出最佳作业方案,可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我国目前应大力推广运用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积极研制和开发“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采用人工智能原理,科学地储存和应用农业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将知识功能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林牧副渔等特定领域,并综合这些领域特点加以研究和应用。
2.3 加强核技术、激光、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利用核辐射能的各种射线激发作物发生遗传变异,进而培养出优良品种和新的种质资源是核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核辐射在蔬菜、果树、饲草、防治病虫害、食品保鲜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核辐射育种能提高变异率,扩大变异范围,提高基因重组率、缩短育种年限,而且核辐射保鲜杀虫灭菌彻底不影响营养成份,不带药物残毒,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我国目前核技术农业已取得初步成效,并不断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中试和推广。我国应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开发推广辐射育种、辐射保鲜食品、放射性免疫等核技术农业。
加强激光在农业应用上的研究,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的调查,自然灾害调查,农作物估产,水库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以便迅速取得一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形成大规模农业生产力作铺垫。
3 农业高技术产品开发的管理方略
3.1 加强宏观调控。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是世界各国农业竞争的制高点。随着农业高技术发展的规模渐趋扩大,学科间的综合性、渗透性日益增强,对加强组织协调,扩大联合范围,提高投资强度,创造环境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就不可能取得农业高技术的迅速发展;没有政府的行政影响也难以创造高技术的比较优势。而且,国际竞争愈激烈,愈需要国家干预。
加强国家干预,关键是把农业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纳入国家战略与政策的轨道,使之在整体上按既定的方向、规模和结构发展,以求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树立社会大科技的现代管理观念,跳出过去管理科研机构的小圈子。科技政策应向农业高技术及其产品倾斜。例如,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创办国家农业科技实验室或研究机构,支持大学与企业合作,大力扶植农业高技术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等。
3.2 组织联合攻关。现代农业高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化、大规模的发展趋势,使联合协作成为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合作研究是解决大学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转让,克服经费短缺,使企业获得高技术产品,解决科研和生产脱节的最好途径。世界各国都积极调整科研开发体制,提高各方面力量的组织程度,推进高技术的联合攻关。日本较早致力于“官、产、学”三位一体。1987年开始推行的“创造性科技推进制度”,目的就在于打破部门界限,集结官产学三方精英人才联合作战;《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从总本上完善和强化了官产学三位一体。确保高技术项目实行有效的联合协作,对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量实践表明,联合攻关的好处主要表现在:①节省开发费用。合作双方通过相互弥补对方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的不足,各取所需,大大节省开发费用。②由多个伙伴确定的开发项目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减少风险。③联合攻关课题组的多学科性以及各成员的世界联系性,使企业获得高质量的技术情报和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服务。④有利于推广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
3.3 重视科技人才。我国目前拥有的农业科技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适应农业高技术产品开发的需要,优秀人才更是严重短缺。解决人才问题,一靠大力培养,二靠合理使用。应根据国情,制定培养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尽快培养人才,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来抓,特别重视培养造就一批“产、学、研”均起带头作用的“三栖”人才。进一步改革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双向选择的管理机制,使单位择优用人和个人竞争择业获得充分的自主权;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从事高技术创业,大力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在报酬方面允许高技术创业人员有合法的高额风险收入,对有突出贡献者应给予重奖。
3.4 增加投入,提高投资强度。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需要大量投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包括国家拨款、政府资助、地方自筹、企业出资建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以及吸引外资等。我国各级政府应努力增加对农业高技术及其产品的投入,银行要把科技开发贷款列入信贷项目,并对高技术项目贷款额度、利率、还贷期限等实行优惠;企业、科研院所、大学要用足用好国家现行的扶持政策,并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向社会集资,增加对高技术产品开发的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单位自筹和社会集资为支柱的社会化、多元化筹资体系。
农业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不仅具有高投入,而且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因此,要把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创办风险投资公司作为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社会集资、政府拨款以及吸引外资等,建立农业高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以入股形式进行扶植和支持,并实行资金的滚动增值;同时,逐步建立起与这项特殊金融业务相适应的一整套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风险投资支持开发农业高技术产品的杠杆作用。
3.5 加强国际合作。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性使许多重大农业高技术产品项目单一由某个国家来承担成为不可能,高技术产品的时效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强烈呼唤着不同国家之间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互补互利,共享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担风险。否则,任何闭关自守只会导致落后。面对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趋向,我国应多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抓住机遇,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经济实力。